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方向感的路痴有福了!Google Maps推出測試版AR導航
沒方向感的路痴有福了!Google Maps推出測試版AR導航
2019.02.11 | Google

在去年的Google I/O開發者大會上,Google Maps就已展示新的AR導航技術,讓用戶可以透過相機的即時街景,看到巨大的動畫路標提示行進路線。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這項技術目前已推出測試版,讓一部份Google在地嚮導的用戶可以搶先體驗AR導航的新功能。

街景數據定位周遭地標建築,AR導航畫箭頭指方向

華爾街日報記者David Pierce得到了使用測試版的機會,在新版Google Maps中,用戶會在一般的「開始導航」按鈕旁看到一個「AR導航」的新按鈕。啟動後,2/3的螢幕會是相機照出的即時街景,底下1/3則是一般傳統的Google Maps地圖。

在使用時,它會透過 GPS 獲取用戶的位置,並使用街景數據啟動「視覺定位系統」(Visual Positioning System,VPS),快速辨識周遭地標建築定位用戶位置,並在相機中以巨大的動畫箭頭結合街景,藉以更清楚地告知方向。對於AR導航的體驗,David Pierce表示:「像是有人幫我把我的路線直接畫進現實世界裡似的。」

Google Maps
Google Maps AR導航系統介面圖,其中街景裡的方向標誌會以動畫的方式呈現。

基於安全問題,AR導航是設計給行人使用,而非開車族——他們怕那些巨大的動畫標誌會使你在開車時分心。不過,即便在走路時使用,Google Maps也不希望你一直開著這項功能,它會在用戶把手機往下拿時自動切換回傳統地圖介面,讓用戶不會因為太專注於AR標誌而忘了注意身旁來車。

Google進一步表示,在現階段他們並不打算推廣AR導航成為用戶找路時的首選,而更多是希望它能融入生活裡,成為人們日常通勤時的一部份。Google也表示,當你困在複雜的巷弄裡,或是在多條道路相交的路口迷失方向時,都是這項功能的最佳使用情境。

正式推出日期未定,改善使用安全為當務之急

Google maps
去年在I/O大會上展示的AR導航系統。除了醒目的路標外,周遭餐廳的評價也會一併顯示在街景上。
圖/ Google via Youtube

然而,David Pierce也提到,現階段版本雖然有一些防止用戶過度專注於動畫路標的機制,但總體評估仍建議在用戶安全的相關設計上必須有進一步的調整。在未來,手機可能不會是這個功能唯一適用的平台。尤其是在Google、蘋果(Apple)、Facebook、North和Vuzix等公司都在研發自己的AR眼鏡的當下,這個AR導航功能像是正式推出AR眼鏡前的一次預告。

Google目前尚未宣布該功能正式推出日期,僅表示他們會測試到滿意再正式對外開放。雖然去年在I/O大會上曾說過會在AR導航系統裡加入一隻狐狸樣貌的「導遊」協助用戶更快定位方向,但這項功能目前還不確定是否會被採用。

關鍵字: #Google #VR_AR_MR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全球 80% 獨角獸都在用!AWS 為 AI 新創打造最強後盾
全球 80% 獨角獸都在用!AWS 為 AI 新創打造最強後盾
2025.11.14 |

生成式AI正掀起一波全球創新浪潮,新創企業正以驚人速度重塑產業生態。AWS與《數位時代》聯手製作的節目《科技潮什麼》,回顧了AWS日前舉辦的「AWS 台灣雲端高峰會 - AI 創新賦能日」論壇,帶聽眾掌握AI獨角獸與台灣新創的第一線觀察。

這場AWS舉辦的盛會,集結了全球專家對新金融、新經濟型態的全方位觀察。節目整理了論壇中提到的案例,從數據巨頭Palantir,到一年內達成獨角獸估值的日本Sakana AI,再到台灣的犀牛盾與完美移動,串起一場精彩的AI創業實戰課。

Palantir資深顧問Shawn Manasco 分享了自家「神秘數據公司」的成長故事。他提及:「過往美國軍隊很大,常常問一個問題,要等2-3周才有答覆,而且回答還是錯的。」Palantir在短短12天內,協助美國陸軍整合上百個資料庫,讓美軍即時掌握戰略資源。Palantir不僅展現AI與資料整合的威力,也揭示新創要成功必須解決真實痛點,而非「創造需求」,並能將技術轉化為實際商業價值。

Palantir 資深顧問 Shawn Manasco
Palantir 資深顧問 Shawn Manasco
圖/ AWS

日本的新創Sakana AI則在1年內就躍升為AI獨角獸。Sakana AI專注於用AI解決日本勞動力短缺與產業永續問題,在強調「速度」與「專注」的同時,也堅守安全規範,並在深耕技術的過程中,找到能真正影響社會的應用場景。Sakana AI提及:「這一切也要感謝AWS的協助,因為AWS提供很強大的資源。」

回到台灣,也有兩個亮眼的新創案例。首先是犀牛盾,面對全球市場中13,000張圖款與上百位創作者的內容管理挑戰,他們導入多模態模型CLIP,讓AI自動理解圖片與文字關聯,大幅提升策展效率;第二是完美移動,他們在開發技術時,找到了B2C轉型為B2B、API的商業模式,將原本針對消費者的AI虛擬試妝技術,轉化為API服務,成功打造可規模化的SaaS商業模式。兩家企業的共同點在於,不是一味追求最炫的技術,而是用AI解決實際問題。

要打造出好的AI服務,就必須有穩定、安全又可擴展的基礎架構。AWS正是許多新創背後的關鍵力量,全世界有80%的獨角獸企業都是AWS的客戶,而在專注於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的獨角獸中,比例更高達96%。AWS不僅提供雲端運算資源,更是協助企業從概念驗證、技術開發到全球營運的堅實後盾,讓創新能夠真正落地。

AI時代的浪潮不斷向前,AWS也將持續推動產業創新,並於11月18日高雄舉辦「2025亞馬遜港都創新日」,邀請政府領袖、產業代表與國際專家齊聚,分享前瞻觀點與實戰經驗,打造百工百業共創的科技展區,呈現更多雲端應用的真實場景。同時若想了解更多AI創新趨勢與台灣新創的成長故事,立即收聽本集《AWS科技潮什麼》,掌握這波AI轉型的關鍵契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