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挺進歐洲市場!25sprout新芽網路要成為全世界最酷的台灣網路新創
成功挺進歐洲市場!25sprout新芽網路要成為全世界最酷的台灣網路新創

從學生學術研究調查、餐飲業者用餐滿意度問卷、金融集團客戶意見蒐集到知名車廠售後服務品牌形象詢問,近幾年只要攸關「問卷調查」,你是否常看到這個由綠、黃、紅三色塊組成,並以片狀蛋糕形狀設計而成的Logo?

中文稱做「問卷雞蛋糕」的 SurveyCake,由25sprout新芽網路(以下簡稱新芽)打造的雲端問卷服務,會將 Logo 外型設計如同片狀蛋糕,是團隊希望所有需要進行問卷調查的人,能在過程中像一塊蛋糕(A piece of cake)般一樣簡單。

SurveyCake Logo.PNG
SurveyCake的中文服務名稱為「問卷雞蛋糕」,Logo外型設計如同片狀蛋糕,是團隊希望所有需要進行問卷調查的人,能在過程中像一塊蛋糕(A piece of cake)般簡單。
圖/ 翻攝自SurveyCake官方網站

公司表現突破新高 意識自己成為組織成長瓶頸

成立於 2012 年 4 月的新芽,是由劉邦彥(Alex)與學生時期同在圖書館打工認識的郭育廷(Thundersha)共同創辦。發展至今,公司主要有兩大營收來源,分別是自有產品 SurveyCake,以及為企業客戶服務的系統開發專案,前後項的收入佔比約為1:3。

2018年的新芽,無論在營收、訂單金額或是淨利紛紛突破新高,除了客戶專案穩定發展外,自有產品 SurveyCake 表現也超乎預期,不但損益兩平更達成推出以來首次達成獲利。

而這一切並非沒來由地發生,劉邦彥說背後成長關鍵在於去年的內部組織大幅度調整,正式將 SurveyCake 與客戶專案拆分成兩個獨立 BU(Business Unit),設定各自獨立的預算與目標,也建立更完善、具有系統的組織架構,讓每位員工能更明確地掌握責任並達成任務目標。

25sprout新芽網路團隊
由劉邦彥(前左一)與郭育廷(前右一)兩人一手創辦,新芽成立邁向七週年之際,團隊人數已成長至約40人,為了迎接更多夥伴加入,過去幾年他們陸續換過幾次辦公室,一步步擴張規模、開拓事業版圖。
圖/ 侯俊偉攝影

他表示過去幾年沒有拆分 BU,容易發生客戶專案為了趕時間上線,搶分其他開發資源,這樣的情況下常使團隊無所適從,更延宕不同案子的進度,促使他意識到自己也成為組織成長的瓶頸。

「組織小的時候沒什麼障礙,創辦人衝前頭、其他人跟著公司就會成長。但到一定規模時情況就不同,決策者如果被其他事情耽擱,就可能同時延遲數個專案進度。組織調整會有陣痛期,但這是必經的,唯有將架構梳理清楚,讓主管第一線就排除同仁需求,才能讓每位夥伴無後顧之憂投入,並發揮最大產能。」劉邦彥說。

25sprout新芽網路創辦人劉邦彥
劉邦彥表示,經過組織調整後的新芽,仍保有每個月召開員工大會的習慣,在這場合會向所有夥伴分享公司近期成果,包括業務、客戶合作或是採訪等進度,偶爾也會直接開放式討論不同議題或進行意見調查。
圖/ 侯俊偉攝影

鎖定特定產業客戶 深入挖掘合作內容

SurveyCake現階段有10多萬使用者、50間企業客戶,主要集中在餐飲、金融保險及汽車等消費品產業,國泰世華、南山人壽、王品集團、TOYOTA 甚至羅氏大藥廠都是他們的合作夥伴。

為什麼會集中在這幾個產業?郭育廷解釋他們特別喜歡跟 Domain-Knowledge 很深的產業客戶合作,例如藥廠、車廠或是金融保險,雖然與其他類型相比,得投入較多資源,但一旦合作成功,往往能為公司帶來更深且長久的夥伴信任關係。額外好處是,有了其中一個成功的 Reference,同產業的其他公司,也會自動找上門尋求合作,「因為他們知道,找新芽合作可以不用重新溝通 Domain-Knowledge,能更快、更省成本地幫他們解決問題。」

25sprout新芽網路共同創辦人郭育廷
郭育廷說新芽特別喜歡跟Domain-Knowledge很深的產業客戶合作,因為一旦合作成功,往往能為公司帶來更深且長久的夥伴信任關係。
圖/ 侯俊偉攝影

但也並非所有合作是以 SurveyCake 切入,例如與汽車大廠 TOYOTA 之間的關係,是始於系統專案服務,因為對提供的服務品質滿意,加上也有問卷調查需求,才進一步締結長期合作關係。

