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夥伴攻略】如何與產品設計師合作?遵守四項溝通守則、避開三大地雷!
【PM夥伴攻略】如何與產品設計師合作?遵守四項溝通守則、避開三大地雷!

產品經理和產品設計師的工作密不可分,我和我之前的設計師常常會自己開玩笑說我們每天都在講相聲,對內對外都要口徑一致、互相應和。也正因為這兩個職位緊密的合作關係,如果沒有找到相處的平衡,會產生非常大的摩擦,如果合作完美,則會成為彼此在職場上最大的支柱、最能互相信任與依賴的好夥伴。

此篇要談論的「設計師」是以產品設計師(Product Designer) 為主:產品設計師能夠一條龍的從研究、用戶體驗、資訊架構、使用者介面等等一路幫忙到開發、測試驗證。(在台灣的話好像也不少名為UI/UX Designer的朋友在做著Product Designer的事)

這個角色的特色就是他和產品經理一樣對產品有著全盤了解和洞見,並且會一起走過產品開發的完整循環,和視覺設計專才、使用者經驗研究專才等專注在特定領域的職能很不一樣,產品設計師需要懂得廣且深,我覺得是一個比較偏向「通才」的職能。

產品設計師能夠幫忙的事情有哪些呢?

產品設計師能夠幫忙的地方真的太多太多了,以下分階段說明一波:

產品初期/季度規劃

各種研究:

尋找用戶需求與痛點、內部訪談收集各個相關利益者(Stakeholder)的商業需求、挖掘產品洞見、製作用戶旅程(User Journey)、市場研究與競品分析等等各種研究方法,尤其若在公司沒有專職User Researcher的狀況,最佳拍檔非設計師莫屬。

問題定義與解法發想:

設計師能夠協助將研究成果轉化成必須要被解決的問題,並且一起帶領Brainstorming和團隊一起發想解法。

產品策略與願景:

不僅是短期的設計任務,設計師也能將產品洞見貢獻回到較High level與長期的產品策略規劃。

產品開發前

用戶體驗設計:

從Wireframe、介面與流程、產品原型(Prototypes),設計師能夠用各式各樣的方法把點子視覺化,以此作為日後團隊討論、測試與收集回饋的原型。

回饋收集與調整:

給別人回饋、接收回饋絕對占設計師工作的很大一部分,也因此他們通常也很擅長這件事,知道怎麼接收大家的建議和想法,來做適當的產品設計調整。

初期產品驗證:

易用性測試、快速利用簡單mockups或prototype驗證各種想法與點子也是設計師的強項!

開發難度估計:

有些動畫或設計可能不是那麼容易實現,設計師也可以幫忙簡單確認可行性。

產品開發中

與工程師合作開發細節:

設計師熟知每個按鈕在不同裝置上的大小、圖片需要的不同dimension、換頁動畫的細節和按鈕點擊的feedback,這些細節讓設計師和工程師們直接合作是最合適的了。

QA測試:

與QA測試「是否可用」的方向不同,設計師可以幫忙確認很多重要的設計細節是否合乎預期的功能、互動、和UI設計規範。

產品上線後

後期驗證:

設計師也可以進行問卷調查或follow-up深度訪談等等,協助釐清產品改動的好壞、或者找出產品實驗失敗的原因,並探討後續優化迭代可能的方向。

產品經理和產品設計師該怎麼分工?

看完上面設計師可以幫忙的事情,大家應該會發現很多地方其實產品經理也可以做,或是在某些公司其實PM才是Wireframe或測試的主負責人。沒錯!因為產品經理和和產品設計師目標一致、工作也難免有重疊之處,分工其實滿看每對夥伴的偏好,以及產品的本質與目標。

以我之前在「買家體驗」團隊來說,因為產品是完全用戶面向的目標,我們的合作模式是:大部分的事情是一起進行,但是會有一個主要負責人、另一個會是小幫手狀態。

例如:設計師是用戶研究、出設計稿、收集處理設計回饋的負責人,所以她會主導研究計畫與執行、負責所有跟設計稿有關的大小事,也會主動對內對外收集設計回饋並且調整。而我是產品策略、願景、時程與實驗規劃的負責人,所以我會統整資訊做出願景策略和Roadmap、處理外部團隊溝通與設計實驗等等。

