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人都能享受金融服務,看純網銀浪潮下的商機
讓人人都能享受金融服務,看純網銀浪潮下的商機

網路銀行早就是現代銀行的基本配備,過去十年,傳統銀行已經把存款、匯款、貸款這些基礎的功能網路化,基礎的交易功能早已不再需要實體分行。

新型態的「純網銀」可不是單純把銀行網路化這麼單純,純網銀之所以受到關注,是因為可以在完全沒有傳統銀行框架、包袱下,重新定義人與銀行的關係,以及金融在你我生活中的角色,在全新的經營思維下,哪些商機是純網銀的關鍵優勢呢?

建構生態系服務,成為純網銀的利基

傳統的金融服務並非人人都能享受到,根據KPMG安侯建業的報告,有將近73%的東南亞成年人是沒有銀行帳戶的,也只有三分之一的中小企業具有貸款資格和擁有信貸額度。

純網銀的目標就是瞄準一般大眾,因此有好的用戶體驗就很重要,國立台北商業大學商業設計與管理系副教授溫明輝指出,在設計產品時,必須把使用者需求、商業價值性、技術可行性這三件事情放在一起思考。而好的用戶體驗不一定要靠多先進的技術才能滿足,提供消費者真正需要的服務才是最重要的。

ONLINE BANKING
溫明輝認為,純網銀必須具有資料導向思維(data-driven thinking),透過API串接跨域服務架構,創造出來的生態系服務。
圖/ shutterstock

溫明輝認為,純網銀必須具有資料導向思維(data-driven thinking),透過API串接跨域服務架構,創造出來的生態系服務,才能成為純網銀跟一般商業銀行差異化的利基。串接第三方服務的好處,是可以讓消費者不必回到銀行網站主體,也能便利的使用銀行服務。舉例來說,用戶可以直接在通訊軟體中完成轉帳,不必再透過網銀或是手機App。

除了方便,只要生態系中的利益架構設計的好,任何跟銀行合作的企業,可以投入擴張服務,讓用戶持續成長。溫明輝認為,生態系並沒有一定的營運模式,完全是一個與時俱進的系統,生態系的目標是要讓銀行看似無形(invisibile banking),讓金融服務不鑿痕跡的出現在生活中。

純網銀商機:普惠金融、電商融資業務、AI監理科技

少了舊有體制的束縛,純網銀可以具體革新的業務、商機在那裡?對許多旁觀者來說,恐怕都還是有點模糊不清的。

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林士傑觀察,許多低度銀行服務(underbanked)族群,因為沒有信用紀錄、利潤貢獻也不高,並非傳統銀行業者想積極獲取的客群,既然純網銀目標是要服務一般大眾,要投入的信用系統建置以及獲客成本也不會太少,林士傑建議,這部分可以跟傳統銀行業者合作,開發普惠金融信用風險機制,以及AI微型融資。如此一來,能讓消費者把開放銀行資料,拿來增強個人信用,這些資料可以一起列為與傳統銀行往來的信用評分項目,透過信用連線來降低兩者的信用風險成本。

另外,純網銀也能建置大數據電商融資平台資料庫,開發電商融資業務,林士傑分享,當電商業者提出融資需求,電商融資平台取得授權後,可以到後台獲取經營大數據,透過這些數據來做信用風險評估,分析經營風險以及還款能力,純網銀可以提供比較低利率,或低低押擔保的貸款,最後再藉由平台控管還款來源。

林士傑
在重要的資安議題上,林士傑認為純網銀必須解決「遠端非自願性開戶風險」、「數位客戶KYC」兩大問題。
圖/ Rakuten

在重要的資安議題上,林士傑認為純網銀必須解決「遠端非自願性開戶風險」、「數位客戶KYC」兩大問題,必須注意今年上路的歐盟法案《第二號支付服務指令》(PSD2),這項法案能降低金融服務市場的門檻,不只要求開放銀行資料,也提出更嚴格的安全規範跟要求,更不用提嚴格的個資法GDPR,讓各國對網路個資保護的意識更強,這點,對純網銀經營也是不容忽視的挑戰。林士傑認為,未來資安稽核追蹤機制、多重設備驗證搭配第三方授權,以及AI監理科技等,都是純網銀資安技術發展重點。

最後,純網銀跟傳統銀行業者,可以透過建立一個開放銀行平台相互合作,能讓用戶開設一個可以一站式完成存款、貸款、信用卡、保險、外匯、基金投資、理財的純網銀帳戶,雙方透過分潤模式共享收益。

林士傑認為,在考量到商業機密、網路個資保護的前題下,純網銀主要股東以及策略聯盟夥伴,能否將龐大資源順利整合,會是發照後值得觀察的挑戰。純網銀不只是新銀行,更是新場景、新商業模式、生態系的推動者,必須妥善的應用AI、開放銀行,並與FinTech業者強化資料應用,才能在新科技的浪潮下,創造出不同以往的產品跟服務,進而吸引消費者願意開放資料,創造出新的資源分享市場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