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馬斯克拋出特斯拉(Tesla)私有化構想引發風波,反觀中國電動車廠蔚來汽車則於今(14)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IPO招股書,股票代號為NIO,預估籌資18億美元,以因應量產,承銷商為摩根士丹利、高盛、花旗等。
虧損近500億元,首款SUV ES8量產挑戰大
自2014年成立的蔚來汽車,由騰訊創始人馬化騰、易車創始人李斌、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和高瓴資本聯合發起,由李斌擔任CEO。透過李斌等創始人在汽車界、投資領域的資源,蔚來已完成D輪融資,總募資金額高達21億美元(約新台幣630億元),投資方包含騰訊、百度、淡馬錫、紅杉資本等。
根據招股書顯示,目前蔚來尚未實現盈利,在2016到2018上半年,淨虧損分別為25.733億元人民幣、50.212億元人民幣、33.255億元人民幣,2年半淨虧損累積已達109.2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491.4億元)。營收方面,2018上半年總營收為4599.1萬元人民幣,主要收入來源為汽車銷售,但仍趕不上造車燒錢的速度。
蔚來目前已推出電動車跑EP9和量產電動車SUV ES8,SUV ES8自去年12月發表備受矚目,招股書進一步披露,截至今年7月底,蔚來ES8訂單數超過1.7萬台,生產數量逾1300台,已交付481台,不過李斌也在公開信寫道:「我們目前僅收到ES8有限數量的預訂,這些預訂也許會取消。」顯示量產的進度不太樂觀。
補貼退場、車廠競爭,外在風險多
蔚來也面臨許多外在風險,支持電動車發展的中國新能源補貼政策預估在2020年全面退場,隨著補貼被消減、取消,勢必會墊高成本,目前蔚來運營仍處於負現金流情況,未來的經營將更加辛苦。
另外特斯拉(Tesla)上月才宣布在上海獨資興建超級工廠(Gigafactory),目前已開始招聘搶人才,也傳出有四家中資銀行,正與特斯拉洽談提供融資,腳步相當快。未來正式量產後,若特斯拉能進一步壓低車的價格,將在銷售上更有競爭力,成為蔚來一大隱憂。
招股書也透露,自動駕駛技術發展也可能帶來問題,今年就傳出數起自動駕駛事故,今年3月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導致的死亡事故,以及Uber自駕車不幸撞死一名過馬路的婦人,都讓大眾對於自動駕駛系統不具信任,蔚來也將面臨無人駕駛技術所帶來的風險。
甩開內憂外患,蔚來積極擘劃未來
雖然飽受內憂外患,不過李斌在公開信中也勾勒了蔚來發展,將提供用戶一站式無憂服務,像是NIO Power換電站,提供換電服務,免除充電等待;以及與騰訊、京東合作的NIO Life,車主可享有高品質音樂串流體驗、「快遞到車」的配送服務;以及線下的NIO House,提供車主與朋友聚會的空間,不僅提升用戶體驗,更拉近用戶之間的連結。
李斌更決定將自己擁有的5000萬股NIO股票,在未來合適時間點成立信託基金,相當於他自己持股三分之一,未來交由NIO用戶討論如何使用這些股票的經濟收益,加深與用戶的關係。
雖然蔚來透過赴美上市,將能募集更多的資金,不過別忘了電動車一哥特斯拉的例子,當年也是風光上市,股價屢屢衝高,但卻因為要滿足投資者的期待,必須在許多環節上屈服,無法專心造車,近期傳出馬斯克計劃籌資720億美元將特斯拉下市,或許蔚來上市後能夠舒緩資金上的壓力並提高產能,但在資本市場裡頭,仍有更多的挑戰需要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