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太太扛不住了!鏡頭背後的「壓力山大」, 關於網紅的職涯憂愁……
理科太太扛不住了!鏡頭背後的「壓力山大」, 關於網紅的職涯憂愁……
2019.11.06 | 人物

編按:知識網紅理科太太昨晚(28日)上線「感恩節冬眠宣言 - 感謝還在收看的理科粉們」影片,公告由於自己壓力過大以及老公John憂鬱症第六度發作,因此決定將放一個長假,調整好狀態再出發,感謝依舊支持的粉絲,並預告明年春天再見。

理科太太被稱為知識型YouTuber,頻道訂閱人數一度曾破百萬,但因為醫材廣告違法、首位被開罰網紅、論點有誤等爭議,訂閱數大量下滑。

如今,隨著2歲兒子Miles逐漸懂事,理科太太與老公John決定先將YouTuber事業喊卡,放一個長假調養、重新整頓(2019.11.29更新)。

事實上,理科太太不是第一位因輿論而影響生活的網紅,在高人氣的光環與螢光幕下,網紅們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辛苦,以下是《數位時代》11月號的報導:

在當今數位社會,網路紅人主導流行的力量無遠弗屆;然而,他們的成名之途卻沒有想像中得順遂,在光鮮亮麗的螢幕背後,究竟有什麼不為人知的一面?

3位知名網紅現身說法

  • 唐綺陽|唯一被稱作國師的星座專家
  • 三原慧悟|首位訪問總統的外籍YouTuber
  • 鬼門圖文|畫厭世阿嬤爆紅的圖文插畫家

遇過印象深刻的公關危機嗎?

唐綺陽:我都保持謹慎不去踩線,例如不碰政治,它完全就是碰都不能碰,我這裡只想好好講道理、做療癒。目前為止,還沒遇到太大的公關危機。

不過,搞社群的人,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只要一個措詞不當,或是回應太跩、太情緒化,都會影響閱聽人的感受。你必須很清楚你的點是什麼?你的族群喜歡你什麼?我這邊尋求的就是舒服、peace,所以我一定要給人很peace的感覺。

三原慧悟:有時候還是會遇到一些網友的不理性留言,但是在網路時代,刪留言不一定是好的解決方式。所以,我們的小編有一個處理機制,如果是不理性、卻沒有攻擊性的留言,就會讓它留在上面,畢竟網路是個公開的平台,基於職責小編還是會留言提醒一下。

鬼門圖文:沒遇過特別的公關危機,頂多就是網友留言罵一罵而已。

唐綺陽
唐綺陽接受《數位時代》採訪時表示,她天天都會因為內容產出感到焦慮。
圖/ 唐綺陽Facebook

會擔心自己不紅,對於個人品牌的生命周期感到焦慮嗎?

唐綺陽:我天天都感到焦慮,主要是針對內容產出的焦慮。我的工作就是一直告訴大家運勢,也會有不想說的一天,但是我不能。

三原慧悟:剛到台灣的時候、訂閱數破百萬的時候,我都感到迷惘過。當初來台灣時,除了語言、水土不服,在寒假期間大量出片,卻沒有吸引到年輕族群,讓我很失落。

直到新團員加入,我才體會到團結力量大的道理;但是訂閱數破百萬,我突然又發現沒了目標,便開始找回做YouTuber的初衷:成為連繫日本和台灣的橋樑。

鬼門圖文:很久以前有想過Facebook觸及可能會走下坡,不過,既然一個平台沒落,就會有另一個平台興起去替代,固定的粉絲群都會在那邊,換了地方還是會有一定客群。走一步算一步,還沒想這麼遠,人生自然會找到出路。

鬼門圖文
鬼門圖文接受《數位時代》採訪時指出,創作者的作品一定要跟市場現有的內容做出區別,若大家覺得了無新意,自然走不長久。
圖/ 蔡仁譯攝影

在職涯規畫上,會給想投身內容創作者/網紅的夥伴什麼建議?

