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台灣未來要從傳統的製造、代工走向「新經濟」,都要靠新創團隊,科技部長陳良基説。科技部於1月8日到11日率領 44 家科技新創團隊,征戰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性電子展(CES)。44 家新創中,8 家新創獲得 2019 全球科技創新大獎,更奪得累計新台幣 55 億元商機。
簽下百萬訂單、多國買家洽談
科技部率領台灣團隊於 CES 的新創區「Eureka Park」內以「Taiwan Tech Arena」為品牌形象成立台灣國家館。原先預計商機將達新台幣 40 億元,最終成績單則累計達 55 億元,國際媒體曝光也較前一年增加 20 倍。
德侑科技(Awowo)總經理劉子誠分享道,20 年前就曾參加 CES,在 20 年後於科技部的領隊下再次參展。帶著其所研發的 FreeStyle 類真鼓,靠著獨特的音源系統專利技術及不占空間的設計,參展期間便簽下百萬美元訂單。「一口氣找到中國的代理商,連 Amazon 都在送樣的過程。」劉子誠說。
另一個受邀分享的農譯科技(AgriTalk Technology)出身於交大團隊,陳文亮教授表示,過去常被質疑「為什麼交大要來種田,」但他笑著回答:「我們種田也種得不錯啊。」農譯科技整合了物聯網、區塊鏈與生物科技技術,研發將農產品生產以科技進行控制的「AgriTalk 管理平台」。也藉著參加 CES 發現海外市場反應超出預期,展會期間有來自杜拜、智利、加拿大、印度、菲律賓、義大利等國的買家洽談。未來若能成功建立試驗場域,商機預估超過 9 億元。
見臻科技(Ganzin Technology)取自台語發音的「眼神」,開發配置於眼鏡上的微小化嵌入式視線追蹤模組,整合 1 組偵測眼動的 IC 與 3 組特製的相機鏡頭。藉由偵測眼睛動作,可以接入各大科技應用領域。「特別是未來 VR/AR 的發展,這種方式將是最新的人機互動介面。」見臻科技執行長簡韶逸說,「想得到的相關大廠我們都在 CES 上接觸到了。」
展前、展後皆有策略計劃,讓台灣新創與國際鏈結
今年為科技部二度領軍征戰 CES,配合 Taiwan Tech Arena(TTA)於展前規劃一系列的參展策略培訓,以及展後的創投媒合會等,讓台灣科技新創直接面對來自矽谷及多國新創資金鏈結的投資人,促使台灣科技新創團隊的實力被國際看見。
不只國際的媒體曝光較前一年增加 20 倍,也有來自美、歐、東亞的跨國企業駐足洽談。
科技部期許能夠持續協助科技新創團隊鏈結國際市場,爭取全球曝光,深化台灣在全球數位經濟與新創產業鏈上的關鍵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