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老牌飲料「蘋果西打」去年先是爆出飲料出現不明沉澱物,遭勒令停工半年後,2024年又傳出欠薪被勞檢處開罰,公司陷入財務困境。
對此, 蘋果西打母公司大飲7月15日宣布,出售位於高雄市湖內區的不動產,估處分利益逾新台幣6.5億元。消息曝光後,大飲股價15日飆漲停,拉至10.45元。
據公開資訊顯示,大飲處分的不動產為高雄市湖內區的土地,面積達23,877.25平方公尺(7,222.8686坪)交易金額為9億6274萬,處分利益6億524萬,公司表示,實際處分損益,依會計師查核為準。
大飲表示,原本與銀行經辦貸款中,只要貸款通過,經營能力就不會有問題, 但由於之前停工損失重大,銀行授信條件審查較為嚴格,為徹底解決問題才決定處分土地。
大飲也說, 待資金注入後就能調整工廠產線,恢復大量正常生產,各通路缺貨問題才能立即解決,並恢復應有的營收。
事實上,這不是蘋果西打母公司首次賣地求生,大飲2023年9月1日公告,處分不動產為台南市佳里區佳里段251-4地號等7筆土地,合計約有1039.54坪,淨處分利益1.38億元。
大飲獲利能力不佳,去年又爆出旗下明星商品蘋果西打品質出包,被迫停工零產能,狀況雪上加霜。
目前,大飲已被列為全額交割股,若三年都沒有改善就要停止交易,若停止交易六個月內再不改善,最快2026年恐面臨下市危機。
老牌國民飲品陷危機
大飲歷經蘋果西打被爆出有不明沉澱物,2023年中遭勒令停工停產長達6個月,衝擊整體營運,2024年初又爆出存款不足導致出現跳票情事;好不容易,蘋果西打在2023年底陸續恢復生產,大飲也承諾要讓「國民飲料」恢復昔日的榮耀,可如今處境恐怕難挽回。
大飲5月10日公布今年第1季財報,合併營收為3334.8萬元,稅後虧損2454.7萬元,每股虧損0.43元,營運狀況持續疲弱。
據了解,經會計師查核結果,大飲自去年起至今年第1季虧損嚴重,財報連續5季被出具「繼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核閱報告,截至3月31日止,累積虧損達4.4億元,超過資本額的二分之一;流動負債更是超過流動資產5.12億元。
此外,大飲的第一季財務報告經簽證會計師早在5月10日便出具「繼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之核閱報告,大飲卻延遲至5月15日才輸入公開資訊觀測站重大訊息畫面,已違反重大訊息規定,決定開罰10萬元違約金。
依照證交所規定,大飲將繼續被打入「全額交割股」;根據《工商時報》報導, 由於大飲已觸及證交所規定的退場機制(意即股票將下市),證交所表示,依規定將給予改善的緩衝期,即日起至2026年8月,若屆時還是沒有改善, 將公告若半年內尚未改善,則將在2027年2月下市。
針對大飲未來恐將下市的消息曝光後,引發ptt「股版stock」熱烈討論,許多網友直言,「不要亂搞可以吃一輩子吧」、「慘了 真的要大飲隱於市」、「台灣最強飲料搞成這幅德行」、「老飲料還能搞成這樣 管理階層通通滾蛋啦」、「可惜了 飲料不錯喝 經營卻一蹋糊塗」、「把蘋果西打配方跟專利賣出,就可以倒了」。
本文授權轉載自:今周刊
責任編輯: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