「我們的策略是,即便是專案,也要盡量選擇有機會轉為長期客戶的案子,如此才能將投入資源發揮最大價值,」劉邦彥進一步指出他觀察到的有趣現象,是隨著就業市場的轉職浪潮,也會為他們帶來帶新一波的合作機會,因為這些人員即便跳到另一家企業,負責內容或是需達成目標大同小異,因此會繼續選擇 SurveyCake 的服務,這樣隨客戶轉職滾動而來的新客佔比平均約有10~20%。

與歐洲知名管顧公司合作 拓展海外布局

隨著用戶數量持續成長,基礎建設不敷使用,今年開始新芽將迭代更新產品,也計畫在既有問卷服務的基礎上,推出更多外掛API服務,讓合作夥伴能將SurveyCake作為接口工具,透過模組化或自動化功能,進一步當成CRM運用,像是在填完問卷後可以立即發放點數或是優惠券,達成更好的行銷目的。

而除了台灣市場,去年新芽也正式跨出海外,劉邦彥表示他們在參加 2017 年香港科技展會RISE時,碰到旗下服務企業包含麥當勞、IKEA等歐洲知名管理顧問公司INTERNATIONAL SERVICE CHECK,耗費將近一整年的PoC過程,終於在去年獲得認可締結夥伴關係,第一波服務已陸續導入歐洲等十一個國家的麥當勞,未來計畫會有更多合作應用。

提供問卷服務的軟體公司有如此多,為什麼是 SurveyCake?

「其實不管在國內或國外,更多的時候,許多人會更直接問:『你們跟 SurveyMonkey 的差別在哪?』」劉邦彥笑著說,強調他們很清楚比起Goolge Form、Typeform等大企業,論資源、論速度的確都比不上,也因此他們選擇另外一條路,主打企業級客戶,並將這些特定產業的服務做得更深,「當你產品越注重細節且越扎實,這些需求有被滿足的企業客戶就越離不開你,而這就是SurveyCake的競爭優勢。」

25sprout新芽網路創辦人與共同創辦人劉邦彥、郭育廷
新芽創辦人與共同創辦人劉邦彥、郭育廷。
圖/ 侯俊偉攝影

採訪最後,問及新芽的企業文化為何?劉邦彥與郭育廷異口同聲地表示:「成為全世界最酷的網路公司,做甚麼事情都讓人覺得很厲害且真的有幫助。」期待有一天,能在全球更多地方,見到這家台灣的軟體新創服務。

關鍵字: #Meet創業之星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邁達特的人才經營戰略!攜手「有福企」,打造個人化福利新體驗
邁達特的人才經營戰略!攜手「有福企」,打造個人化福利新體驗

走進邁達特的辦公室,最熱鬧的不是茶水間,而是 LINE 群組裡的「福利話題」。有人分享如何用點數換到電子票券,有人則教同事在電商平台搭配福利點數折抵,精打細算換來小確幸。對人資長楊碩祐來說,這樣的畫面格外珍貴,因為在他剛接手的那幾年,如何精準投放福利資源是重要的課題之一。

當時,邁達特正面臨跟同業一樣高達2成的離職率。高薪或許能吸引人,卻不一定能留住人,如何改善流動率,已成為企業的當務之急。「薪資能解決短期問題,但要讓人留下,必須讓員工在組織裡克服挑戰、獲得成就與實現價值。」他回憶。也因此,邁達特開始思考:如何讓「福利」不再只是行政支出,更成為穩固人才的關鍵?

永續人才經營,不只是花錢

楊碩祐的第一步,是回到員工需求本身。邁達特自 2022 年起,將員工滿意度調查頻率拉高到每半年一次,以即時掌握心聲。疫情趨緩後,公司除了宣布可彈性上/下班之外,如有特殊需求也可向主管提出居家工作的申請,讓每個人保有調整空間;當時從員工滿意度調查中發現,過去被視為亮點的零食飲料吧,只排到第 10 名;前幾名則是偏向彈性化的管理,如居家辦公和彈性上下班等。

「當福利能回應真實需求,滿意度可達 8 成;若與員工期待落差過大,則可能僅有 4 成。」楊碩祐說,這讓他確信,與其把資源花在公司自認重要的福利上,不如傾聽員工真正想要什麼,把錢花在刀口上、福利給得精準,才能成為長期的人才經營策略。

邁達特
邁達特人資長楊碩祐
圖/ 經理人

有福企一站整合福利,滿足員工多元彈性需求

如何讓福利走進日常?楊碩祐找到的答案是數位化。幾個月前,邁達特導入神坊資訊的「有福企®」數位平台——專為 HR 及福委打造的數位福利管理工具,讓員工能自主選擇福利,也讓行政流程大幅簡化。

