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社群時代,「超牆青年」共創築夢體驗
透視社群時代,「超牆青年」共創築夢體驗

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將更著重團隊合作而非彼此競爭。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以自身經驗分享,未來如何透過網路社群的影響力、跨領域合作發揮自身才能,已成為人生的重要關鍵。而107年開始,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開辦「超牆TUESDAY」直播節目,邀請各領域,包含國際參與、職涯發展及公共參與的青年達人,透過個人經驗,幫助青年探索自我與奠定生涯規劃。

協同合作帶來開放式創新

隨著網路社交平臺與通訊軟體大量問世,全球網路使用者對社群軟體都有高度黏著力,根據國發會與資策會調查,臺灣每人平均擁有四組社群帳號,顯示現代人與網路社群關係緊密。因此,這些社群軟體不僅成為現代人之間的溝通橋樑,亦能作為議題討論、聯署請願,甚至是企劃合作的平臺。

唐鳳就以塑膠吸管議題為例指出,過往這類公共議題的發起人多屬於環保團體,但此案例卻是一位16歲的高中生所提出,以此為例,在網路社群的環境下,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不再需要透過互相認識或特定組織,只要擁有相同目標就能達成共識,「協作」的概念也因此誕生。相較於以往縱向的組織性合作方式,這種橫向的共創體驗涵蓋的領域更廣,也加速創新的腳步,是年輕世代自我發展的重要管道。教育部青年發展署也積極回應青年使用網路社群或新媒體的潮流,邀請各界青年達人於每周二,進行「超牆Tuesday」線上直播,並開放青年留言分享自己的經驗或想法,線上線下的即時互動,也讓年輕人認識更多領域,進而找到自己的真正想做的事。

創新案例無法被完全複製,因此對於協作能力的培養,唐鳳保持開放的態度表示:「年輕世代其實不需要被教導特定管道或方法,只要有足夠的自主性與發展空間,相信下一代的發展絕對能超越我們的想像。」

透視社群時代,「超牆青年」共創築夢體驗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希望透過超牆青年計畫讓年輕人認識更多領域,進而尋找到自己的真正想做的事。唐鳳則指出:年輕人要有足夠的自主性與發展空間,發展絕對能超越我們的想像。
圖/ 世新大學

跨領域突破競爭圍牆

在訪談的過程中,唐鳳就提到一個有趣的現象:「我們剛出生時,並不受限於接觸哪些事物,但到了就學期間卻被剝奪了學習的選擇權,甚至要進行各項學科的排名競爭。然而,離開校園開始接觸各行各業,又提倡團隊合作。」

相信不少人擺盪在競爭與合作之間,不知該如何探索自我的價值?對此,入選美國外交政策期刊全球「百大思想家」的唐鳳認為:「教育應以培養核心素養為主,而非以強調個人能力優劣的單項能力發展。」而核心素養指的其實就是「自發、互動、共好」的基本理念。

現今的職場環境,加上科技與技術不斷突破,如何創新一直是眾人關注的焦點,因此,在教育上朝向多元發展已是主流趨勢,鼓勵年輕世代向內探索、向外保持好奇心。而在寬廣的社群大海中,除了運用創新科技來尋找自我認同與凝聚群體意識,也希望新世代能透過這些工具突破時空限制,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嶄新世界。

觀看 唐鳳|在圍籬外面長成的花朵超牆Tuesday 影片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