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10奈米技術難產,Intel主打CPU、記憶體與軟體統合戰
面對10奈米技術難產,Intel主打CPU、記憶體與軟體統合戰

在八月初美國的Data-centric Innovation Summit大會上,Intel再度樂觀回應10奈米技術難產問題,穩定投資人的信心。「進入AI時代,客戶的需求是多元性的,沒辦法只靠CPU就滿足客戶所需,我們會提供『最廣泛』的產品組合與永續性的解決方案,就像過去20年身為領導者的我們做的,我充滿信心。」英特爾執行副總裁暨資料中心事業群總經理Navin Shenoy指出。

10奈米製程延遲,Intel損失估計達34.9億美元?

晶片大廠Intel 10奈米製程CPU最快要到2019年下半年推出,讓已經推出7奈米CPU競爭對手AMD第一次在製程上領先Intel,這件大事讓外界擔心Intel的市場領導地位是否不保。

高盛分析師 Toshiya Hari 就指出,Intel在10奈米製程產品推出時間的延誤,比多數人預期更嚴重,影響Intel市占率,導致營收、毛利率與營業利潤率下降。野村證券直接指出AMD將吞食Intel資料中心處理器15%至20%的市占率。野村證券更估計2018年Intel可能損失26.2億美元至34.9億美元(以15%至20%估算),由於AMD 2017全年總營收也才53.3億美元,因此將大幅度提升AMD的營收與毛利率。

不過若從股價、營收成長性與Data-centric Innovation Summit大會上的最新策略宣布來看,Intel的未來並沒有像外界渲染的那麼糟。

正如Navin Shenoy所言,Intel提供的是最廣泛的產品組合。雖然Intel在桌上型和筆電CPU市占率可能受影響,但Intel正逐漸降低對於PC晶片的依賴性,轉向以人工智慧、資料中心、自動駕駛、5G、FPGA 和物聯網等多元業務為主的營運模式。

在今年第一季,Intel PC相關業務的Client Computing Group(CCG)部門營收占總體營收已經降到一半以下。

「絕對沒有一體適用的解決方案( one size does not fit all)」Navin Shenoy強調。由於客戶種類大增,除了晶片製程的進步,更需要晶片、軟體、系統與開源框架之間的整合。

別忽略了Intel在軟體、記憶體技術的進步與努力

也因此Intel這一到兩年時間除了10奈米晶片的出貨,統合戰也至關重要。

Navin Shenoy認為,不僅是CPU晶片本身升級,Intel還需要強化和記憶體晶片,半客製化晶片與軟體等部分的整合能力。

從Navin Shenoy口氣可以發現,Intel認為外界太過於專注於10奈米製程的進度,而忽略了Intel在其他領域的進步與努力。

舉例來說,Intel將致力整合最新的記憶體技術Optane DC Persistent Memory到CPU中。而在FPGA晶片領域,Intel則是靠著不斷併購增進技術研發能力。最新的一起併購案是七月中併購eASIC,讓Intel提供介於FPGA與ASIC中間的晶片技術。

在軟體部分,Intel開放開源的深度類神經網路(Deep Neural Network,DNN)編譯器nGraph,讓各種不同的DNN模型可以跑在Intel各類晶片上。

在深度學習晶片方面,則是Intel 用來力抗NVIDIA產品的Nervana NNP-L1000處理器。

以上的例子,僅是Intel的統合大戰中一小部分。Navin Shenoy提供的藍圖中,架構更為龐大宏偉。

不過,這些晶片統合後帶來的營收是否能彌補10奈米晶片難產的營收?而過於廣泛的布局是否又會失焦?都是lntel未來必須面對的棘手問題。

關鍵字: #英特爾 #AM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