成立五年的台灣本土電視盒業者OVO,上個月才剛獲得4600萬的Pre-A輪融資後,19日就風風火火,把辦公室從竹北搬到台北大稻埕。
在約80坪的白色簡約新辦公室內,OVO的經營重心要從電視產品及技術,轉為平台內容,靠一台電視盒,串起物聯網服務應用。
在喬遷茶敘現場,OVO創辦人暨執行長吳有順也透露,新創電商Unipapa、FinTech平台Fugle,都是他接下來的合作對象,服務將整合在8月底即將開放第十款的新電視盒內,觀眾可以邊看電視、邊買股票。
喬遷2倍大辦公室,還要擴招工程師
「我想合作的夥伴都在台北啊,不然怎麼辦」,做事阿莎力的吳有順,從「想要」搬到台北,到真的這麼做了,只花了不到2個月的時間。這間辦公室是先前2倍的大小,但原先在竹北,近20人的團隊怎麼辦?
「一、二級主管都願意跟著公司走,搬到台北或是每日通勤」,這也為了公司邁向新方向,起了一個好兆頭。他也透露在搬遷後,團隊人數要擴增至25至30人,而擴招的職務幾乎皆為工程師,這和OVO要做平台、擴增應用的訴求不謀而合。
即使從2013年起家至今,已經推出9款電視盒產品,旗下用戶已累積觀看2.48億的小時,但吳有順也坦言,到現在OVO還沒賺錢,但正向「收支平衡」一步步靠攏。「我們一有資金就要做開發」,而下一步的內容開發,似乎讓OVO正朝著「智慧音箱版」的電視盒邁進。
8月底和智慧音箱合作,OVO:不是遠傳
無論是Amazon、Google,還是蘋果都加入了智慧音箱爭奪戰,其實為的都是成為物聯網服務的「軟硬體入口」。誰先掌握了最多的用戶,就有機會提最多的服務,開發新商業模式。
即便OVO去年底推出官方API,讓不少服務與裝置能和OVO連結,像是結合J-S淇譽智慧音箱,用語音控制找劇、轉台;與智慧雲管家合作,社區公告、到府清潔、到府修繕等服務內建在系統內。但他透露,事實上當初這幾項合作更像是「實驗性質」,有不少都喊停了,包括令人最期待的J-S淇譽智慧音箱沒有繼續合作。
但OVO產品經理許家明,也在現場向《數位時代》預告,OVO第十款的新電視盒將於8月底亮相。這一次,電視盒將整合既有的可下載OTT App服務,以及民視四季50台頻道自由選服務,除此之外,「物聯網服務」成為重點新應用,別於過去零散的模式,這次系統內將重新整合。
許家明補充,其中也會與智慧音箱業者合作,靠聲控至電視,甚至是檯燈等家電,雖然沒透露是誰,但不禁讓人聯想,是否為剛剛推出智慧音箱的遠傳電信?他笑說「不是」。而新創電商平台Unipapa、以及FinTech新創公司Fugle都來到現場,可以確定的是,兩家公司也將成為提供OVO物聯網服務的一員。
經營數位證券的Fugle服務導入OVO後,未來可以一邊看電視、一邊看到股價走向,並且直接在電視盒上買進或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