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技嘉科技一部名為「極」的筆記型電腦,在國家產品形象獎頒獎典禮上出盡鋒頭,成為唯一獲得金質獎的筆記型電腦。表面鋁飾板的銀霧色質感、流線順暢的造型,外加飾板上豪邁率性的字草書——「極」,讓這部強調中國風的筆記型電腦成為評審最愛。
「『極』帶來市場行銷與媒體曝光的無形價值,非常豐富!」技嘉科技ID設計部副理劉懿元自信地說,「極」的成功,是技嘉嘗試新型態設計策略奏效的第一步。
劉懿元解釋,可以從三個層面來看「極」:第一是質感;利用化學腐蝕、陽極處理等蝕刻技術,經過七道表面處理,利用氧化鋁保護外觀,創造出銀霧色的層次感;其次是中國風,技嘉找來多位書法家,最後決定以草書「極」為賣點,用中文命名此款筆記型電腦、造成話題;第三則是個人化設計,用雷射雕刻技術讓使用者可以刻上名字或其他代號。
**「設計策略」與「設計創意」相輔相成
**
剛接到此Case時,技嘉設計團隊收到的指令是「不要過度更改外觀、顏色」,因此決定由「加了一片、價值加倍」的切入點出發,在表面飾板上下功夫。「飾板可以隨市場需求更換,在台灣談中國風、到歐洲可以變成達文西,」他笑說。
說起話來像是位資深行銷主管的劉懿元,強調設計師應該兼顧設計前端與後端,才能百發百中。他指出設計師應該在上游反思產品,找到自己設計的侷限;在下游掌握機構、製程,衡量設計的可行性,甚至將自己想法反饋給研發、行銷人員。「多作一些不屬於自己該作的事,才能越發瞭解整個流程,」他指出,設計師應該有決策者的思考能力。
**「設計工作」與「作設計」大大不同
**
除了瞭解流程,想作個成熟的設計師,「找到平衡」更是工作的重點。劉懿元笑說,當初36位同學一起畢業,只剩5位留在業界,大部分都是因為想像與現實的落差。他說實戰設計工作與學校教育不同,學校教育希望學生保有原創性,但實戰設計工作的目標則是賺錢。「要分清楚『設計工作』與『作設計』,」他笑說,「設計工作」常常必須收拾有許多限制的「殘局」,與一般人心中天馬行空的「作設計」大不相同,如何在「殘局」中找到與原創性工作一樣的樂趣與成就感,考驗著設計師如何找尋工作中的平衡。
雖然有行銷人員的特質,劉懿元依然是位不折不扣的設計師。他笑說,自己閒暇之餘很喜歡玩各式各樣的產品,隨時反思「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如果換成另一種設計會不會更好?」以電腦鍵盤上的滾球游標為例,許多人認為此技術比十字定位「先進」,但是實際使用後,還會發現滾球游標仍存在易浮動、定位不精確等問題,「這些就是我們設計師還可以改進的空間,」他說。隨時反思,找到平衡,設計的路才能走的長久。
劉懿元
出生:1969年
學歷:成功大學工業設計所畢業
經歷:震旦行、仲嘉科技、晢 科技
作品:G-Max 1401、G-Max TC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