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樓梯響】5G 為什麼該「三共」?台灣大哥大林之晨與你詳解
【5G樓梯響】5G 為什麼該「三共」?台灣大哥大林之晨與你詳解

作為台灣電信業三巨頭之一,台灣大哥大今年令人耳目一新,找來 AppWorks 之初創投合夥人林之晨擔任總經理喊出「超 5G」戰略,將在 5G 時代除電信本業之外,進一步提供差異化數位服務,並誓言讓台灣大哥大更像一間科技公司。

除此之外,董事長蔡明忠本人也在股東會上力挺台灣 5G 建設應該走向三共模式(共網、共頻、共建),跟過去 3G、4G 時代台灣電信業者的競爭核心大相逕庭。這是為什麼?進入 5G 時代,台灣電信業者到底會遇到什麼樣的難題?INSIDE 本次就邀請到林之晨本人以及技術長郭宇泰,來談談台灣大哥大的 5G 策略。

台灣大哥大技術長郭宇泰
台灣大哥大技術長郭宇泰
圖/ 台灣大哥大

為什麼台灣大哥大,以及競爭對手遠傳以及中華電信一直強調 5G 建設必須走向三共呢?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爲 5G 基站建設成本十分昂貴;許多報導指出「是 4G 的三倍」還只是樂觀估計,依照台灣複雜的地理環境若要實現完全全台佈建,預估密度將會是 4G 的 3-4 倍,再乘上 5G 基地台單一站體成本是要 4G 兩倍的話,大約就是 6-8 倍。

同時「耗電量」也是 5G 最大課題之一,5G NR 基地台單一站體耗電量是 4G LTE 的 3-4 倍左右,如果比較悲觀一點,就會初估算出「全台 5G 耗電將是 4G 十六倍」這數字。

那為什麼 5G 就一定要比 4G 的鋪建密度高上 3-4 倍?郭宇泰就為我們解釋,這是基本的物理問題。電磁波只要波長越長、頻率越低,其物理特性就會越來越像光適合直線傳輸,但穿透障礙物與人體的能力也會越低,近而縮短傳輸距離;在美國地廣物稀、地勢平坦的中西部,確實可在低障礙環境下,透過 5G 直線地建立高速網路取代有線寬頻,但台灣地形多變、都市建物混雜,還是得靠高密度基站去佈建 5G 網路。

「五條太多了,台灣真的不需要每間電信業者自己蓋自己的高速公路啊。」林之晨說,現在 4G LTE 基地台就已經夠擁擠了,不管是從環境友善、或是企業成本考量以外,共頻共網共建將是台灣 5G 勢必要走的一條路。

不過除了三共之外,「電信虛擬化」可說是台灣大哥大在 5G 時代另一項重大基礎工程;林之晨解釋,目前國內基地台都還是使用專卡專用的終端設備,但而「電信虛擬化」指得就是基地台這些終端設備改採一般 PC x86 與 CPU 的運行架構,並且讓網路走向虛擬化(NFV)的過程。這麼做一方面可以壓低基地台的硬體維護成本,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讓自家電信跟例如 Google、Amazon 其他大型網路服務進行串聯。

台灣大哥大日前公布的體天線與核心設備
台灣大哥大日前公布的體天線與核心設備。
圖/ 台灣大哥大

反過來說要從 4G 轉向至 5G 初期的現在,郭宇泰認為目前 4G LTE 頻寬就足以滿足絕大部分 B2C 服務,既然 5G 初期建置成本這麼高、耗電量這麼高,那挖掘、研究具有商業價值的的垂直場域就顯格外重要;郭宇泰解釋,韓國目前 5G 用量最多的場域還是結合實境的即時 VR、AR 服務,因此在他們選擇新莊棒球場,目標就是要結合 VR 與 AR 作為建立 5G 服務網絡的實驗場域。

台灣大哥大選擇新莊棒球場作為第一個大型 5G 實現場域
台灣大哥大選擇新莊棒球場作為第一個大型 5G 實現場域。
圖/ 台灣大哥大

此外,林之晨也認為「製造業」才會是 5G 時代初期最有潛力的應用場域,「智慧工廠其實是B2B2T(Thing),例如我們合作對象,廣達的AVG(無人搬運車),他們對工廠保持在高精度、高清潔的環境,就需要運用高速低延遲的 5G 網路,實現工廠無人化。」

對這些想把 5G 應用在垂直場域的業者,這時就不需要「想喝牛奶還得養牛」,那些牽頻譜、架基站的工作便可交給電信商代為處理;林之晨表示業者自己架站除了成本問題,還得負擔相當高的故障成本,但台灣大哥大現在甚至還對基地站導入機器學習,可以準確預測設備的出錯率了。

「這些都代表了,台灣大哥大想從電信商轉型成一個大型服務商,也是我會打出『超 5G』,積極讓台灣大哥大扮演更多角色的原因。」林之晨表示未來 2-3 年,競爭 5G 頻譜、鋪建 5G 網路的確是台灣大哥大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但就像他所說的,透過集團力量讓 MOMO 成為第二條成長曲線,並讓台灣大哥大放眼國際,變得更像一間科技公司將會是未來 5 到 10 年的努力目標。

【2019 INSIDE 未來日】5G的未來世界!

論壇時間:2019-08-23(五)、08/24(六) 09:00~17:00

論壇地點:110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1號(台北國際會議中心 TICC)

「5G元年」到來,你準備好迎接這波紅利了嗎?INSIDE的5G未來日論壇,產官學專家將到場,帶你了解5G將帶來的商機以及探索生活應用的新可能!

