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東南亞廣告新創,如何做到2年自成集團、還接連收購兩家公司?
一家東南亞廣告新創,如何做到2年自成集團、還接連收購兩家公司?

2016年美國共用辦公室WeWork,把香港第一個服務點設在位於銅鑼灣精華地段的Tower 535大樓中,而AnyMind Group香港辦公室就身在此處,和這間公司的「開放思維」、「大膽作風」不謀而合。即便租金不菲,但香港約15人的團隊,從今天起還要再擴大一倍。

AnyMind Group今(7)日宣布收購香港媒體廣告商顧問公司Acqua Media,將其在香港、台灣、北京及澳洲,超過252個網路媒體的業務皆納入旗下,逾10名員工也併入AnyMind Group中。雖然沒有透露收購所耗資本,但這已經是才剛成立2年的AnyMind Group收購的第二間公司了。

螢幕快照 2018-08-07 下午2.25.48.png
Tower 535位於銅鑼灣精華地段。
螢幕快照 2018-08-07 下午2.23.02.png
WeWork在香港第一個服務點,就設在於此,共有8層樓。
圖/ WeWork
S__40337433.jpg
AnyMind Group香港辦公室就位於此,先前共有約15人的團隊。
圖/ AnyMind Group

《數位時代》獨家專訪AnyMind Group創辦人暨董事長十河宏輔(Kosuke Sogo),看看才成立兩年的新創企業,如何變成一個已經擁有3間子公司的集團?又是怎麼辦到一年收購1間公司的進程?

去年營收2600萬美元,業務主軸不離AI

在台灣,聽過AnyMind Group的人不多。其前身為2016年十河宏輔在新加坡創辦的一間廣告科技公司AdAsia Holdings,台灣蘋果日報、台灣菸酒、TikTok都曾是他們的客戶;而今年1月,AnyMind Group正式成立,除了AdAsia Holdings,自家後續相繼成立的KOL(Key Opinion Leader)管理公司CastingAsia、HR公司TalentMind皆納入旗下。目前AnyMind Group全球員工約300人,以東南亞及大中華市場為核心,包括台灣在內,已於10個地區設有辦公室及1個產品研發中心,2017年總營收達2,600萬美元、目前已獲利。

才短短2年4個月,一間新創公司規模爆炸性成長,進而成為「集團」架構的組織,在台灣除了M17 Entertainment,似乎找不到更好的對照實例。而看似3個截然不同的公司,十河宏輔能這麼做,離不開它們都圍繞AnyMind Group的核心價值而生——AI(人工智慧)。

「我認為我們的AI科技,不只在廣告,可以用在很多領域中」,在通過數據累積、機器學習,經過讓AI協助AdAsia Holdings不斷優化廣告投放的一番歷練後,十河宏輔發現「人的媒合配對」,若是也透過大量的行為數據累積,靠AI比對分析來進行,其實再適合不過,於是便跨入和人相關的領域——KOL及HR。另一方面,AnyMind Group財務長大川敬三表示,公司考慮到未來5至10年的發展,若有朝一日要上市,一間新創公司擁有此規模和架構,才能有更大的成長空間讓人投資,的確,去年4月便已經贏得JAFCO Asia 1,200萬美元(約新台幣3.6億元)的A輪投資

即便AnyMind Group開始縱向發展,旗下擁有超過40位AI、數據及機器學習工程師,但十河宏輔仍相當確定,要讓業務的垂直深度加大,離不開AI最需要的「data」。

DSC00920.JPG
AnyMind Group創辦人暨董事長十河宏輔(Kosuke Sogo)認為AI最重要的仍是data。
圖/ 唐子晴/攝影

「不少公司發展AI,找了很多科學家和工程師,但事實上AI最需要的是data。如果有大量的data,你可以讓AI發展很好;但如果沒有,即便有AI也什麼都不能做」,在他看來,儘管旗下營收占比最大的AdAsia Holdings,已經和560家媒體合作、每月曝光量超過40億次的「data」累積,數據還是不夠。為了尋求更龐大的data,讓AI更聰明,就是十河宏輔一年一收購案,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一年一收購,為通路、為數據、為市占

AnyMind Group的第一個收購案發生在去年,是一間在Google及媒體上進行廣告投放的日本公司FourM,並獲得GCPP(Google Certified Publishing Partner)認證資格,合作媒體達200多個,無非為AnyMind Group迅速累積了「通路資源」,同時也大量累積廣告投放的data。

在收購FourM後,整合旗下產品成立了AdAsia Digital Platform for Publishers,媒體可以倚靠AI,在平台上一站解決廣告投放問題。在收購後,FourM每季營收反而節節攀升,2018年Q2和去年相比,營收上升了50.5%,這讓十河宏輔再推進下一波的收購。

