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裝置帶動電源管理IC前景大好,華碩6年前以每股10元入主力智電子,11日宣布以每股65元出售這家小金雞15%股票,交易對象包括新普及聯電集團旗下的士鼎創投,換句話說,華碩本季將有16.8億元獲利將入帳。
6年前,華碩以每股僅10元價格入主力智,到如今風光賣股獲利,再再凸顯華碩執行長沈振來在IC界的卓越投資眼光。
攤開華碩投資明細,過去華碩對上游晶片商投資總是慧眼獨具,投資USB控制晶片商祥碩、安國國際,以及電源相關晶片業者強弦、杰力與力智,由於華碩是筆電及顯示卡、主機板研發大廠,也是晶片採購大戶,從技術與需求角度出發,沈振來每每出手投資上游供應鏈都創下亮眼成績。
蘋果(Apple)也剛宣布以6億美元併購英國電源管理晶片商Dialog能源管理技術與人員,市場解讀為是替開發新款iPhone做準備,該併購案除買入晶片智慧財產權,也包含300多名晶片製造人才,凸顯未來消費電子產品對能源管理的重視度。
電源管理需求高,大廠紛紛提高重視度
消費者對行動裝置需求以輕薄、電池續航力為訴求,電源管理技術也愈發受重視,力智本就是華碩電源管理IC供應商,由於2007~2008年間力智專利纏訟延誤新品開發,最終導致營運虧損,為自救,力智電子找上老客戶華碩參與認購現增。
華碩及子公司2012年總計出資4.38億元,以每股10元面額價取得力智49.5%股權,加上先前集團透過優必盛科技間接持股,當年合計取得力智53%股權,力智董事長也由華碩執行長沈振來兼任。
華碩投資力智也非一帆風順,2012年入主那年,力智大虧2.22億元,2013年雖虧損縮減至9,377萬元,但營運仍在谷底,直到2014年終於翻正小賺3,547萬元,然而2015年又遭遇逆風,反虧4,032萬元,當年還因此裁員2成縮減人力。
2016年電競與顯示卡需求熱,對電源管理及功率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MOSFET)需求增加,力智才轉虧為盈獲利1.1億元,2017年續賺9,983萬元,為此力智趁勢辦理減資改善資本結構,2018年力智電子終於迎來喜訊,上半年就賺2.7億元,每股稅後純益3.95元,相當於賺贏2016~2017年兩年獲利總和。
力智苦熬6年,今年半年獲利就勝前兩年
近年全球MOSFET供應吃緊,價格飆漲使MOSFET業者受惠,力智上半年營運也回到成長軌道,目前華碩持有力智電子3,556萬股,持股比例51%,此次華碩出售力智給新普與士鼎創投6,430張後,以成本18元計算,處分利益12.13億元。
不過若連同華碩子公司出售力智股權一起計算,則集團合計賣出1,046萬股,約處分15%股權,華碩集團將還剩2,510萬股,持股比例36%,總計處分利益16.8億元。
新普發言人暨副總魏靖文則表示,力智一直是新普供應商之一,此次華碩計劃出售力智持股,鑑於一方是供應商,一方是客戶,加上MOSFET產業缺貨問題未解,價格不斷上漲,所以決定策略性投資力智以加強合作,確保價格跟成本競爭力。
據了解,力智計劃2019年IPO。力智成立於2005年,是由力晶董事長黃崇仁個人投資成立,主要產品為電源IC及 LED driver IC,2006年就拿下AMD 、Intel、Nvidia 供應商資格,主要應用在LCD電視、主機板、筆電、數位相機、手機、電源供應器及電動腳踏車等產品。
除晶片業者,華碩投資布局也相當多角化,包括投資中國曦威盛科技EOSTEK持股14.93%,該業者為智慧投影與電視解決方案業者,客戶為奧圖碼,另也投資智慧照明業者NANOLUX 11.43%股權,還有人工智慧語音引擎新創大千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