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協助新創企業接軌國際、挺過創業的死亡之谷,中企處特別辦理「2019國際創新創業訓練營」,特別邀請矽谷知名創育機構10X Innovation Lab來台展開三天的密集訓練營,其中業師請到美國前AT &T副總,現為連續創業家的Aaron McDaniel、Google加速器計畫Launchpad導師Gideon Marks及Hustle Fund共同創辦人Elizabeth Yin來台,手把手傳授創業心得。獲選參與G Camp的12組新創團隊在受訓後,將前往「2019芬蘭 SLUSH」、「2019日本Startup Go Go-The Pitch」及 「2020美國德州西南偏南大會 (SXSW)」等新創展會參展,增加國際曝光度。
G Camp吸引新創報名 助新創躍升國際舞台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雷世謙組長表示,現在國家需要靠「IT」提升競爭力,此IT指的是Innovation Talents,因此中企處積極協助新創團隊解決創業難題,包括帶領新創到國外參賽、參展以提供國際行銷資源,以及媒合創投協助募資等。包括林口新創園也以完善的軟硬體設施希望吸引國外加速器及新創團隊進駐,目前已有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微軟新創加速器等加入。
由於前兩屆G Camp成效斐然,此次徵選報名更是相當踴躍,最後選出12隊參與受訓。去(2018)年包括盈科泛利(Accupass)、全瑩生技(TWBIO)等7家新創團隊已在芬蘭SLUSH創業投資大會上成功鏈結歐洲經銷與業務往來夥伴,而今年3月灣支付(BayPay)、愛實境(iStaging)等4家新創赴美參加以互動多媒體、音樂科技及新創展示為主的SXSW(美國德州西南偏南大會)亦大有斬獲,例如灣支付與加密啤酒販賣機Civic合作,德州地產公司導入愛實境的實境VR看房系統等。因此新創團隊期待能藉由G Camp邁向國際舞台開拓國際市場。
從創業思維到募資 業師無私傳授創業心得
美國前AT &T副總,現為連續創業家的Aaron McDaniel指出,當今創業與過去創業模式有很大不同。矽谷新創公司已不再花上幾個月的時間撰寫精美營運計畫書,而是有點像在從事研究活動。正確的創業思維守則之一,當你準備好開始創業,實際去跟客戶談之後,你發現當初營運計畫書上所設想的事情不是對的,這時的調整修正非常重要。所以不用花錢與精力在寫營運計畫書,而是早期就納入客戶參與開發過程。
曾經創業現為早期階段投資人的Hustle Fund共同創辦人Elizabeth Yin,提到在
矽谷募種子輪資金的3個秘訣。首先,種子有三個階段,要找到對的投資者。若是種子前(pre-seed)只有一個產品初步構想,通常所需資金不超過50萬美金,大都是找親友募資。若是來到種子輪已有好產品、有主要客戶且有營收,找天使投資人或某些創投可募到約50萬至200萬美金,通常Traction會列25萬至100萬美金的推估營收(runrate)。
其次,制定多個募資計畫,在計畫上須說明對未來的runrate,例如「到六月runrate可達到50萬美金」,以及呈現實際的單位經濟效益(Unit economics)。第三,創造急迫性至關重要,投資人沒有立即出錢投資的動機,因此創業者需製造錯過恐懼才能成功募資。幾個募資步驟如下:列出投資者、建立人脈網絡、透過其他創業者或既有投資者的介紹、發送Cold-email、排滿會議、結束。
在3天的密集課程中,講師所帶來的精彩議題還包括進入美國市場以及全球擴張的最佳實務、如何在步調快速的環境和關鍵人士進行對洽談、如何在展會結束後追蹤合作機會、如何完成30秒的電梯簡報pitch、創投關注哪類新創等實務內容。而業師也與團隊進行分組討論,並進行各別的經驗傳授與指導,讓參訓團隊滿載而歸。
導師們近距離與創業家們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