而再看看今天宣布收購的Acqua Media,和FourM其實十分相似,專門為網路媒體及應用程式開發商,提供廣告供應方技術及優化服務,在香港、台灣、中國及澳洲,和超過252個網路媒體合作,其中包括了台灣的LINE TODAY及ETtoday,香港的財華網、信報、ELLE等大型媒體,每月有平均有超過83億的曝光量。「這是很龐大的數據。」十河宏輔說。

大川敬三表示,收購Acqua Media對AnyMind Group主要有3點:第一、AnyMind Group有AI技術,而Acqua Media則有通路資源,對累積data有極大的幫助,合作可彌補彼此的不足處,讓整體成長速度更快;第二、Acqua Media在2013年成立,在香港是擁有最多合作媒體的公司之一,龐大的通路優勢,單憑AnyMind Group之力短時間內無法達到,與其自己一步步建立,此舉對短時間內擴展市佔幫助更大;第三、Acqua Media在香港深耕更久,有更多在地經驗,這正是一間全球公司需要的,而Acqua Media創辦人錢鵬(Ben Chien)則將以香港區總經理身份加入AnyMind Group。

螢幕快照 2018-08-07 下午2.33.54.png
Acqua Media合作媒體超過250家,其中包括不少耳熟能詳的大型媒體。
圖/ Acqua Media

「我們有的是科技,Acqua Media有的是給網路媒體的顧問及諮詢能力」,截至目前,AdAsia Holdings通過展示型廣告、原生廣告和影音廣告,總共為亞洲560家媒體供應商提供每月40億次曝光,十河宏輔希望收購後,在2019年前可達到每月優化300億次曝光的目標。

台灣市場策略:不要eats same piece of cake,而是roll the pie

但這不免讓人猜想,以目前收購的進程,是否將持續將集團的球越滾越大,未來將保持「一年收購1間公司」的計畫?官方表示這並不是長期的計畫,一切都得看機會。

「全球獲得GCPP(Google Certified Publishing Partner)認證資格的公司就那麼多,如果一年收購1家,這樣都會被我們霸佔了(笑)」,即便是開玩笑,也可以看出AnyMind Group對於未來發展頗為自信,那是否現在已經擬定了上市計劃?大川敬三表示,的確有計畫IPO為目標之一,但對於現在並不是必要、也不會著急,現階段任務是擴展市場和增加市占、構建對的商業模式,而IPO只是手段之一。

聚焦在台灣市場,在數位廣告行銷競爭激烈,前方早有Appier這樣的業者,那AnyMind Group在台灣市場該如何競爭?

Hitoshi-Maruyama-Chief-Strategy-Officer-and-Keizo-
在AnyMind Group中還有兩位核心人物,財務長大川敬三(右)以及策略長丸山仁(左)。
圖/ AnyMind Group

「台灣市場的確相當成熟,所以我們的策略不是要跟其他人『eats same piece of cake』,而是要『roll the pie』」,AnyMind Group策略長丸山仁舉例,除了媒體廣告外,電商在台灣仍是一塊很大的市場,若AnyMind Group能夠在這塊領域做出一些廣告相關新的東西,帶合作夥伴甚至同業一起進去創造更多需求,所有人都能從中獲利。

「或許這樣說有點大,但這的確是我們的計畫。」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精密檢測不只是工業專利!蔡司以AI渲染視界,打造個人化視力保健
精密檢測不只是工業專利!蔡司以AI渲染視界,打造個人化視力保健

在 AI 與高科技製造加速革新的當下,「精準」成為創新的關鍵基礎。對德國百年光學品牌蔡司(ZEISS)而言,精準不只是企業核心,更是一種跨時代的技術信仰;從半導體晶圓製程的光學檢測,到醫療、顯微技術及太空探索,蔡司始終以精密科技撐起產業尖端應用,穩坐全球光學領域的領導地位。

如今,這份對「清晰看見」的堅持,也走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面對數位設備普及所導致的長時間用眼,以及高齡社會帶來的視覺健康挑戰,蔡司運用百年技術基礎與創新服務,再次深刻詮釋「看見」的初衷,致力為每一個人帶來更清晰、更健康的視界。

AI科技結合視力保健,打造個人化的視覺體驗

蔡司近期推出的「NSLY 視界人格測驗」,即是一場以 AI 為基礎的創新嘗試。使用者只需在導覽角色 Ziris 引導下完成一系列問答,系統即能根據互動回應分析其性格特質,配對出對應的「視界顏色」與蔡司代表角色。

