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才是早晨,仲夏熱浪已讓人逼出一身汗,年逾50歲的恆錩公司總經理郭榮洲卻不畏酷熱,趕早準時前往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參加一場無線射頻辨識系統(RFID)研討會,而會場上如同郭榮洲一般遠道而來的取經之士,還有將近200人,其中不乏大學教授與知名企業的高階主管。「今年只要掛上RFID四個字母的研討會,動輒就有上百人參加,」對於眼前的滿場人潮,郭榮洲已習以為常。
**Wal-Mart扮推手點燃商機
**
這場RFID研討會,不過是郭榮洲今年所參加的十幾個類似研討會之一,3月他遠赴德國,4月轉戰新加坡,都是基於同樣原因,「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從事條碼業務20餘年的郭榮洲,會急著想弄清楚RFID是啥玩意,是因為不斷有老客戶詢問恆錩有沒有能力提供RFID標籤,當時郭榮洲還是一頭霧水,接著警覺,若不趕快搞懂,麻煩可大了。
經過將近一年的全球征戰,郭榮洲現在有一番自己的體悟,「條碼就像DOS,RFID則是Windows」,有些條碼同業或許認為郭榮洲杯弓蛇影,但同樣「大驚小怪」的還有更多的知名企業,「Wal-Mart(沃爾瑪)今年4月開始授權8家供應商上線試用RFID,10月預定100家供應商跟進,結果跑出300家爭著要參加,」惠普科技RFID中心負責人周明珮協理說。
「惠普是Wal-Mart第7大供應商,也是提供資訊整合解決方案的業者,所以當Wal-Mart決定導入RFID時,惠普一方面要符合Wal-Mart的要求,另一方面,其他Wal-Mart供應商也向惠普尋求協助,」周明佩說明刺激惠普領先RFID布局的主因。
惠普的作法是先拿自己的工廠「實驗」,巴西聖保羅的惠普工廠自3年前起,開始導入RFID,經過不斷的嘗試與摸索,試圖找出最佳化的RFID解決方案。
**發揮管理長處,台灣更勝一籌
**
Wal-Mart為何急著導入RFID?根據Wal-Mart的試算,導入RFID可以撙節該公司83.6億美元的營運成本,其中8成為倉儲管理成本,這個數字相當於Wal-Mart 2003年度營收的4.2%,這些省下來的每一分錢,幾乎都可轉為純益,在當前競爭激烈、開源不易的微利時代,省錢是企業提升獲利的最有效方式,因此當Wal-Mart登高一呼,美國的Best Buy、歐洲的家樂福、日本的三越百貨等,個個躍躍欲試。
國內企業為何需要跟進?消極來看,未來Wal-Mart這些零售霸主,只認標籤不認貨,想上Wal-Mart貨架,得先把RFID解決方案準備好,若只朝這個方向想,形同挖台灣業者的肉,去餵Wal-Mart這隻美國鷹。但積極來看,透過RFID所強化的供應鏈管理,既然可以利於Wal-Mart,當然也能讓台灣業者受惠,「如果Wal-Mart有辦法省下相當於營收4.2%的開支,向來擅長供應鏈管理的台灣業者一定能做得更好。」周明佩對台灣業者的運籌能力,顯得信心十足。
亞洲作為全球的製造重鎮,對於RFID解決方案的需求,以及所可能產生的效益,恐怕也將是全球之冠,因此,亞洲的RFID商機,著實令各大資訊業者垂涎,而這些商機主要來自三方面,分別是標籤端,讀取端,以及系統整合服務。
惠普所提供的就是系統整合服務,為讓業者更容易了解RFID在供應鏈上的運作,周明佩與同事走訪惠普實施RFID的工廠,實地拍下運作模式,返國後建立了一套微縮模型,設於RFID中心內,這在全球各地的惠普分公司中,堪稱創舉,因此特別在牆上架設攝影機,透過內部網頁向全球惠普,傳播該模型逼真的運作流程,並讓其他地區的惠普同事,也能透過網頁向客戶介紹惠普所能提供的解決方案。
**垂涎商機,台灣業者爭先布樁
**
我們到訪惠普RFID中心這一天,惠普資深顧問林宏澤正忙著向來自緯創的代表,介紹模型的運作,林宏澤是負責為台灣業者導入RFID的核心人物,「我們不能透露已經輔導了多少業者,但大部份的知名電子公司,都跟我們保持連繫,」基於業務機密考量,林宏澤對此多所保留。
惠普的謹慎並不令人意外,事實上多數台灣製造業,不僅想靠RFID省錢,更想靠RFID開源。
「我們看到的不僅是物流的運籌管理,還有投資商機,」永豐餘策略整合中心經理陳奕翰,雖然對國際紙業公司(International Paper)如何運用RFID的試範個案研究頗為關注,但私底下對投資RFID的興趣卻更高。稍早,永豐餘已宣佈集團下的二家公司,永豐餘射頻科技、兆伸科技,將投入開發RFID業務,並由董事長何壽川的公子何奕達親自督軍。而資訊電子業者中,包括大同、光寶、燦坤、精業等,也正積極布署。
雖然RFID市場尚未明確成形,但這項應用被列為21世紀的10大發明,中研院院士虞華年也看好RFID將是台灣繼半導體與顯示器兩大產業之後第三隻待孵的金雞,不過台灣業者並無太多磋跎空間,因為美、歐、日本業者在RFID領域的布署已領先一步。
**有障礙,才有商機
**
來自日本自動辨識系統協會的主任研究員大坪則和,稍早帶來了日本的RFID發展經驗,90年代末期的e化日本計畫,讓日本建立起費用低廉數位網絡,現在日本正努力著手e化日本的第二階段,重點就在打造RFID等自動辨識系統,事實上,日本的成田機場、宮崎縣北方町立圖書館、廣島和平紀念館等,都已導入RFID,而日本的日立公司,更是早在去年就已開發出適用於超高頻(UHF)的μ-Chip晶片。
儘管起步稍落後,台灣也正加速趕上,在工研院系統中心的推動下,第一顆超高頻晶片在半年前已問世,近期並已通過封裝、測試,技轉給自工研院獨立分出的新公司ID Solutions,目前在工研院內的育成中心運作,「這些晶片目前以六吋晶圓來製作,已開始出貨給日本業者,而且還供不應求,」工研院透露。
不過目前RFID在推廣上仍有多項阻礙,包括標籤價格還太高,安全性有疑慮,以及標籤讀取率不高等,但發生問題之處,才有潛藏商機存在,否則老早給掠食一空。有人形容現階段搶進RFID,好比瞎子摸象,但誰有本事先摸出道理來,就會是這場21世紀商場革命戰役的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