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大戰讓PC、伺服器全中槍,狂備3個月庫存也難撐過2019年春
中美貿易大戰讓PC、伺服器全中槍,狂備3個月庫存也難撐過2019年春
2018.09.20 | 策略

中美貿易戰火持續開打,新公布的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2019年起提高關稅至25%,電腦零組件業者全中槍,包括主機板、顯示卡、光碟機、電源供應器及路由器等等,伺服器與桌上電腦業者衝擊更大,業者已經拉高北美庫存3個月備戰,無虞到年底,但2019年就得見真章。

美國政府宣布再加碼對中國輸美2000億美元商品加徵10%關稅,2019年1月1日起更要提高至25%關稅,其中囊括台灣居龍頭地位的主機板、光碟機及顯示卡等產品線,也因此,業者早已默默提高運貨量到北美倉庫,庫存水位已趁機增加高達2~3個月。

伺服器大廠英業達8月營收衝上498.7億元,創合併營收歷史新高,緯穎8月營收169.9億元,也是歷史次高,桌機代工大廠精英8月營收也是34個月來新高,達32.18億元。

PC業者建立庫存備戰

根據品牌業者表示,目前北美桌上電腦系統,若連顯示器一起綑綁銷售,暫時不必加稅,但若獨立桌上電腦主機銷售,那麼也必須納入9月24日起的10%加稅名單中。

然而以DIY為主的主機板則確定會被課徵10%稅率,品牌商華擎總經理許隆倫表示,目前仍還在釐清品牌桌機加稅細節,倘若品牌桌上電腦不加稅,但DIY業者(主機板與顯示卡)加稅,恐怕會重重打擊北美DIY市場空間。

67BA0EA2-A723-42EC-ABC4-75EB34130805.jpg
華擎總經理許隆倫表示華擎是唯一100%不在中國生產主機板的業者,最近客戶紛紛上門。
圖/ 王郁倫攝影

許隆倫表示,目前所知主機板品牌同業都提前運很多貨過去美國,所以預估關稅影響在第4季並不大,但「運再多不可能運一年份」,當庫存陸續清完後,2019年關稅問題就要見真章。

華擎科技是目前4大主機板中,唯一主機板製造基地在越南,而不在中國的,也成為此次美國調高電腦零組件關稅受惠者,「美國稅務對我們完全沒傷」許隆倫說。

許隆倫笑說,美國一宣布關稅提高,立刻就有客戶上門詢問越南生產可能性,「來找的人增加」,但因為不確定性太高,越南協力廠也不可能因為美國川普就大幅擴充因應。

一方面建立北美庫存,一方面業者也評估要求中國代工廠轉移生產基地,評估代工廠非中國區產能是否足夠,若來不及轉生產據點,即使第4季關稅增10%,品牌業者也會繼續運貨輸美備戰。

2019年關稅效應見真章

北美市場除關稅大增,對電腦業者而言,近期熱議的英特爾處理器缺貨反而影響有限,主要是因為北美消費者偏好高階機種,高階規格占英特爾處理器銷售比例高達35~40%,反而是中南美對低價機種需求較高,也因此,英特爾缺貨主要集中中低階,對北美市場需求打擊有限。

而若主機板品牌因北美關稅上升而漲價,華擎甚至可以配合同業同步調高售價,並趁機擴張市占率。「至少沒有殺價的必要」許隆倫表示,處理器缺貨的好處就在此。

i7-8086K
Intel 處理器缺貨,但業者另一個憂慮的,是北美對桌上電腦零件展開加稅懲罰。
圖/ Intel

英特爾將在10月8日發表Z390主機板,並在10月20日開始推出Coffee Lake-S高階8核心處理器系列,要搶吃年底前最關鍵的一波聖誕節買氣,在新品推出下,華擎樂觀預估第4季一定會比第3季好。

然而讓主機板跟顯示卡業者憂心的,恐怕是零組件進口被加徵關稅,那麼到美國市場銷售時,「DIY打不過系統商,因為25%稅就會貴很多。」許隆倫也擔心,儘管華擎本身不受25%關稅影響,但電源供應器及顯示卡因關稅而價格上漲,勢必也會影響美國消費者自組電腦意願。

伺服器需求4成來自北美

不僅電腦零組件多數在中國製造,將遭衝擊,伺服器也同樣名列關稅調整名單。「大家都在找路,找其他地方生產」許隆倫說,TrendForce記憶體儲存研究(DRAMeXchange)調查也顯示,由於北美市場的伺服器需求約占全球四成水準,考量中國生產的不確定因素,代工廠也已開始評估轉移生產重心,將產線遷至東南亞、台灣等地。

但業者強調評估歸評估,要不要遷廠,1.客戶意願,2.成本價格反映,3.供應鏈成熟度,4.土地水電穩定,都是考慮條件,日前仁寶總經理陳瑞聰才說,回台組裝筆電成本要直接多3%。

DRAMeXchange資深分析師劉家豪指出,美國關稅制裁對伺服器代工廠的影響最大,廣達、緯創、英業達與神達都將面臨關鍵零組件成本墊高的壓力。目前大多數代工廠的組裝與測試產線(L10)設立在美墨邊境的免稅區,所以受到貿易戰的衝擊較小,主要影響將會是主機板製造業務(L6產線)與中國本地製造封裝的伺服器記憶體模組。