但以「金物流串接」的團隊來說,設計師可能大多需要依賴PM釐清商業需求後再輔佐用戶的洞見來發展產品設計。

不過不論是什麼樣的產品團隊,我覺得合作愉快的一個關鍵就「同步」。 不管我們兩個做什麼事情,我們一定都會在做事之前取得共識、做完之後確認對方的回饋才會進行下一步。

不管大小事我們都會跟對方同步,如此不僅可以建立夥伴合作之間的信任感,在分工清晰高效產出的同時,還是能夠做共同決策。

我該怎麼跟設計師提需求/定時程/給回饋?

1. 告訴他們你的想法跟方向,不要讓他們猜測你的心意!

這個設計是要解決什麼問題、背後的假設是什麼、為什麼要做?你預期改動的範圍(Scope)是什麼?你替這個產品改動設定什麼樣的指標(Metrics)?上線後你期待的結果(Outcome)是什麼?下一步又是什麼?

試著將以上問題主動向設計師說明,讓他們有足夠的資訊和明確的方向可以去探索解決方案,就可以省下一些他們拼命猜測占卜需求者內心世界的時間了。

另外若手邊有其他相關資訊,像是各種可能發生的stakeholder feedback、相關數據等等也可以一併告知,讓他們可以提前準備,之後就不會被排山倒海的回饋淹死。

shutterstock_1230304363_design_talk
圖/ MIND AND I via shutterstock

2. 讓設計師一起參與產品早期策略討論

把設計師當成「一起思考的夥伴」而非「接受需求的人」,除了比較技巧性的日常,設計師也能提供策略性的產品想法,而且他們通常都對長期規劃與願景非常有熱情和洞見!如果他們充分了解產品走向,也能有效幫助設計解決了用我們真正想要解決的問題。

3. 給設計師探索的空間

探索其實是設計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環,若能探索的夠廣夠深,就能有更全面的思考以及更精煉的結果。所以請給設計師足夠時間做研究和測試,協助找到有品質的解法,不要亂壓不合理死線。

研究與測試規模可大可小,如果時間不夠多可以跟設計師討論看看如何用最少時間達成最大效益,比如說:只在辦公室跟同事一起做個簡單易用性測試、或者利用線上問卷做快速驗證等等。

另外也請給設計師空間設計出最佳體驗,再來決定如何執行或實驗,不要太畫地自限,這樣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忽略掉一些明明就可行,或成本不高、但最後卻沒去做的點子。

4. 給回饋時專注在「為什麼」,而不是「怎麼修改」

練習如何給回饋是跟設計師合作很重要的一環,盡量不要用「我要給厲害建議」的心態討論,而是用「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我可能會有某某疑問」的方向來幫忙檢視設計。

想清楚你「為什麼」要給這個回饋?這個回饋要如何協助產品達到用戶目標或商業目標?並且將你的想法向設計師說明,唯有瞭解你的動機,他們才能判斷你的回饋到底合不合理、又該用什麼方法做出有品質的改動。

若先告知方向和原因,設計師就能夠發揮專業,去探索對的解法。所以你其實不需要直接指示「我覺得按鈕可以改大」「文字可以改藍色」「這邊好像可以往上一點」之類的細微修改建議,除非你有很明確的原因為什麼這樣改有直接的幫助。

設計師的三大地雷

1. 需求或產品目標不明確

設計師們期待產品經理可以統整資訊、清楚的說明產品策略與定位,讓他們能夠放心的依循你的資訊去做設計。所以當產品經理一問三不知,描述不清不楚,設計師會覺得你連自己要什麼都不知道,怎麼能期待他們猜中你的內心做出符合你想像的設計呢?

