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投資台灣來真的,再添兩大研發中心
高通投資台灣來真的,再添兩大研發中心

上個月,高通(Qualcomm)和台灣公平交易委員會和解後,承諾未來五年將投資7億美元(約合新台幣215億元)推動台灣產業,包括「5G合作」、「新市場拓展」,以及「與新創公司、大學合作」三大面向。此後,高通的一舉一動備受關注。

短短兩個月後,高通也已經邁出了兌現承諾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在8月底宣布成立「台灣營運與製造工程暨測試中心」後,今(26)日公布再新增「多媒體研發中心」和「行動人工智慧創新中心」,三大研發中心皆預計於2019年正式營運,似乎在向所有人重申決心——我是來真的!

兩大研發中心開新市場——影像和AI

如同高通副總裁暨台灣區總裁劉思泰近期出席公開場合一貫的低調態度,即便先聲奪人,但現階段官方「能說的並不多」。兩大研發中心已經開始組建團隊、招攬資源,但並未透露更詳細的構建進程,如斥資成本、人力配置等等。可以確定的是,它們是高通針對台灣「新市場拓展」的重要長期投資,

劉思泰.JPG
高通副總裁暨台灣區總裁劉思泰近期出席公開場合,被問起更詳細的台灣投資計畫,表示不便多作說明。
圖/ KNOWING新聞

「多媒體研發中心」聚焦在「影像」技術的研發,包括3D感測圖像、電腦視覺、導入機器學習的影像壓縮等,例如3D人臉偵測,物體和手勢的辨識技術;而另一項重點,則是AR(擴充實境)和VR(虛擬實境)的應用,官方表示,針對智慧型手機、車聯網、物聯網,未來不排除和台灣廠商合作制定商用解決方案。而「行動人工智慧創新中心」則將研發重心鎖定在「終端裝置」上,在裝置中建立AI平台和其應用。

兩大研發中心也是高通實現「產學合作」的關鍵,官方表示未來將與台灣的大學、科學研究機構進行專案合作,用「實作」支持創新人才的培育。

加速5G裝置催生,4成5G專案在台測試

那麼,全球最關注的5G呢?

其實早在2016年,高通已經在台灣設立了「Qualcomm Innovation Lab– Taiwan」,並持續增設5G儀器設備、建立無線測試環境,該實驗室現在「已具備完整5G測試能力」,並在上個月進行了首次的5G語音通話測試,定位為「協助台灣5G發展的關鍵角色」。

「全球四成以上與高通合作的5G專案,也在此實驗室進行測試。」官方表示,實驗室涵蓋6 GHz和毫米波(mmWave)等關鍵頻譜波段,高通資深工程副總裁暨4G/5G部門總經理Durga Malladi指出,實驗室已經和好幾個台灣合作商,陸續進行通訊協定、射頻晶片(RF)、散熱和電源管理測試。最重要目的之一,是加速台灣合作廠商推出搭載高通5G晶片和技術的終端裝置。

5G mic
資策會MIC表示,綜觀各國5G現階段頻譜、頻段規劃來看,初期5G mobile主要頻段應該是中頻Sub-6GHz。
圖/ 資策會MIC

若單單看5G智慧型手機,資策會MIC指出其出貨量與上游供應鏈、手機品牌、電信業者,三者合作和各自布局狀況相關,以目前預估,電信網路多數將於2020年才開始商轉,即便手機品牌在2019年先陸續推出5G手機,但真正使用的地區仍有限。

而5G手機在初期製作成本高、技術也還待完善,預估換機潮將從2020年才會明顯開始,若再詳細以出貨量預估,2019年5G智慧型手機預計可達420萬台、2022年則成長至3.1億台,至於初期主要頻段,則是中頻Sub-6GHz。

關鍵字: #高通 #5G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全球 80% 獨角獸都在用!AWS 為 AI 新創打造最強後盾
全球 80% 獨角獸都在用!AWS 為 AI 新創打造最強後盾
2025.11.14 |

生成式AI正掀起一波全球創新浪潮,新創企業正以驚人速度重塑產業生態。AWS與《數位時代》聯手製作的節目《科技潮什麼》,回顧了AWS日前舉辦的「AWS 台灣雲端高峰會 - AI 創新賦能日」論壇,帶聽眾掌握AI獨角獸與台灣新創的第一線觀察。

這場AWS舉辦的盛會,集結了全球專家對新金融、新經濟型態的全方位觀察。節目整理了論壇中提到的案例,從數據巨頭Palantir,到一年內達成獨角獸估值的日本Sakana AI,再到台灣的犀牛盾與完美移動,串起一場精彩的AI創業實戰課。

Palantir資深顧問Shawn Manasco 分享了自家「神秘數據公司」的成長故事。他提及:「過往美國軍隊很大,常常問一個問題,要等2-3周才有答覆,而且回答還是錯的。」Palantir在短短12天內,協助美國陸軍整合上百個資料庫,讓美軍即時掌握戰略資源。Palantir不僅展現AI與資料整合的威力,也揭示新創要成功必須解決真實痛點,而非「創造需求」,並能將技術轉化為實際商業價值。

Palantir 資深顧問 Shawn Manasco
Palantir 資深顧問 Shawn Manasco
圖/ AWS

日本的新創Sakana AI則在1年內就躍升為AI獨角獸。Sakana AI專注於用AI解決日本勞動力短缺與產業永續問題,在強調「速度」與「專注」的同時,也堅守安全規範,並在深耕技術的過程中,找到能真正影響社會的應用場景。Sakana AI提及:「這一切也要感謝AWS的協助,因為AWS提供很強大的資源。」

回到台灣,也有兩個亮眼的新創案例。首先是犀牛盾,面對全球市場中13,000張圖款與上百位創作者的內容管理挑戰,他們導入多模態模型CLIP,讓AI自動理解圖片與文字關聯,大幅提升策展效率;第二是完美移動,他們在開發技術時,找到了B2C轉型為B2B、API的商業模式,將原本針對消費者的AI虛擬試妝技術,轉化為API服務,成功打造可規模化的SaaS商業模式。兩家企業的共同點在於,不是一味追求最炫的技術,而是用AI解決實際問題。

要打造出好的AI服務,就必須有穩定、安全又可擴展的基礎架構。AWS正是許多新創背後的關鍵力量,全世界有80%的獨角獸企業都是AWS的客戶,而在專注於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的獨角獸中,比例更高達96%。AWS不僅提供雲端運算資源,更是協助企業從概念驗證、技術開發到全球營運的堅實後盾,讓創新能夠真正落地。

AI時代的浪潮不斷向前,AWS也將持續推動產業創新,並於11月18日高雄舉辦「2025亞馬遜港都創新日」,邀請政府領袖、產業代表與國際專家齊聚,分享前瞻觀點與實戰經驗,打造百工百業共創的科技展區,呈現更多雲端應用的真實場景。同時若想了解更多AI創新趨勢與台灣新創的成長故事,立即收聽本集《AWS科技潮什麼》,掌握這波AI轉型的關鍵契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