唐綺陽:做就是了,先不要在意流量、粉絲數,我覺得這是一個磨鍊的過程,去摸索自己有沒有做網紅的能力。例如,要有持之以恆的態度,心情好也要做,心情不好也要做。自我要求高的人,可能會把自己卡死在某一個地方,這樣也做不下去。

接著是抗壓性,在網路上被攻擊,是否能化悲憤為力量。吃網路這行飯,不要只看到好處,背後有許多必須付出的。撐得住,經營久了就能找到方向,趕快往上竄。

三原慧悟:我其實不建議大家成為YouTuber,過程中有太多事情需要克服。確定想做的話,我認為努力經營、堅持下去很重要,不要輕易被無謂的攻擊或低潮打敗了。

鬼門圖文:一定要有基本特色,要跟市場現有的內容做出區別,市場覺得了無新意,自然走不長久。剩下的要看機緣,有特色,就不用怕沒機會被看到。

三原慧悟
2015年的夏天,25歲的三原慧悟隻身來到台灣,燃燒自身對於寶島的熱情,站在大街小巷向民眾宣傳自己。
圖/ 三原慧悟Facebook

責任編輯:江可萱、張庭銉

關鍵字: #社群媒體 #KOL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國泰人壽App」全新改版,打造一站式陪伴的保險體驗
「國泰人壽App」全新改版,打造一站式陪伴的保險體驗

保險 App 過去只是數位轉型的基本門檻,如今已成為決勝使用者體驗的關鍵媒介。擁有 800 萬保戶的國泰人壽,其「國泰人壽App」 歷經多次版本演進,2024 年底再次迎來全新改版上線,不只聚焦在提供完整的售後服務流程,更進一步連結家庭保障與健康管理,成為保戶日常中不可或缺的夥伴。

「國泰人壽App」大改版,重新定義保險關係

回顧「國泰人壽 App 」的幾次重大改版,從 2017 年推出「1.0」版本、擁有 20 萬用戶起步,到 2021 年「2.0」突破百萬用戶里程碑,再到 2024 年底正式邁入「3.0」時,用戶數已突破 330 萬——隨著 App 持續演進,不變的是始終對齊一個核心命題:App 對保戶有何實質幫助?

國泰人壽數位發展部數位客戶經營科經理陳儀綸回憶:「1.0 的首要目標就是把保險售後服務做扎實,包括查詢保單、繳費、送理賠等核心功能。到了2.0,我們進一步從客戶的保險旅程去思考,保戶最關心的是什麼?如何深化體驗?」

「2.0 對團隊來說也是一個關鍵轉折點,若要真正打造以用戶為中心的數位服務,設計就不該只是畫畫畫面,而是應該成為產品思考的一部分。因此,我們開始從設計外包支援轉向長期合作的設計夥伴關係,在國泰金控「數位數據暨科技發展中心 」的集團資源協助下,國泰人壽 App團隊不僅擁有更緊密的夥伴,也具備將保險專業深度整合進產品設計的能力。」陳儀綸說明。

隨著接近一半保戶成為 App 用戶,顯見 App 已累積廣大保戶的信任與依賴。2024 年底,團隊遂啟動 App 3.0 的全新改版。陳儀綸表示:「這次,我們從個人保險出發,走向全家人的體驗。畢竟保險從來不只是自己的事,更是守護家人的責任。」開發團隊的角色也從單純的數位工具打造者,轉變為陪伴保戶的數位保險夥伴,主動在保戶之前更早一步思考使用情境、潛在困惑與期待。

三大升級一次到位:家庭保單整合、健康外溢結合、整體風格轉換

新版「國泰人壽 App」 3.0 的設計目標,是讓用戶在幾秒內完成真正想做的事。2024 年初啟動改版時,團隊從用戶 NPS 回饋與客服進線紀錄出發,系統性分析常見問題,歸納出一項關鍵洞察——保戶需要從「家庭視角」掌握保單與保障結構。

「這是很顛覆的,以往看保單都是以個人為單位,沒有家庭視角。」陳儀綸指出,「其實很多人是為家人保險,也會查詢子女、配偶的保障狀況。」因此,改版聚焦兩大目標:其一是整合分散資訊,讓用戶能快速掌握全家的保障結構,其二是進而協助保戶更清楚地「看得懂保障」,而不只是「擁有保障」。 三大關鍵升級也應運而生:

一、家庭保單管理: 作為此次改版最具突破性的亮點,用戶可切換「我的視角/家庭視角」,一站掌握全家人的保單資訊,減少逐筆整理保單的時間。國泰金控數位數據科技發展中心用戶科技發展部體驗設計科產品設計師林易蓁表示:「多數保戶其實是『為家人投保的人』。我們把視角從個人擴大到家庭,讓『誰有什麼、缺什麼』一眼就明白,並透過透過圖像化呈現類型與數量,讓資訊更直觀。」

