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元買進65元賣出,看華碩執行長必勝投資術
10元買進65元賣出,看華碩執行長必勝投資術
2018.10.12 | IPO

行動裝置帶動電源管理IC前景大好,華碩6年前以每股10元入主力智電子,11日宣布以每股65元出售這家小金雞15%股票,交易對象包括新普及聯電集團旗下的士鼎創投,換句話說,華碩本季將有16.8億元獲利將入帳。

6年前,華碩以每股僅10元價格入主力智,到如今風光賣股獲利,再再凸顯華碩執行長沈振來在IC界的卓越投資眼光。

3 行動電源.jpg
電源管理IC是各電子用品關鍵零件,若用得好,可以快充或節能,是未來3C重要技術。
圖/ 小米

攤開華碩投資明細,過去華碩對上游晶片商投資總是慧眼獨具,投資USB控制晶片商祥碩、安國國際,以及電源相關晶片業者強弦、杰力與力智,由於華碩是筆電及顯示卡、主機板研發大廠,也是晶片採購大戶,從技術與需求角度出發,沈振來每每出手投資上游供應鏈都創下亮眼成績。

蘋果(Apple)也剛宣布以6億美元併購英國電源管理晶片商Dialog能源管理技術與人員,市場解讀為是替開發新款iPhone做準備,該併購案除買入晶片智慧財產權,也包含300多名晶片製造人才,凸顯未來消費電子產品對能源管理的重視度。

iphone xs
連蘋果也為了開發新品,併購英國半導體部門,加強電源管理技術掌握度。
圖/ Apple YouTube

電源管理需求高,大廠紛紛提高重視度

消費者對行動裝置需求以輕薄、電池續航力為訴求,電源管理技術也愈發受重視,力智本就是華碩電源管理IC供應商,由於2007~2008年間力智專利纏訟延誤新品開發,最終導致營運虧損,為自救,力智電子找上老客戶華碩參與認購現增。

華碩及子公司2012年總計出資4.38億元,以每股10元面額價取得力智49.5%股權,加上先前集團透過優必盛科技間接持股,當年合計取得力智53%股權,力智董事長也由華碩執行長沈振來兼任。

華碩投資力智也非一帆風順,2012年入主那年,力智大虧2.22億元,2013年雖虧損縮減至9,377萬元,但營運仍在谷底,直到2014年終於翻正小賺3,547萬元,然而2015年又遭遇逆風,反虧4,032萬元,當年還因此裁員2成縮減人力。

華碩執行長沈振來
沈振來是工程師出身,對研發掌握度高,所以從用戶觀點向上投資半導體,往往投資勝率都相當高。
圖/ 何佩珊/攝影

2016年電競與顯示卡需求熱,對電源管理及功率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MOSFET)需求增加,力智才轉虧為盈獲利1.1億元,2017年續賺9,983萬元,為此力智趁勢辦理減資改善資本結構,2018年力智電子終於迎來喜訊,上半年就賺2.7億元,每股稅後純益3.95元,相當於賺贏2016~2017年兩年獲利總和。

力智苦熬6年,今年半年獲利就勝前兩年

近年全球MOSFET供應吃緊,價格飆漲使MOSFET業者受惠,力智上半年營運也回到成長軌道,目前華碩持有力智電子3,556萬股,持股比例51%,此次華碩出售力智給新普與士鼎創投6,430張後,以成本18元計算,處分利益12.13億元。

不過若連同華碩子公司出售力智股權一起計算,則集團合計賣出1,046萬股,約處分15%股權,華碩集團將還剩2,510萬股,持股比例36%,總計處分利益16.8億元。

新普發言人暨副總魏靖文則表示,力智一直是新普供應商之一,此次華碩計劃出售力智持股,鑑於一方是供應商,一方是客戶,加上MOSFET產業缺貨問題未解,價格不斷上漲,所以決定策略性投資力智以加強合作,確保價格跟成本競爭力。

IMG_4127.JPG
華碩對新技術接受度高,執行長沈振來也兼任祥碩及力智等轉投資公司董事長,對上游掌握度高,圖為華碩一款雙螢幕觸控筆電「ASUS Project Precog」概念裝置,預計2019年推出,可以平躺當棋盤。
圖/ 王郁倫攝

據了解,力智計劃2019年IPO。力智成立於2005年,是由力晶董事長黃崇仁個人投資成立,主要產品為電源IC及 LED driver IC,2006年就拿下AMD 、Intel、Nvidia 供應商資格,主要應用在LCD電視、主機板、筆電、數位相機、手機、電源供應器及電動腳踏車等產品。

除晶片業者,華碩投資布局也相當多角化,包括投資中國曦威盛科技EOSTEK持股14.93%,該業者為智慧投影與電視解決方案業者,客戶為奧圖碼,另也投資智慧照明業者NANOLUX 11.43%股權,還有人工智慧語音引擎新創大千智慧。