透過這種趣味且具備數據基礎的互動設計,蔡司不僅讓大眾對自身視覺需求有了初步認識,也進一步深化「NOBODY SEES LIKE YOU 渲染視界 如你所見」的品牌理念——每雙眼睛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同時,藉由科技導入參與式體驗的作法,也可能成為健康科技推廣的新趨勢。對視力保健而言,更是翻轉過往「有症狀才就醫」的被動模式,轉向從興趣出發的主動參與。

蔡司
透過 Ziris 導引互動,體驗專屬「渲染視界」的AI測驗,揭開個人視覺風格的第一步。
圖/ 蔡司

「蔡司優視力體驗」,重新定義配鏡流程

除了AI互動測驗,蔡司更以數位化技術改變以往傳統的配鏡流程。透過「蔡司優視力體驗」,提供全方位的專業光學解決方案,這套流程結合精密檢測與個性化設計,涵蓋以下三大核心步驟:

  1. 視力表現分析:透過專業設備深入了解個人視覺需求與用眼習慣,作為後續設計依據。
  2. 精準量測眼部數據:運用高科技儀器精密測量眼球位置、角度與瞳距等眼部數據,確保鏡片設計與視線軸心精確對位。
  3. 鏡片與鏡框定位:根據臉型結構與視覺行為模擬,精準取得鏡片安裝位置與鏡框配戴參數,優化視野穩定性與長時間配戴的舒適感。

同時,這套配鏡流程能滿足不同年齡層的需求,從兒童近視矯正到熟齡族群的多焦點鏡片,皆可提供量身打造的解決方案,讓每一副蔡司鏡片都是個人專屬的最佳視覺工具。

蔡司
結合精密檢測與個人化設計,蔡司優視力體驗重塑配鏡流程,讓清晰視界有感也有據。
圖/ 蔡司

科技與永續並行,推動視力保健的社會責任

除了技術創新領先業界,蔡司也以積極行動實踐企業社會責任,推動視力保健的普及與永續發展。近年來,蔡司透過多元形式落實這項承諾,展現品牌對視覺健康議題的長期投入。

其中,「光勢力行動車」計畫即透過全台巡迴,結合現場講座與互動體驗,深入各地社區推廣正確用眼知識與標準配鏡流程。降低了視力教育的門檻,也有效擴大了健康資訊的觸及範圍,讓視力保健成為更容易被理解與實踐的日常習慣。

此外,蔡司亦透過「蔡司光廊 ESG 計畫」串聯公益與永續,號召民眾回收閒置鏡片,賦予其第二生命。這些鏡片經重新整理後,將被用於公益義診與教育資源,在落實循環經濟之際,也為弱勢族群提供視力保健資源,讓「看見」這件事不因社經條件而產生落差。

專業支持與合作,打造完整光學服務鏈

在推動視力保健普及化的過程中,蔡司亦持續深化與各領域專業人士的合作,建立從技術、教育到應用場景的完整光學服務鏈。

在學術領域,中山醫學大學視光學系系主任孫涵瑛分享,蔡司長年在光學技術上的專業累積,為視光實務提供穩固的科學基礎,有助於提升檢測效率與準確性,並強化教學與臨床操作的連結。

而在應用端,看見.齊柏林基金會董事齊廷洹則從影像創作者的角度出發,指出無論是記錄風景還是進行公益拍攝,視覺品質始終是不可或缺的基礎條件。透過與蔡司的合作,讓影像更忠實呈現情感,也讓公益理念得以被更多人「看見」。

透過這些橫跨學術與實務的合作關係,蔡司進一步擴展光學技術的應用場域,從健康照護延伸至教育、影像、文化等多元領域,深化其作為專業夥伴的價值角色。

蔡司
蔡司持續深化與各領域專業人士的合作,從健康照護延伸至教育、影像、文化等多元領域。
圖/ 蔡司

以AI與精密技術深刻詮釋「看見」的價值

從工業檢測到視力保健,蔡司以百年技術積累與創新思維,持續探索「看見」的更多可能性。透過「NSLY視界人格測驗」、數位化的「蔡司優視力體驗」以及永續發展計畫,蔡司不僅讓消費者感受到品牌的科技實力,更深化了「清晰看見」的價值內涵。

未來,蔡司將持續以精密技術為基石,推動視覺健康與科技創新的雙向發展,為人類帶來更清晰、更美好的世界。

現在,邀請您從個人視角出發,參加《渲染視界 如你所見》NSLY視界人格測驗,就有機會抽中日本沖繩雙人來回機票!立即測驗: https://zeissvisexperience.pse.is/Businessnext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