二、健康外溢結合: 隨著保險價值從「事後補償」走向「事前預防」,此次改版特別強化外溢保單與 FitBack 健康資料的整合度,清楚呈現健康任務達標行為與保費折扣的關聯。「過去保戶搞不懂健走數據和保單有什麼關聯,現在我們清楚呈現聯動機制,幫助保戶理解自己的行動帶來什麼實際回饋。」林易蓁說明。

三、整體風格轉換: 這次改版另一個很大的重點就是整體風格的全面翻新,在國壽品牌的穩重信任感基礎上,融合互動回饋、玻璃模糊的質感、漸層與空間感,讓整體的介面看起來不只專業,也更友善、更貼近生活 。同時導入 Design Token 系統,促進設計與工程團隊的協作,讓新視覺設計落地。

「國泰人壽App」 3.0 透過家庭視角定義保險使用情境,協助用戶快速掌握自己與家人保障全貌,讓資訊一目瞭然、直觀易懂。
「國泰人壽App」 3.0 透過家庭視角定義保險使用情境,協助用戶快速掌握自己與家人保障全貌,讓資訊一目瞭然、直觀易懂。
圖/ 國泰人壽

用減法思維,打造清晰易懂的使用體驗

然而,App 改頭換面的過程中,也面臨不少挑戰,尤其是首頁設計。「每個部門都希望自己的功能能放在首頁,所以一定要先釐清:保戶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陳儀綸強調,首頁不能流於功能捷徑的堆疊,而應是協助用戶快速完成任務的第一站。

對此,設計團隊也從使用者旅程出發,重新架構導覽邏輯。原本五個底部功能鍵被精簡為四個,保單資訊也首次搬上首頁。陳儀綸說,「這代表我們不再一味累加功能,而是回到使用情境,設計真正好用的動線,讓使用者更直覺地完成該做的事。」林易蓁強調:「清楚、簡潔,不只是一種風格口號,而是透過減法設計思維,讓設計不只是讓資訊變得好看,而是要幫使用者減少認知負擔,讓他們在對的時機看到對的東西。」

語言上,也全面朝向「看得懂」靠攏。「我們把艱澀的保險名詞,以更貼近使用者情境方式,轉譯成使用者熟悉的語言。例如將癌症的保障項目分類成「第一次罹癌」、「因癌症需要住院時」、「因癌症需要手術時」 等,用情境的方式告訴用戶是什麼情境下的保障,整體體驗更直覺,也更容易上手。」林易蓁說明。

數位轉型思維成為基因,提升服務新價值

App 3.0 上線後,用戶數突破 330 萬、每月活躍用戶達 65 萬,相較改版前更帶動新戶成長 30%,NPS (淨推薦值) 62分、用戶滿意度達 97%。陳儀綸指出:「服務走在客戶前面,滿意度自然會上來,也有助於客服人員引導使用 App 查詢、申辦,提升處理問題的效率。」

「橫跨多部門的夥伴一起完成這次改版,對我們來說是長期思維內化的結果」。陳儀綸說,「我們不只是在技術或產品上持續精進,而是讓整個團隊—從人才培養、協作模式、思考方式都持續進化,這樣的內化改變,才是讓數位轉型能長久走下去的關鍵。技術可以解問題,但“文化”決定團隊能走多遠。」數位轉型不只是一次專案或一次改版,它是一種長期內化的文化與思維模式,更是一種「讓服務永遠走在客戶前面」的能力。

林易蓁則補充,作為隸屬國泰金控數數發中心的設計師,一直都是以集團層級支援子公司的數位產品。「我們能從更綜觀的角度思考,不只是介面設計,也包含跨產品的體驗、功能邏輯與視覺語言,打造統一的品質與風格。」而與人壽產品團隊合作這幾年下來,彼此真的培養出很深的默契,設計師已經不再只是規劃 UIUX ,轉變成參與產品方向制定的共創夥伴,讓設計團隊能以使用者為核心,提出更貼近需求的解法,進而在產品中創造實質價值。

展望未來,團隊將持續優化核心功能,關注 AI 等新技術應用潛力,透過用戶回饋與內部創意提案推動產品持續進化。正如這次改版,讓保戶真切感受到操作更直覺、資訊更清晰,國泰人壽也正持續以具體行動落實「BETTER TOGETHER」,在每一次細節中重塑保險服務的日常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