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手錶嗶進捷運站,悠遊卡董座陳亭如的穿戴支付練習曲
智慧手錶嗶進捷運站,悠遊卡董座陳亭如的穿戴支付練習曲

行動支付不只靠手機才能完成,穿戴式裝置也是各家支付業者競逐的目標,Garmin本周宣布與悠遊卡合作,推出第一支內建悠遊卡的「Vivo Life悠遊智慧腕錶」。悠遊卡董事長陳亭如,跟《數位時代》分享對於穿戴式支付的看法。

第一款內建悠遊卡智慧手錶誕生,主打即時資訊查詢

事實上,Garmin在去年就曾推出支援票證與信用卡支付的行動支付平台Garmin Pay,繼先前與一卡通合作後,本周宣布與悠遊卡合作,推出全台第一款內建悠遊卡的「Vivo Life悠遊智慧腕錶」。

用戶本身不需要悠遊卡,Vivo Life本身就會內建一張虛擬卡片,悠遊卡董事長陳亭如表示,可以選擇到一般機台加值,或是綁訂銀行帳戶。與傳統卡片不同的是,用戶可以直接在錶面查詢餘額,也能查看近期消費紀錄。

Garmin
Vivo Life本身就會內建一張虛擬卡片,與傳統卡片不同的是,用戶可以直接在錶面查詢餘額,也能查看近期消費紀錄。
圖/ Garmin

Vivo Life除了可以用悠遊卡消費,也能使用內建的Garmin Pay,目前Garmin Pay支援超過7家銀行的信用卡,Garmin亞太區行銷協理林孟垣分享,使用Garmin穿戴裝置的使用者中,活躍使用Garmin Pay支付功能的人數達50%以上,「年齡層主要集中在21歲至40歲用戶。」

別於市面上的悠遊卡手環或其他載具,Vivo Life的強項,是能即時查詢消費資訊,將悠遊卡完整地內建在智慧錶中。

談穿戴裝置合作,陳亭如:看市場需求

以台灣目前非現金支付市場的發展來觀察,電子票證是普及率、使用頻率最高的方式,尤其在交通票券領域更擁有89.8%市占率。自從去年陳亭如接下悠遊卡總經理一職後(今年一月出任董事長),就積極推動數位化創新。

陳亭如回憶,自從開始跟Samsung Pay合作虛擬「空中下卡(指發虛擬卡)」功能後,就有許多潛在合作對象來接觸。針對穿戴式裝置市場,陳亭如秀了她掛在耳朵上的悠遊卡耳環,「 本來是鑰匙圈,我把它改成耳環;你想穿什麼在身上,我就會去發展。

透過耳環,陳亭如想說的是,只要有市場、有需求,任何穿戴的載具都有合作可能,但她也認為,發展創新的路上,行動化、數位化並非唯一的答案,必須兼顧各方需求,「不是每個人都希望穿戴裝置有支付功能,有些人想結合,有些人不想,就要給他選擇。」

陳亭如
針對穿戴式裝置市場,陳亭如秀了他掛在耳朵上的悠遊卡耳環,「本來是鑰匙圈,我把它改成耳環;你想穿什麼在身上,我就會去發展。」
圖/ 攝影 / 賀大新

陳亭如認為,背後的關鍵還是便利性,智慧手錶、手環的介面比較小,不一定適合所有用戶,先前與三星合作的空中下卡策略,也讓悠遊卡累積越來越多的技術跟經驗值,等同替悠遊卡開啟串接更多合作可能的一扇窗,「只是下卡的策略、成本必須考量。」

未來Apple Watch是否有導入悠遊卡的可能,陳亭如表示,跟iPhone一樣,現階段規格並不相容,也是未來努力的目標。對於近期外界相當關心悠遊卡跟蘋果產品合作的可能,陳亭如坦言,還是要尊重合作夥伴的意願考量。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