「第一眼看到平台時,我就很喜歡它的 UI/UX 設計,清楚易懂又好上手。」楊碩祐回憶。以往福利公告、點數發放、特約簽約、活動管理分散在不同流程,耗費大量人力,也不易協作,如今透過有福企一站式平台即可完成。「福利是需要重複宣導的。」楊碩祐還記得,為了讓同仁理解平台價值,他特地花了一個週末做簡報,親自向全體員工示範說明。結果,導入初期就有9成以上員工完成開通登入。

為了讓員工福利更精準滿足個人化需求、提升使用彈性,邁達特將企業福利的固定預算轉換成「小樹點(生活)」(註1) ,透過平台發放數位福利點數,讓員工能依需求兌換折抵票券、宅配商品或旅遊體驗等日常生活消費。不僅能實現員工自選自用,企業也能在員工生日、福委活動、課程進修獎勵等多元時機點發送點數,創造更多與員工互動的機會。

甚至有員工自發性在 LINE 群組分享「點數使用攻略」,顯見認同度高。「現在我能兼顧員工自選福利、提供彈性,同時控制成本,這讓我更容易說服管理團隊,也能回應員工期待。」楊碩祐分享。

神坊資訊營運總監劉容先則補充,平台的核心設計之一在於「分眾」。以往分眾多應用於行銷操作,但員工同樣需要差異化經營:不同年齡層、職能或生活階段,各有不同需求。而邁達特員工結構正好呈現三個世代共融——20、30、40 歲以上各約佔三分之一,差異化經營更顯重要。有福企串連企業、HR、員工與供應商四方角色,整合了多元特約資源、EAP 員工協助與健康促進活動,再結合小樹點生態圈的廣泛通路,讓員工無論是日常娛樂、進修學習,或心理與法律諮詢,都能找到符合需求的選項。HR 不再受限於繁瑣行政流程,可更專注在策略規劃與成效評估,提升部門能見度與角色價值。

她進一步指出,平台也提供「活動」管理功能,讓 HR 及福委能以數位化方式舉辦家庭日、聚餐、健康與團建等各式員工活動,除了活動報名、問卷調查及員工簽到,也能透過平台發放點數獎勵,將繁瑣的紙本流程在線上一條龍完成,不僅讓 HR 節省時間,當活動體驗更流暢,員工參與意願也自然提升。

「HR 常常缺乏 IT 支援,有福企就是專為人資打造的數位工具,能持續優化迭代,並提供數據追蹤功能,讓決策更精準。」未來,也計畫推出會議室及按摩等服務預約功能,讓預算有限的中小企業也能輕鬆享受數位化帶來的效率與便利。

善用有福企,邁達特讓福利成為留才戰略

基於對數據與科學化人才經營的重視,邁達特進一步落實福利數位化。透過每半年一次的員工滿意度調查與同業數據比較,公司能更精準地掌握員工偏好,再搭配三十多項軟硬體福利調查,讓決策從感覺走向可驗證,進而推動政策宣傳與資源分配。

楊碩祐指出,邁達特以數位工具優化「選、用、育、留」四大流程,從求職、入職到職涯發展與日常照顧,HR 在每個環節都扮演要角,建構完善的「數位人才旅程」;其中,有福企更是「留才」關鍵,因為福利經營不再是附加價值,而是直接影響組織韌性與文化的核心環節。

「借用外部平台資源、交給專業,比起自己開發更有效率。有福企最大的價值,是幫助企業留才,並透過平台傳遞企業的正向福利文化。」楊碩祐說。甫獲 2025 年「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的邁達特,之所以能脫穎而出,不僅在於持續深耕人才經營,也來自善用外部資源,如導入「有福企®」後,將預算轉化為彈性點數,滿足跨世代需求,讓福利從「成本支出」提升為「策略資源」。

邁達特
邁達特屢獲雇主品牌獎項肯定,展現長期以人為本的人才經營承諾
圖/ 經理人

「這些努力在當初或許不會立刻看到成效,但卻能在同業尚未改善之際,率先走快一步,為未來奠下穩固基礎。」楊碩祐分享,隨著福利策略逐步落地,邁達特的離職率逐年下降,並持續創新低,讓公司更有底氣對外傳遞雇主品牌,也展現了長期重視人才的承諾。

被母公司佳世達點名為「集團軟體先鋒」的邁達特,擁有逾 25 年經驗,代理超過 50 種全球 IT 產品。面對缺工時代,當薪酬只是基本盤,決定新世代工作者是否留任的關鍵,在於能否持續挑戰自我、獲得成就感,並與企業文化建立連結。

因此,邁達特導入「有福企®」,不只是導入一套福利平台,背後更有將福利視為留才之道的策略思維。展望未來,楊碩祐期盼有福企持續開發創新服務,陪伴企業在人資數位化的道路上持續進化。透過與時俱進的平台設計,協助企業落實以人為本的人才經營,奠定組織永續的基礎。

註1:「小樹點」點數系統,分為小樹點 (生活) 與小樹點 (信用卡) 兩種點數類型,本文所述為小樹點 (生活)

[本文由經理人整合行銷部與神坊資訊有福企共同製作]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