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只要靠金錢與權力,就能帶人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今年8月初,春水堂科技董事長張榮貴到西藏旅遊,當車子在西藏高原奔馳,他看到一群藏族女性也同樣朝布達拉宮前進,但行進的速度卻異常緩慢;她們一路上都是先跪下去朝前方一拜,接著雙腳再向前拖到雙掌貼地處後再站起來,不斷重複跪拜前行的動作,爬向布達拉宮。
**藏人對宗教的虔誠,令人落淚
**
張榮貴下車詢問,才知道這些藏族女子6個月前就從寧夏出發,每天她們先把行李扛到預定目地的,然後再走回出發點朝拜前行。「難道妳們的父母不會擔心嗎?」張榮貴透過翻譯問她們。才發現這些藏族女子知道父母不會讓她們遠行,所以她們是瞞著父母偷偷出發的。「沒什麼特別願望,也不是要還願,就是得去一趟。」藏人遠行的理由單純而虔誠,讓張榮貴嚇了一大跳。
一開始藏族女子對張榮貴拍照留念的要求很排斥,但是她們好像突然想通了些什麼,原來說話緩慢而溫和的她們,突然拿出身份證對張榮貴叫著。「原來她們要我抄下地址,幫忙寄照片回家鄉報平安。」張榮貴拿出其中一個藏族女子身份證照片,她的名字叫周札。
車子再向前開,又遇到3位青年,他們已經走了10個月,同樣是跪拜前進,同樣是瞞著家人出門,一直到出門後才打電話到鄉公所給父母報平安。幾天後張榮貴看到了布達拉宮,宮門外已經有十多個信徒,正在進行他們朝聖旅程的最後階段,越靠近布達拉宮,他們跪拜前進的步伐就越來越小,「彷彿越靠近就要越謙卑,」張榮貴看到那群人最後在布達拉宮山腳下廣場停下來,然後站起來頭也不回地往回走,千里遠行來到布達拉宮門口,卻沒有踏進宮裡一步。
「藏人的信仰是很有力而直接的,」張榮貴回憶,西藏人對宗教的虔誠表現在日常生活裡,他到時正好有人在製作地板,工作人員們分成前後二群,他們邊唱著歌,一邊隨著歌曲的節奏用工具敲打青稞和泥土混合製成的地板,前面敲後面就停,伴著歌聲與整齊劃一的動作,整個過程就像是個藝術表演,直到把材料敲得像磚一樣密實為止,最後再塗上酥油保養。張榮貴說,他踏進布達拉宮的一瞬間,想起一路上看到的一切,不禁流下了眼淚。
**面對大自然的一切,令人謙卑
**
西藏並不適合觀光,張榮貴提到,那邊有個海拔5000公尺的高原湖,遠眺可見遠處高山的雪景,四周則是一望無際的草原。雖然美景當前,他卻沒辦法好好欣賞,因為平地人不適應高原氣候,連蹲著都會覺得喘,「當時拍的影片裡都是我們的喘氣聲,」張榮貴笑著說。
這趟11天的西藏行,張榮貴一行人可以說是吃盡了苦頭。前5天他不舒服到連飯都吃不下,半夜還常常覺得呼吸困難,只好從床上爬起來,接上旅館提供的氧氣筒,這樣還不夠,整個人趴到地板上,以為只要降低高度,呼吸就能正常些。
「面對大自然的一切,我們真的要謙卑,」雖然一路上受到身體不適的折磨,但他認為上天其實是公平的。張榮貴嘆口氣說,雖然同樣是因為信仰要到布達拉宮,但藏人是冒著生命危險,並且帶著謙卑的心情慢慢接近。但自己卻因為有點錢,能搭飛機、車子等現代交通工具輕易地來到西藏。「或許這就是老天要我們付出的代價吧,」張榮貴說同行的伙伴們沒有人不頭痛、不吃一大堆藥的。「好不容易適應了高山氣候,回台北又因高度下降感冒了。」他苦笑。
「有很多東西是錢和權力沒有辦法完成的,」西藏行吃的苦頭,讓張榮貴感嘆要更懂得謙虛,不管你多有權有勢有錢,在面對大自然時,都派不上用場。張榮貴認為,夜晚無法適應稀薄空氣,只好趴在地上費力的呼嘆,就是上天給的最好答案。
旅者小檔案
姓名:張榮貴
現職:春水堂科技董事長
年齡:1957年
下一個想去的地方:印度瓦拉那西
對旅行的感動:面對大自然, 人類要謙卑
旅行頻率:一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