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槓」還是「兼差」?盤點3件事,別只是瞎忙
「斜槓」還是「兼差」?盤點3件事,別只是瞎忙

你可能也想過下班後,再利用自己的專業,獲取第二份以上的收入。

但能否有效率地運用所剩無幾的時間,往往是決定你是「業餘興趣接案」還是「第二職涯」的關鍵。

以下是阿宏的故事,想想你會給他什麼建議。

阿宏是一位建築師,休假時喜歡到各地欣賞建築,結合自己攝影的興趣,也讓他身兼業餘風景攝影師。近期剛好有位好朋友要結婚,問他願不願意幫他拍婚紗。他認為這是另一項可以帶來收入的方式,卻在答應之後才想到自己並沒有拍人像的經驗。

因為緊張,他不斷和朋友確認拍照行程、需要租借的器材、當天的交通方式等等。到了要拍攝時,對婚紗攝影毫無想法的他,套用了過去風景攝影的經驗,最後得到了一組雙方都不甚滿意的照片。

《你可以不只是上班族》作者克里斯.古利博(Chris Guillebeau)點出,許多想走向斜槓的工作者,儘管有專業卻不曉得該怎麼安排事情的優先順序,最後會容易陷入枝微末節的小事,時間也因此被偷走,無法專注在更能替斜槓帶來價值的事情。

像是阿宏就認為自己應該顧及拍婚紗的所有細節,卻忽略了這次工作最重要的價值是照片成果。

而這也是告訴工作者,

想要斜槓職涯帶來的收入與自由,除了需要花更多的心力與時間培養專業,甚至得自行處理一些身處組織當中,沒有想過的雜事,反而會比起你真正要執行的工作內容花上更多時間。

留下只有自己能做的事,才有時間發展多元職涯

因此,斜槓工作者要更懂得時間管理,篩選出哪些事「只有自己才可以做到」,哪些事情不需要我們也可以完成。

《你可以不只是上班族》提供兩項明確的篩選準則:能夠改變客戶生活,還有能幫助你賺更多錢的領域才是優先事項。

前者代表你應該專注在可以帶給客戶,哪些不同的體驗或滿足哪些需求,而非糾結在技術或設備。像是阿宏比起花時間在各種器材上,不如了解對方想要什麼樣的照片,自己又可以怎麼達成。

後者則是回到斜槓的源頭:增加收入。因此可以幫助你提高價格的事項,都值得你投入更多時間,像是一開始先以低價提供服務,逐漸累積經驗、做出口碑之後,就有辦法提高收費。

計算每小時收益,感受浪費時間的痛苦

時間管理的第二個原則,則是要改正我們對它的態度。對多數人來說損失時間帶來的痛苦,遠不及損失金錢,像是我們掉了1,000元,會想著這些錢我本來可以用來買什麼,卻鮮少思考花了一個小時逛 YouTube,這些時間可以用來完成哪些事情,以及這些事情的產值。

尤其是組織外的工作者,如果剛離開正職,因為不再有主管約束,就可能出現和《斜槓微創業》中案例類似的「症頭」:容易分心、工作效率低落,甚至拖延交付工作的時間,因此失去客戶信賴。

因此,一定要想辦法提高對「時間」的敏感度,例如,你可以試著換算自己一個小時的產值,並比對完成目標所需的時間,或又浪費了多少錢。舉例來說,剪輯一支影片3,000元需時3小時,那麼你每小時的效益就是1,000元,晚上跟朋友出去玩的話,4個小時的機會成本就是4,000元。

另外,假設一台手機要價三萬元,也可以問問是否值得工作30個小時買下它,還是同樣的時間可買下一台新相機,強化服務品質,連帶增加自己的收入。這不是要每個人每分每秒都在工作,只是幫助你更聚焦在重要的事情上。

斜槓工作者也需要停下腳步,3步驟制定完美休假計畫

過著組合式工作的斜槓工作者,有著沒有人規定上班時間的自由,但同時也沒有人會告訴你何時該休假。《零工經濟來了》中就提醒,設計休假也是斜槓工作者時間管理的一環,讓自己有機會充電、找尋靈感來源。休假不代表無所事事,不妨試著用以下 3 個步驟,制定有意義的休假計畫。

斜槓工作者3步驟制定完美休假計畫.png
圖/ 經理人月刊第 168 期

Step 1. 安排工作:完全掌握自己的工作時間

過年後通常較輕鬆,而秋天開始又會變得忙碌,因此,案子最晚在3月結束,旅遊時間則落在5、6月。

Step 2. 構想休假:提前布局下一份收入

思考接下來的工作排程與資金來源。並提早跟長期合作的客戶,敲定9月上工。

Step 3. 思考休假:為空檔尋找意

休假中的照片可以在7、8月進行整理,成為資料庫的一部分,甚至是和客戶提案的參考。

本文授權轉載自:經理人;作者:陳彥丞(出自《經理人月刊》2018 年 11 月號,特別企畫:斜槓青年這樣當

關鍵字: #數位工作術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DJB五策略穩居台灣 eSIM 龍頭、擴展全球市場版圖
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DJB五策略穩居台灣 eSIM 龍頭、擴展全球市場版圖
2025.08.18 |

