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商機起飛,台船結盟3強帶動本土海工能量
離岸風電商機起飛,台船結盟3強帶動本土海工能量
2019.01.10 | 合作

為響應離岸風電政策,台船、陽明海運、台灣港務港勤、台灣航業四家航運公司今(10)日簽署合作意向書,為搶攻超過3,300億元的離岸風電海工商機。

「我想了很久的事情,今天終於做了!」台船董事長鄭文隆開場說道。台船結盟三家公股海運公司,包括陽明海運、台灣港務港勤、台灣航業成立工作小組,要以「母雞帶小雞」的方式,帶起本土海工能量。

台船
左起台灣港務港勤、台船、陽明海運、台灣航業四家航運公司今(10)日簽署合作意向書。
圖/ 台船

成立工作小組,盤點國內海工能量

不讓離岸風電大餅被國外搶食,台船以成立工作小組的方式,未來若四方合作順利,也不排除成立公司。

目前工作小組會先盤點國內海工能量,再評估投資項目,搶在與開發商談合約前,預先做足準備。台船表示,目前跟大部分的開發商都有接觸,包括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上緯、北陸能源(NPI)及玉山能源等都有接觸,目前也和沃旭能源簽訂水下基礎基椿製造合約。

初期開發商密集簽訂水下基礎等鋼構合約,後期才會是海事工程。鄭文隆表示,上緯在苗栗的海洋風電(Formosa I)第二階段120MW今年四月動工,預計今年起台灣離岸風電的海事工程就會全面啟動,雖然目前上緯主要是包給國外船隊,但未來仍需本土資源,像是碼頭、大型駁船等。

外界關注一艘高達40億的風機安裝船(TIV)投資狀況,台船表示若以2025年離岸風電5.5GW裝置容量來看,獲利率仍不高,未來會等能源局公布第三階段區塊開發量來看,是否足以支撐自行投資建造,目前台船則是先跟丹麥租借阿波羅號母船,籌組國家船隊。

四家航運業聯手,從陸上進軍離岸工程

這次四家航運業者的合作,意味台灣從陸上正式邁入離岸工程新紀元。細看台船、陽明海運、台灣港務港勤、台灣航業四家公司,各自擅長領域不同,台船專長在造船,更針對離岸風電量身打造140公尺的大型駁船。

陽明具有船舶維運、船員管理、物流事業相關經驗。陽明海運公司董事長謝志堅表示:「陽明在全球有一百多據點,未來可協助向國外尋找資源、機具。」台灣港務港勤公司,旗下擁眾多拖船、專業船員,以及遍布全台的港口,今年起兩艘人員運輸船(CTV)與兩艘6400馬力拖船投入市場營運,未來會針對跟開發商簽到的合約陸續做投資。

台灣航業則專注於散裝貨船和拖船業務,目前營運23艘全球航線的散裝船及貨櫃船外,並長期經營中油油輪與液化天然氣(LNG)港勤拖船,將有助於爭取風電初期零組件、作業人員運輸作業。

雖然航運業者積極備戰,但2019預告離岸風力躉購費率大砍1成,加上彰化與中央在離岸風電政策卡關狀態,已引發開發商不滿、喊暫停投資。能源局局長林全能今強調,離岸風電是重要政策目標,會堅決往前邁進,不會受到任何影響而延遲,更向現場航運業者喊話,唯有建立起海事工程的產業鏈,才能將超過3,300億元的海工商機留在台灣。

關鍵字: #離岸風電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