點我搶購限量優惠,前進5G未來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TWQR是什麼?街口支付為什麼積極擁抱、將如何改變未來支付樣貌?
TWQR是什麼?街口支付為什麼積極擁抱、將如何改變未來支付樣貌?

研究機構OMFIF指出,多樣化的支付服務雖有助於創新變革與促進數位經濟發展,但也讓支付系統呈現碎片化發展趨勢,增加銀行、金融新創、商戶與民眾的操作複雜度。以台灣為例,過去,各個電子支付業者提供的QR Code格式不一,導致商戶得擺放多個掃碼立牌,民眾很容易混淆,以及增加詐騙與交易錯誤等風險。

為解決上述問題,財金公司於2023年10月推出國家級QR Code支付標準–TWQR,透過串聯38間銀行與10家電子支付機構的方式,讓商戶只要用一個QR Code收款碼即可接收所有支付業者的付款,同時,無論民眾是使用哪一個支付App都可以一掃就通,方便、高效且安全。

看好TWQR對商戶、民眾乃至產業發展帶來的綜效,台灣電子支付領導品牌–街口支付(JKOPAY)–不僅積極響應TWQR,更透過系統調整、簡便申請步驟、多項優惠補貼、跨業(競)合作等方式推廣街口TWQR,目標是讓商戶使用街口TWQR收款服務獲得更多客源,帶動業務持續成長,提升用戶體驗,把電支產業的餅做大做強。

兩大關鍵,街口支付積極支援TWQR加速支付生態體系變革成長

根據統計,街口支付的用戶數達690萬人、合作通路數亦高達30萬家,是引領台灣電子支付市場發展的關鍵品牌,在這個狀況下,街口支付為什麼願意大力支持TWQR、將原先的競爭優勢轉換成推促 TWQR 普及的關鍵?對此,街口支付商務發展部商務長張廷軒將原因歸結為二:「支持TWQR不僅是響應國家政策,也是推動台灣支付生態體系持續進化的關鍵。」他進一步解釋,TWQR的出現讓支付業者可以將資源集中在擴展新的商戶通路,如街口支付便積極佈局非都市區市場,目標是讓電子支付日趨普及、像信用卡與現金一樣便捷易用。

張廷軒表示,街口支付目前提供三種商戶收款方案:首先是適合各類型商戶使用的正掃收款服務,不分產業與規模,商戶只要設置 QR Code立牌,民眾即可掃碼付款;其次是反掃收款服務,亦即,由商戶的POS系統進行操作,店員透過設備掃描民眾出示的QR Code收款,適合已導入POS系統的商戶使用;最後是線上收款服務,亦即,透過API串接電商與品牌官網等方式,讓民眾可以在線上選擇使用街口支付。「我們在2024年7月開始提供街口TWQR正掃收款服務,在團隊成員的努力推廣下,除某些特定場域,既有商戶與新商戶都已導入街口TWQR正掃收款服務:在門市櫃台擺放一個街口TWQR立牌,即可支援所有民眾的付款App。」

街口支付
張廷軒指出:「關於支付服務,街口針對商戶最關心的議題而發。不僅提供免費申辦加入(交易才收取手續費)服務、推出商戶手續費優惠補助方案、提供可以讓商戶一目了然所有TWQR業者的交易紀錄的一站式帳務管理平台。」此外,街口支付更領先同業、針對個人商戶推出全新撥款服務:隔天即可入帳且天天可撥款,讓商戶更彈性且靈活的調配資金。
圖/ 街口支付

不僅積極將TWQR推廣到多元場景,更致力滿足商戶需求

為服務更多商戶與民眾,街口支付於今年7月提供TWQR反掃收款服務,接下來,除由團隊成員與合作夥伴協助商戶導入該項服務,更釋出多項優惠補助方案吸引商戶與民眾了解與使用TWQR服務。

舉例來說,截至2025年12月31日,商戶只要使用街口TWQR立牌接受付款,即享跨支付機構交易(非街口支付)手續費0%優惠,若民眾是以「街口支付」App付款,商家仍可享0.5%手續費優惠。

張廷軒進一步指出:「關於支付服務,商戶最關心的議題不外乎『交易手續費高低』、『是否易於對帳』以及『能否協助創收』,因此,街口支付除提供免費申辦加入(交易才收取手續費)服務、推出商戶手續費優惠補助方案、提供可以讓商戶一目了然所有TWQR業者的交易紀錄的一站式帳務管理平台,更透過用戶(交易)回饋方案等方式協助商戶創收。」此外,街口支付更領先同業、針對個人商戶推出全新撥款服務:隔天即可入帳且天天可撥款,讓商戶更彈性且靈活的調配資金、持續擴展業務成長。

街口支付
截至2025年12月31日,商戶只要使用街口TWQR立牌接受付款,即享跨支付機構交易(非街口支付)手續費0%優惠,若民眾是以「街口支付」App付款,商家仍可享0.5%手續費優惠。
圖/ 街口支付

透過策略聯盟擴展生態體系以實踐Super App願景

街口支付作為台灣電子支付領導品牌,除響應財金公司的 TWQR標準、提供符合商戶需求的收款方案,也很重視用戶需求,因此,與不同場景的龍頭品牌合作,透過策略聯盟建置與完善街口支付生態體系,滿足用戶在支付、購物、票券、生活與金融等多元場景需求。此外,也十分重視安全防護,由跨部門團隊從用戶、資料與系統等多層次機制建置與完善安防措施,降低詐欺與洗錢等風險。

「我們的目標是打造用戶導向的在地化數位生活超級應用服務(Super App),將持續深化與跨域夥伴的合作,更好滿足用戶需求,同時,穩健朝損益兩平的方向前進。」關於街口支付的未來規劃,張廷軒如是總結。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