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音樂版權也能像公司股票一樣,在公開市場買進、賣出,你會不會想為自己喜歡的音樂人盡一份心力?
這個大膽創新的想法,來自新加坡CME公司創辦人趙易天。從小就熱愛音樂的他,高中畢業便進入北京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就讀,畢業後也一直從事音樂相關的工作,至今已超過25年之久。長年累積的工作經驗,讓趙易天對音樂產業有著深刻而敏銳的觀察,「這個產業長期缺乏業外的流動資金,造成很多音樂的價值很難被看見,」趙易天語氣嚴肅地說。
兩大投資盲點 造成音樂價值被低估
趙易天進一步解釋,目前音樂投資有兩個瓶頸,第一是只有產業內的資本在流動,缺乏產業外的資本或公眾資本,導致資金規模有限,產業成長空間也跟著受限;第二投資標的過於傳統,大部份的投資者還是習慣投資在當紅明星或知名製作人身上,新進音樂人很難獲得資金,也就比較不容易揮灑腦海中的創意。
反觀高科技產業,很多知名科技公司的創業者都是從零開始。在美國,創業者藉由風險投資公司、天使投資人等外部資金的挹注,逐步擴大市場、成為國際知名企業。「美國的風險投資締造了舉世知名的高科技產業,為什麼音樂產業不能如此?」趙易天笑著提出疑問。
尤其音樂版權的價值是無限期的永遠存在,不會因為一次二次的銷售而消失。趙易天強調,隨著音樂播放形式的不斷更新,從最早的黑膠唱片、錄音帶、雷射唱片(CD)、數位下載(MP3)到線上串流(Streaming),每一次新技術的問世,音樂版權就會再一次做銷售,進而帶動音樂市場的成長,。所以1999年之後,音樂市場的收益雖然呈現逐年大幅度下滑的態勢,但是到了2015年就開始止跌回升,連續3年持續增長,美國市場的增長幅度更是高達16.5%。
由此來看,音樂版權是音樂人最有價值的資產,平台投資音樂版權應該是相當吸引投資者的一件事。只可惜現行與音樂相關的平臺,有提供銷售通路(音樂播放平臺)、管理數位資產(版權公司)、及製作商品(唱片公司),就是沒有一個可以讓外部資金進駐的平臺。
打造音樂版權交易平臺 讓更多人分享音樂的價值
為了讓音樂價值能夠被更多人分享,趙易天決心改寫音樂投資的產業生態,他帶領CME全球團隊成員攜手開發全球音樂交易所(AIP.trade)。
AIP音交所是一個用於歌曲新股發行(NSO)和交易的國際平台,結合了區塊鏈和互聯網等技術,音樂人可以在這個平臺將歌曲上市並發行股票。粉絲或樂迷可透過購買和交易他們所喜愛歌曲的股票,獲得短期或長期的投資收益。對音樂人來說,透過歌曲上市來出售一部分未來版權收益的股票,不只可以提前將版稅「變現」取得資金,還能將支持者串連在一個社群內,凝結更多力量。
趙易天強調,靠音樂獲得收益的方式有3種:現場表演、製作商品、直接消費。現場表演就像是農耕經濟社會,音樂人必須去各個場地表演,才能獲得報酬;至於製作商品則是工業社會的模式,資本家拿出資金購買生產設備,幫助音樂人將創意變成商品,像是錄音帶、CD等;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直接消費,則是資訊化經濟的產物,互聯網把音樂變成數字放上雲端,傳到每一個人的手中,音樂價值由此在網路中自由流動並持續放大,這就是AIP音交所運作模式的內部驅動力。
目前AIP音交所已經開始上線測試,接下來即將在大陸與台灣正式推出。趙易天希望能藉此機會蒐集市場反應與投資者聲音,繼續強化AIP. trade各項服務,待運作穩定後再擴大到歐美市場,讓粉絲與樂迷可以接觸到全球音樂人。未來甚至還會聯手其他音樂播放平臺、版權公司或是其他應用音樂的平臺,藉由區塊鏈技術,直接計算各個投資者應得的收益,省去傳統紙本計算的麻煩與不方便。
「我相信AIP音交所將會成為全球音樂版權投資第二入口的核心管道,透過這個平臺凝結社群力量與外部資金,真正展現音樂創作無可替代的價值。音交所,每人投資一首歌!」趙易天充滿感性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