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於本屆MWC(行動通訊大會)上,宣布結束與中國第二大行動晶片製造商紫光展銳(Unisoc)的合作關係,不再與其分享5G數據機晶片技術。消息來源指出,原因是顧忌中美關係緊張的當下,技術轉移會引發政治上的疑慮。
合作未滿一年就破局,Intel:非受到政府施壓
去年的同一場合,Intel才宣布與紫光展銳的合作計畫,預計將建立長達數年的夥伴關係,共同發展5G數據機晶片技術。5G晶片技術決定5G手機的通訊品質與傳輸速度,是下一代行動網路發展的核心關鍵。
Intel期望透過這個合作機會,使該公司能夠打入龐大的中國晶片市場。由於中國政府也希望藉此建立本土晶片產業,因此這項合作同樣受到北京當局重視。
然而維持不到一年,這段夥伴關係就宣告中止,加上美國政府近期派團前往MWC遊說各國家、企業抵制華為5G設備的舉動,難以不讓人聯想這是否為美國封殺華為策略所激起的漣漪。
對此,Intel則嚴正聲明,與紫光展銳結束合作關係的決定,絕非因受到政府施壓。Intel 5G戰略與計畫辦公室總經理Robert Topol在MWC中表示,Intel是最近才決定與紫光展銳分道揚鑣,且這項決定受到彼此認可。
不過,《日本經濟新聞》指出,消息人士認為並非如此,促成Intel與紫光展銳合作的前Intel CEO 布萊恩.科再奇(Brian Krzanich)已經因與員工的緋聞而離任,且在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下,該公司也擔心與中國政府扶持的企業過往甚密,可能會引起美國當局不安。
Intel影響不大,紫光展銳失去寶貴機會
市調公司CINNO分析師Sean Yang認為,結束與紫光展銳的夥伴關係,對Intel的影響不大,它依舊能與其他中國企業合作,拓展當地市場。但對紫光展銳而言,則是非常沉重的打擊,該公司失去了快速學習5G數據機晶片這項新技術的機會。
紫光展銳原先希望透過這段夥伴關係,借助Intel的力量縮短與高通、聯發科的技術差距,然而兩家公司之間的關係,卻隨著中美關係日漸緊張,在科再奇下台後生變。
2014年時,Intel曾以15億美元收購紫光集團20%的股份,而Intel與紫光展銳中止合作的決議,是否將影響Intel後續的持股,目前還不得而知。
紫光展銳拒絕對此事發表意見,但MWC大會上,該公司宣布會推出自主研發的5G數據機晶片。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週一才在推特上宣布,在與中國的貿易談判中,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技術轉移、農業、服務業、匯率等議題上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但從近期派團遊說抵制華為5G設備、議員呼籲禁止華為太陽能設備以及Intel與紫光展銳分手的這起事件來看,去年點燃的貿易戰火苗,似乎仍在延燒。
資料來源:日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