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OpenAI的主要客戶?這個外界都想知道的問題,近期OpenAI在開發者大會上低調公開了答案,分享了代幣(token)用量超過1兆美元的30家客戶名單,從Salesforce、Shopify等大廠到Harvey、Read AI等新創公司等各種類型的公司的名列榜上。
OpenAI大客戶有誰?意外在開發者大會曝光
OpenAI在開發者大會DevDay上,在投影片中公布了使用超過1兆、1,000億及100億代幣的用戶列表,不過他們並非直接公佈企業名稱,而是註冊者的姓名,如今各方網友也透過這些人物,尋線找出背後的公司。
這是外界整理出,代幣用量超過1兆的30間公司,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排名是依照「註冊者的姓氏」順序,而不是代幣使用量多寡,因此排在第一的多鄰國並不代表該公司是代幣用量最高的公司。
另外,由於是依照註冊者名稱找出背後公司,存在因為同名同姓等因素導致錯誤的可能性。
如果要將這些公司做分類的話,或許可以簡單分為以下幾類:
一、商業軟體與生產力工具
這類公司將 AI 融入現有的企業級軟體或生產力工具中,目的是提高效率、自動化流程或提供更智慧的服務。
Salesforce:在其客戶關係管理 (CRM) 平台中運用 AI 進行銷售預測、客戶服務自動化等。
Notion:透過 AI 協助使用者進行文件內容生成、摘要與整理。
Shopify:利用 AI 強化其電商平台的營運,例如優化商品推薦或自動化客服。
Zendesk:利用 AI 提升客戶服務效率,例如自動分類工單、提供智慧回覆建議。
HubSpot:運用AI於銷售、行銷、客戶服務平台,提供更智慧的數據分析與自動化功能。
Datadog:在其雲端監控服務中,利用 AI 分析大量數據以預測潛在問題。
二、AI 基礎設施與開發工具
這些公司直接開發與AI相關的基礎設施、平台或工具,主要服務對象是其他開發者或企業,讓他們更容易建立、部署和管理 AI 應用。
OpenRouter:提供AI模型路由服務,讓開發者可以更彈性地使用不同AI模型。
CodeRabbit:開發AI程式碼審查工具,協助軟體開發者提高效率。
Warp.dev:利用AI強化終端機工具,提升開發者的操作體驗。
JetBrains:在其整合開發環境 (IDE) 中整合AI,協助程式碼編寫與優化。
iSolutionsAI:提供AI解決方案與顧問服務,協助企業導入 AI 技術。
Cognition:開發AI軟體工程師,旨在讓 AI 自動執行軟體開發任務。
三、 AI 核心產品
這類公司將AI作為其產品的核心,其產品/服務本身就是一個 AI 模型或以AI為主體的應用程式。
Perplexity:一個以AI為核心的對話式搜尋引擎。
Genspark AI:專注於AI搜尋引擎的開發。
Read AI:利用AI自動化會議記錄與摘要。
Abridge:利用AI整理與分析醫療對話紀錄。
Harvey:將AI應用於法律領域,提供法律專業工作支援。
Delphi:運用AI提供投資與市場分析。
Sider AI:以AI瀏覽器擴充功能為核心產品。
四、消費者服務與內容創作
這類公司將AI應用於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產品中,目的是改善使用者體驗或提供創新的服務。
Duolingo:在其語言學習應用中,透過 AI 提升教學與互動體驗。
Uber:利用AI優化叫車服務的配對、預測與路線規劃。
Canva:在其設計平台中整合AI,協助使用者快速生成圖像或設計元素。
WHOOP:利用AI分析穿戴式裝置的健康數據,提供個人化建議。
Outtake:可能在遊戲開發中運用AI來創造更豐富的互動與內容。
Mercado Libre:在其電商平台中運用AI進行產品推薦、詐騙偵測等。
AI不只是生產力工具,滲透至日常生活各方面
OpenAI曾在發布的報告中,聲稱ChatGTP 70%的用量都來自非工作用途,而從這次公布的大客戶清單中,或許也能窺見一二。儘管許多公司的服務直接聚焦生產力,仍有不少企業是聚焦滿足消費者工作以外的需求。
例如,多鄰國便是很多工作者在閒暇之間,用於精進自身語言能力的學習平台;Perplexity的用途則非常廣泛,滿足用戶一時興起想要了解新聞、學習新知的需求;Canva同樣可能被大量用於撰寫履歷、社群貼文等工作任務以外的創作需求。
AI或許不僅僅是業界最初期望的強力生產力工具,更是一種滲透到日常生活各個層面,從根本改變生活型態的重要助手。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陳建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