在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輕薄化與無孔設計的趨勢下,不僅Apple、Samsung、Google等智慧型手機品牌商亦全面支援eSIM,全球移動通訊協會(GSMA)也大力推動eSIM標準化,再加上eSIM開通與使用模式越來越簡單易用,市場對eSIM的接受度與採用率逐漸提升。根據 Grand View Research 預測,全球 eSIM 市場規模將從 2024 年的 103.2 億美元,成長至 2033 年的 176.7 億美元,顯示出強勁成長潛力。

台灣也不例外,消費者與企業客戶對eSIM的接受度逐年提升。

DJB集團創辦人蘇昱豪表示:「自2022年以來,我們累積服務超過1,000萬客戶,同時,平均年成長率高達250%,同時,擁有超過300萬有效會員。」為更好滿足使用者與市場需求,DJB將與全球電信商展開密切合作、持續擴大eSIM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網絡,以創新商業服務模式服務消費與商用市場。

五大策略,以差異化服務滿足客戶多元需求

DJB自2017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eSIM全球上網服務市場,透過與全球各地電信業者合作取得專屬網路路由等方式,確保跨境旅客、商務人士與中大型企業在世界各地都可以取得穩定且高品質的上網服務,卓越的服務能量不僅讓DJB在台灣擁有極高的知名度、斬獲30%的eSIM市場占有率,也成功將業務服務推廣到全球市場,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10個國家設立分公司、為更好服務客戶、穩步擴展台灣乃至亞洲 eSIM 市場占有率,DJB從五個面向持續擴展服務能量。

首先是持續壯大 eSIM 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目前已與全球38家一類電信商(MNO)簽訂直連合作,包括與日本四大電信商跟韓國三大電信商簽署獨家合約,eSIM網路覆蓋超過90%的國家與地區,明(2026)年的目標是進一步擴展歐美電信商網絡,將直簽的一類電信商數量翻倍。

蘇昱豪解釋:「想要提供eSIM全球上網服務,可以直接跟當地的一類、二類電信商合作,也可以跟提供國際漫遊的他國電信商合作,為提供使用者穩定且高品質的上網服務體驗,DJB與世界國地的電信夥伴簽署多元合約,包括簽訂獨立專線合約、確保網路服務的服務水準協議等,滿足客戶的上網需求。」

其次是以多元商品滿足消費與商務需求。除了針對一般消費者提供eSIM與實體卡直售服務,DJB也積極發展跨境上網、專線與資安等企業解決方案,並建立自有電商平台,向全球分銷eSIM網路流量。

DJB
DJB集團創辦人蘇昱豪分享,為了讓消費者體驗更好,未來也會導入AI技術,協助判斷當地上網品質,去選擇網路品質最好的服務。
圖/ DJB

蘇昱豪表示:「隨著DJB eSIM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的擴大,我們掌握最多備援網路流量,因此,領先市場推出『絕不降速的吃到飽』服務,即使是在日本、韓國、泰國、中國等國家的二線城市也可提供一致的上網品質與服務體驗。」

再來是以自建平台與全球機房打造24小時零斷點服務。有別於其他eSIM業者,DJB不僅自建數位平台,更在全球各地設立機房,提供全天候24小時購買與發卡(eSIM/實體SIM)服務,若出現任何異常事件,也可以在第一時間處理、解決,穩健提升服務韌性與品牌信任度。

然後是建立真人客服團隊提供效率與溫度兼具的服務。DJB目前已培養30人客服團隊,以中文、英文、日文24小時客服回應來自世界各地的客戶需求,之後將因應業務需求持續擴展客服團隊的人力與支援語言,如韓文等,以更精準的溝通協助客戶解決問題,建立專業且有溫度的品牌形象與客戶關係。

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以二類電信執照展開各種合作模式以優化資源分配。蘇昱豪表示:「我們已經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取得二類電信執照,未來也預計在更多國家取得電信執照。」同時DJB也與部分國家一類電信業者進行技術與資源的交流,雙方以夥伴形式與全球各大一類電信業者展開Sponsor Roaming的合作。運用一類電信商的國際行動用戶識別碼(IMSI)與網路資源在全球提供資料服務,讓DJB能在法規與技術上更彈性靈活地進行國際佈局,成為其區隔一般虛擬網路業者(MVNO)的差異化優勢。

DJB
DJB不僅持續壯大 eSIM 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將與日本四大電信商跟韓國三大電信商簽署獨家合約,未來也會透過開發DJB App,打造更全方位的生活娛樂體驗。
圖/ DJB

DJB的下一步:從eSIM全球上網服務延伸到日常生活服務

展望未來,DJB除持續完善全球上網服務,如以人工智慧技術自動化調配全球上網服務線路等資源,亦積極布局下一個成長動能:開發DJB App、深耕會員管理與建構點數平台,以及串連過去2年打造的旅遊演唱會生態圈與旅遊娛樂生態圈,讓DJB不僅僅是網路服務品牌,而是深入你我日常與企業營運的生活品牌,創造消費者、企業客戶、生態圈夥伴與DJB的多贏。

「DJB不僅是eSIM全球上網服務供應商,更是貼印使用者生活的品牌,將以全球上網服務為基礎,將服務延伸到旅遊、娛樂、演唱會到企業多元場景,讓台灣、亞洲乃至全球使用者體驗嶄新的連網新世界。」關於未來的發展藍圖,蘇昱豪如是總結。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