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無人車裝上新眼睛,前蘋果工程師把車用感測器變小
為無人車裝上新眼睛,前蘋果工程師把車用感測器變小

無人車要擁有完美的表現,必須結合攝影鏡頭、光學雷達(lidar)、雷達(radar)這三種感測裝置,目的就是要增強汽車對於周遭環境的感知能力,白話來說,就是讓車子擁有彷彿能看見世界的眼睛。

兩名前蘋果(Apple)的工程師,在離職後成立了一家專供汽車感測器的新創Aeva,本周除了宣布獲得新一輪4500萬美元的融資,更向外界分享研發成果,他們的感測器不僅可以判別物體的位置,更能偵測出物體的速度,更厲害的是他們把這些精密的感測裝置,通通濃縮到一個面紙盒大小的設備中。

車用感測器競爭日趨激烈

無人車之所以需要攝影鏡頭、光學雷達(lidar)、雷達(radar)這三種缺一不可的感測裝置,是因為每種感測器都分別擔綱不同的功能,舉例來說,攝影鏡頭雖然可以辨別物體的樣子,但卻不能判別距離有多遠,以及移動的速度有多快,必須借助光學雷達(lidar)、雷達(radar)提供更精確的評估。

基本上,光學雷達(lidar)、雷達(radar)的功能就是用來判定物體移動的速度以及距離,以車用領域來說,雷達(radar)能分辨車輛速度,光學雷達(lidar)則能建構出高準確度的3D地圖,來確保無人車的行車安全。

隨著無人車發展越來越進步,車用感測器製造商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像是奧迪(Audi)就是採用汽車零件製造商Valeo的光學雷達;BMW則跟以色列新創Innoviz Technologies合作開發感測器,福特汽車(Ford)旗下的 Argo AI 甚至收購光學雷達製造商Princeton Lightwave,通用汽車、Google Waymo也都紛紛投入光學雷達研發的行列。

Aeva
Aeva的感測器不僅可以判別物體的位置,更能偵測出物體的速度,彷彿為車輛裝上新的眼睛。

把三種感測器,通通塞進面紙盒大小的設備

目前,無人車商都必須將剛剛提到的三種感測裝置數據融合在一起,「我們想把光學雷達(lidar)、雷達(radar)、機器視覺以及動作偵測的技術通通整合在一起。」Aeva 創辦人Soroush Salehian 說。

正因為看中當前汽車感測裝置的痛點,先前任職於蘋果(Apple)無人車計畫Titan的 Soroush Salehian與Mina Rezk,在一年多前成立了Aeva,目前已經有50位員工的規模,最近也獲得4500萬美元的新一輪融資。

他們將三種感測裝置的功能通通整合到一個只有面紙盒大小的設備中,並配置一個AI晶片,除擁有精準的距離測量能力,還能判別物體的位置及速度,滿足無人車對感測器的基本需求。Mina Rezk表示,Aeva的感測器可以發出一組連續的光波,可以解讀周圍物體上反射的複雜訊號,因此得出更詳細、精確的圖像,也不怕天氣變化,或是被高度反光物體干擾光學感測器運作,「我們要為無人車打造新世代的感測系統。」Mina Rezk 說。

關鍵字: #自動駕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