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人來說,Google Maps是旅遊、通勤和找路時的必備工具,每當我們需要參加重要會議,或與朋友有約時,出發前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旅程時間,以確保能夠準時赴約、避免遲到,不過,這些旅程時間的預測,總是無法即時反映在實際的交通狀況,多數時候最終到達目的地的時間,會比想像來得更久,對此造成很多人的困擾,而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Google上週宣布為 Google Maps應用程式推出兩個全新功能,一個是將提供即時交通延遲提醒,另一個則是告訴你公車、火車或捷運的擁擠程度,並於今天在全球200個城市的Android和iOS裝置上推出。
針對前者,Google其實早在2017年底時,便開始與許多地區的在地交通機構合作,藉以完善與強化App中即時路況資訊的這塊,但是這些數據並未在所有城市上線,因此,今日Google再度擴大這項功能的適用範圍,綜合公車路線的詳細訊息與收集從同意匿名數據共享的用戶數據,多國使用者已經可以透過Google Maps查看自己所要搭乘的公車是否會遲到、公車的延誤時間,以及根據即時交通路況,為使用者規劃的路線提供更準確的行程時間更新,同時搭配地圖上的公車確切位置圖示,在搭車前就能得知接下來可能會面臨到得一些交通時間變數。
擁擠度預測
另一項新功能是擁擠度預測,從去年10月開始,Google就常常會對Google Maps用戶發送「大眾運輸搭乘的反饋調查」推播,讓用戶評估他們在尖峰時段下,有多少座位可用或僅有站位等問題,以判斷哪些線路的擁擠度報告數量最多。
此外,Google甚至利用這些數據創建了世界上最擁擠的路線和站點排行榜,從統計結果來看,布宜諾斯艾利斯的Urquiza線地鐵和聖保羅11號公車分別名列全球最擠線路一、二名。
總歸來說,對於時常要依賴大眾交通工具的人來說,沒有什麼比在炎熱的天氣中,在搭車時像沙丁魚一樣被擠來擠去更令人不舒服的事了,若能善用這些工具,便能有利使用者以更有效地方式規劃通勤路線且更準確地評估旅程時間,並在搭乘過程中,享有舒適的乘車體驗。
本文授權轉載自:T客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