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才教育的人文缺口
台灣人才教育的人文缺口

不少人喜歡討論「為何新興科技產業不會在台灣萌芽?」教育界教改的方向,從培養創意、透過雙語接軌國際,一直到培養更多技術性人才的命題,更是層出不窮。

台灣為何逐漸落後?在20世紀中、末期見到「經濟奇蹟」後,在過去2、30年不論官民,其實都是傻傻地在尋找、複製製造業榮景的方法,卻都忽略了一個事實:傳統製造業和基礎民生消費在全球產業鏈中,只是末梢而非核心。

二戰後的現代世界,產業核心技術就是設計、執行各類管理系統的能力。台灣在經濟奇蹟後,基本上只發展產業鏈末梢的枝節,但教育和產業環境,卻一直沒能力培養運籌學(Operations Research)和系統工程人才。以下從各產業命題來探討。(推薦閱讀:台灣如何培育好的管理人才

台灣產業營運管理的致命傷:缺乏系統性思維

台灣(其實中國也是一樣)的軟體科技產業,乃至整體產業的發展,都已經嚴重失衡,而且在經濟惡化時已經走入停滯。

為什麼呢?其實很簡單,如果國家的產業是朝系統化高速前進,那各類的營運系統和相關技術,應該會成為一門科學、一種產業別。而且,會在世界的營運管理技術上,占有一席之地。

而這些在台灣和中國都沒有發生,因為台灣軟體產業的驅動者清一色都是電商;而中國的BATJ(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除了雲端服務這種「剛性需求」以外,基本上也是純粹民生消費帶動的事業。反觀,世界上對外輸出營運管理方法與相關技術的,清一色都是歐美企業,還是以英美兩國為中心向外輸出。而以亞洲而言,現在輸入再輸出的地區性核心在新加坡。

shutterstock_394279114_thinking
台灣創投面臨的最大問題,在於普遍缺乏對產業趨勢具備獨立思辨的能力。
圖/ SFIO CRACHO via shutterstock

為什麼我們無法超越新加坡,並成為亞洲營運管理方法的輸出國呢?因為台灣人的核心文化,跟運籌學背後經濟學的基礎思維是格格不入的。大家以為經濟學就是在算錢、算經濟成長,但這完全錯了,經濟學其實是研究需求、供應和配給的基礎科學。人的生活、社會、企業中,甚至國家,有什麼人事物是不需要去考慮需求、供應和配給的嗎?

就個人來說,我們的家庭和社會教育最匪夷所思的是,沒有鼓勵人自小建立時間與機會成本的觀念。很多師長與家長對小孩施以禁止、屏蔽的管教方式,而不是使其透過犯錯去理解時間、機會成本的重要性。連自我都無法管理,要如何管理公司甚至國家?

發展AI不只重技術,更需要基礎學科知識

如果你以為AI是近5年、或10年才爆紅的產業,那你的認知很有可能就是「深度學習」、「Tensorflow」和「On Edge」之類的。說真的,這種對AI的認知,就好像說,洋基隊的戰力完全來自他們的球棒和球鞋。

事實上,大家在討論的AI「技術」,其實都只是「製造」AI的技術而已,並不是發展核心。綜觀AI的發展史,人類普遍認知,從基本的線性邏輯、可計算性、非線性邏輯、知識系統、專家系統、資料探勘、統計學習、因果邏輯,一直到今天流行的深度學習,其實都是因為現實科技限制,而產生的實作方法論。

說到這些方法論的發明,應用、工程科學其實是輸入而非輸出者。AI方法論真正的源頭,其實是語言學、心理學、哲學、經濟學、運籌學等學科和領域。

以台灣而言,目前討論AI的命題,大家卻是將焦點放在訓練相關技術人才,對於小孩的教育也是將「學習寫程式」放在「激發小孩對於心理學和語言學的好奇心」前面。我們的產業發展和AI的核心漸行漸遠,原因不是因為沒有能力建置AI的解決方案,而是根本在解決問題時,觀察不夠細微,也沒有相關的理論和實務知識,去理解解決方案的架構。

另一方面,

我們國內創投產業最大的問題,是在於台灣多數高知識份子,普遍缺乏歷史批判的能力。

尤其「如何判定產業趨勢」,自然是創投的核心競爭力,但有礙於國內普遍缺乏多元人文教育,使得許多人在閱讀歷史或時事時,基本上是無法主動將一件事情,透過結構化來推理分析的。最嚴重的是,沒辦法歸納出多維度的想像空間,而是過度執著於尋找「標準答案」。

台灣的創投產業在判讀趨勢上犯下許多錯誤,很多都是以簡陋的「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和「你需要什麼,我就賣什麼」的歷史觀去判讀國際商業情勢。以實例說明,過去以冷戰紅利崛起的製造業,在台商將資本、技術連根拔起大幅西移這點,就可以看到當時的投資人都以為:同樣的製造能力能夠永遠接單生產。如此完全不經思索的結論,也讓國內企業付出極大的代價。

以台灣軟體業投資而言,也是完全以過去製造業的歷史觀在判讀中、美軟體業崛起,殊不知,這兩個國家的軟體業體質從根本不同,完全無法相提並論。多數創投似乎也不了解兩大趨勢:第一是世界軟體業的進一步自動化,這代表未來低階工程師的需求會越來越少。(推薦閱讀:中體西用:對美式新創文化的誤解

第二就是中高階人才大幅外流,島內形成資本階級與藍白領勞工的兩極社會,過去幾年在其他國家見證的事情,基本上在台灣都不會發生。產業歷史的誤判,最後還是必須歸咎於我們缺乏人文素養的事實。

責任編輯:陳建鈞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關鍵字: #人才 #人工智慧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