關鍵字: #華碩 #沈振來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社群帳號不是門牌!TWNIC籲中小企業註冊.tw域名,拒當「數位無殼蝸牛」
社群帳號不是門牌!TWNIC籲中小企業註冊.tw域名,拒當「數位無殼蝸牛」

在詐騙與帳號仿冒層出不窮的數位環境中,企業的「可信身分」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2024 台灣網路報告》指出,近三個月內有 64.8% 的台灣民眾曾接觸詐騙訊息,其中 3.56% 實際受騙造成財損;警政署「165 打詐儀表板」統計亦顯示,2025 年詐騙財損金額已突破新台幣 706億元,其中多數案件是透過社群媒體與通訊平台進行。這些開放式平台雖然便利了即時互動,但匿名性與訊息傳播的速度,也讓詐騙訊息更容易偽裝成真實資訊,削弱了大眾對整體線上溝通環境的信任。

這樣的風險並不僅限於個人使用者。TWNIC執行長余若凡指出,當企業選擇以社群平台作為主要對外窗口時,也會受到同樣的信任影響。一旦消費者對平台環境產生疑慮,即使企業本身並無不當行為,品牌的可信度仍可能受到波及。若再發生帳號被駭、被仿冒或遭停權的情況,顧客更難以分辨官方與假冒來源,企業多年累積的信任與流量可能在短時間內流失。

中小企業網站現況:有門面卻留不住客人

台灣網商協會秘書長林原也指出,多數中小企業雖已踏入數位轉型,但網站建置往往只是「靜態海報型」,缺乏會員、金流或互動功能。他以形象比喻提到,域名是門牌、虛擬主機是房子、網站內容是軟裝。沒有門牌,就像住在別人的房子,隨時可能被趕走;有了門牌與房子,才有可能好好布置與經營。他強調,若企業長期依賴社群與電商平台,就等於在替平台打工,不僅需承受高額抽成,也受限於演算法與帳號規則,一旦被封鎖或降觸及,就會發現自己什麼都沒有留下。

台灣網商協會秘書長林原
台灣網商協會秘書長林原
圖/ 數位時代

他進一步提醒,企業若僅依賴社群與電商平台,等於長期在替平台打工。平台不僅抽成高,還掌握演算法規則與顧客數據,企業一旦被降觸及或封鎖帳號,就會發現自己其實什麼都沒有留下。這樣的結構,讓許多中小企業在數位時代仍然難以累積自有數據,更無法建立長期品牌資產。「我們常看到企業抱怨平台廣告費高漲、成效卻逐年下降,但卻忽略了最基礎的一件事:沒有自己的域名,等於沒有真正的數位身分。」林原直言,中小企業要邁向數位獨立,第一步就是註冊屬於自己的專屬域名。

拒當數位無殼蝸牛,從.tw開始

為協助中小企業從根本建立「可信身分」,TWNIC作為國家級網路資訊中心,不僅負責 .tw 與 .台灣 頂級域名的管理,也肩負推動台灣整體數位信任生態的責任。TWNIC從三個面向推動相關工作:

  • 政策面 :持續優化域名註冊流程與推廣政策,降低中小企業導入門檻;
  • 教育面 :辦理講座與工作坊,提升企業主對於數位域名資產管理與資安防護的認識;
  • 合作面 :與受理註冊機構及產業夥伴合作,協助企業從註冊、建站到驗證,建立完整的一站式服務。

在具體措施上,TWNIC近期推出「52168.tw」專案,針對 112 年 1 月 1 日後完成登記的公司行號,提供一年期免費域名申請優惠,鼓勵企業註冊專屬域名、打造獨立品牌門面。同時,也推行「綠色域名認證」制度,企業通過註冊人身份驗證後,其 WHOIS 資料將標示「已通過.tw綠色域名認證」,象徵資訊真實、完整且可信,猶如掛上一面值得信賴的門牌。此外,TWNIC亦提供 Registry Lock 與 DNSSEC 等安全機制,協助企業以低成本強化資安防護與品牌保護,逐步建立穩固的數位基礎。

52168活動網站
圖/ 52168活動網站

余若凡強調,唯有當企業擁有唯一、可驗證的數位門牌,台灣整體的數位信任基礎才能真正穩固。特別是在生成式 AI 與跨平台資訊流高度重疊的時代,企業若要在搜尋與推薦機制中被正確辨識,擁有清楚的官方域名將是最基本的條件。域名不僅是連結網站的網址,更是品牌在數位空間中的憑證與信任標識。

同時余若凡也呼籲,中小企業不應將品牌的未來寄託於他人平台,而應主動建立自有域名與網站。這不只是為品牌架起一道防線,更是為台灣的網路生態奠定可信任的基礎,讓每一次點擊都能源於信任。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