2. 給一堆假設性的限制和沒有根據的猜測

雖然有時候「直覺」很好用,但我們都會有盲點,盡量避免只憑直覺或經驗就否定設計的可能性。 所以不要自己猜測好像設計太複雜可能要花很久時間開發,就先限制設計師的想法讓他們綁手綁腳;不要自己覺得這設計用戶可能不喜歡,就不去探索和驗證。

3. 不相信設計師專業

不要讓你的個人喜好凌駕客觀數據或研究之上,或者表現出「這設計很簡單啊」的態度。雖然很多設計師都很善良,能幫忙就盡量幫忙,但也不要沒有理由的在最後一刻要求更改設計,更不要不溝通就亂改設計師的設計。

對設計師來說什麼叫做「好的產品經理」

1. 使用者中心

「使用者中心」絕對是設計師最重視的特質之一,如果你能事事從用戶的角度思考與溝通,就已經成功一大半了。如果PM們還略懂用戶研究方法或產品驗證方法,一起參與用戶研究過程,並給予回饋讓研究變得更有價值,就是非常加分的好PM。

2. 有遠見有願景 比團隊想的更遠

除了站在使用者角度著想,在設計師們的心中,一個好的產品經理也要可以想的長遠、有明確願景讓團隊與設計師知道接下來要怎麼走。

主要原因我想有兩個,第一個原因是設計師的工作需要大量的團隊共識才能順利推進,而清楚的產品方向是創造共識的一大前提。第二個原因是,未來的產品走向能夠幫助設計師產出更符合長期目標的設計架構,但是他們的日常工作又常常要埋頭在許多設計細節裡面,常常沒時間做這件事情,所以更需要產品經理的協助。

3. 頭腦清楚

在這裡我想表達的「頭腦清楚」代表兩件事:

一是優先級清晰

知道什麼事情重要、什麼事情不重要,能夠協助設計師專注在重要的事情上,分配時間和資源給關鍵的問題等等。

二是決策性強

其實PM和設計師每天都要做非常多產品決定,有些地方(通常是產品細節,例如設計動畫或視覺)是設計師的主要決策領域,但也有些地方其實是產品經理的責任(通常是High-level的產品決策,例如推薦功能要結合什麼演算法在哪些頁面呈現)。

比較會有問題的決策狀況是產品經理做太多細節決策導致設計師覺得限制太多,或者是做太少決策導致設計師沒有方向可循。

所以我們要練習試著去採納設計師的想法做出綜合性判斷,但也不要把從小地方到大決策的全部決策權推給設計師。和夥伴討論一下,一起找出「什麼時候該做決策、什麼時候該讓設計師放心去飛」的平衡吧!

4. 資訊透明並主動告知

好的產品經理也該是好的團隊領導人,清楚跟團隊分享現在團隊的狀況,進度總結,上面的決策等等,也是重要的特質。

我覺得我的產品設計師朋友們會特別提出這點,可能跟產品設計工作內容有關,因為他們參與整個產品開發的過程,如果PM能協助讓資訊透明,除了讓他們做事更容易,不需要一直追著別人要資訊以外,也比較不會有種資訊落後的不安全感。

5. 信任設計師的執行和判斷

信任永遠是合作愉快的基礎,不要請設計師做研究,看了研究結果之後又質疑他用的研究方法是否正確,這樣設計師當然會生氣啊哈哈。

尊重設計師的專業,才是專業的表現。

與設計師們相處的一點心得

我非常喜歡跟設計師們合作,可能我遇到的設計師們大多都聰明有想法、有創意又積極學習,不管對使用者還是同事們都很有同理心,所以一起工作總是很開心又從他們身上學到超多!當我碰到「不知道用什麼方法可以得到答案或Insight」的狀況,他們總是可以有各式各樣的方法來幫助我。

很可惜有些人可能還沒感受到設計師的好,以為設計師就是「設計一些按鈕並且做流程圖的人」。但對我來說,他們在產出這些精煉成品中運用的設計思維觀察力同理心才是最該被重視與珍惜的才能。

(本文由產品三眼怪授權轉載自其Medium

責任編輯:陳建鈞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