IMG_6300.JPG
廣達台灣有6000多位研發工程師,林口也有產線,但規模目前不大。
圖/ 王郁倫

對此廣達維持先前說法,除北美有組裝線,也重申會配合客戶需求調整海外產能,目前廣達在歐美及東南亞、台灣都有據點,最終在哪裡生產都由客戶主導,東南亞據點也不會是從零開始。

緯創則表示目前伺服器主機板在中山廠生產,但組裝在許多海外據點,包括墨西哥,台灣新竹也有三座工廠,包括兩座醫療GMP認證工廠,及一座ICT產品生產據點。而在菲律賓也有客戶服務中心,對於是否可能在菲律賓或台灣擴產線?緯創表示不是不可能,但菲律賓會從當地供應鏈成熟度及產能規模是否可取代中國這兩方面評估。

英業達出貨北美的伺服器整機產品,除了會維持在墨西哥與捷克廠組,台灣桃園也有一點主機板生產線,但不會全部移回台灣,對於傳出準系統(L6)以上產品線回台生產,英業達表示目前還沒有計畫。

華擎伺服器業務由子公司永擎負責,今年下半因為已經跟二三線資料中心業者合作,客戶有因應策略轉至其他地區組裝,目前北美業務不受關稅影響,許隆倫也表示,受惠下半年新品出貨,營運有機會比上半年成長一倍,第3季單季打平,第4季期望開始獲利,2019年可望有3~5成業績成長。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臺灣籌資環境迎來雙向開放新時代!金管會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從制度開放到信任重建的創新實驗
臺灣籌資環境迎來雙向開放新時代!金管會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從制度開放到信任重建的創新實驗

當全球資金版圖隨著AI、綠能與新經濟崛起而重新洗牌,創新企業該如何找到自己的資本舞臺?為持續創造臺灣資本市場的競爭力,金管會偕同證交所及櫃買中心,正式推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希望打造臺灣成為「亞洲的那斯達克」。這場制度改革的真正意義是什麼?《數位時代》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陳素蘭認為,這不只是資本市場的升級,更是場「信任機制」的轉折。

制度鬆綁、產業聚焦、整合服務,以新架構為創新開路

「這次改革展現的決心和行動力,真的很令人佩服。」陳素蘭說。從今年初的創新板2.0到如今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不到一年的時間,臺灣的資本市場已完成制度再升級的腳步。

她認為,這反映出臺灣在「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下的一股新決心,已不再只是守成而是學會擁抱創新。「過去我們總覺得資本市場很保守、怕風險,但現在證交所和櫃買中心聯手改革,代表他們真的看到新經濟的潛力,也準備好迎接更大的挑戰。」陳素蘭以自身的角度觀察到,這樣的制度開放,其實也是種社會文化的變化,意味著政府願意冒風險,市場才有機會長大,不只是法規鬆綁,更是種思維轉向,能從保護市場變成陪著創新一起成長。

根據陳素蘭的觀察,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這次改革的核心精神,是把資本市場導向創新,成為新經濟發展的推進器 。她指出,這次的改革聚焦在三個主要方向,這不只是一次制度升級,更像是「結構性開放」:

  • 聚焦重點產業,鎖定半導體、人工智慧、綠能、生醫、資安、航太等新經濟領域,以集中資本與政策資源,她認為這種作法讓資源能被更有效利用,也讓政策更務實 。
  • 法規鬆綁,這包括調整創新企業與外國公司在臺上市條件,如縮短保薦期間、簡化內控審查,並開放非陸港澳企業以更彈性的規範掛牌。她認為這代表政府願意冒風險,市場才有機會成長,是從保護市場變成陪著創新一起成長的思維轉向 。
  • 整合服務,成立「資本市場服務團」與「單一服務窗口」,由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提供輔導 。她最有感於這項創舉,因為它有助於解決新創最怕的「資訊不對稱」問題 。有了單一窗口,企業不會再迷路,投資人也更容易理解市場,是「重新建立信任的開始」。

陳素蘭也強調這次改革最大的突破在於「雙向開放」,從以往較著重讓新創「走出去」,轉變成讓「世界走進來」,當更多國際創新公司選擇臺灣作為籌資基地,不僅能帶動資金流動,更能促進學習與合作。

讓台灣從籌資市場,走向亞洲創新的連結樞紐

長期觀察創業生態的陳素蘭也提醒創業者,進入資本市場不只是募資,更是品牌與信任的挑戰。「上市應該是永續發展的起點,而不是終點。能被市場檢驗,是企業成長的另一種保護。」她說。

談到臺灣新創的未來,陳素蘭再次提起她長期倡議的「品牌、信任、資本」三支點理論。她認為,這次制度改革正是三者開始匯聚的時刻。當法規鬆綁與轉板機制逐步成熟,資本的流動性得以被釋放;當資訊揭露與公司治理更加透明,信任就有了根基;而當企業願意在公開市場中接受檢驗,品牌本身便成為最有力的背書。「當企業能在透明的市場中持續成長,品牌就會變成信任的代名詞,而信任又會吸引更多資本,這就是正向循環的開始。」陳素蘭說。她相信,唯有這三個支點相互強化,創新企業的價值才能被看見,整個生態系也才能真正形成健康的長期動能。

展望未來,她希望臺灣不只是一個籌資市場,更成為亞洲創新資本的「中介者」。「我們既擁有堅實的科技產業,也有成熟的資本市場。若能持續深化制度與國際鏈結,臺灣完全有條件成為亞洲創新企業的試金石。」創新不是口號,而是場社會共識的累積。陳素蘭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功,關鍵在於我們是否願意一起相信,創新的價值值得被投資。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