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開發者不再做白工!Bubbleye 以第三方平台挑出假用戶,手遊廣告投放更精準
遊戲開發者不再做白工!Bubbleye 以第三方平台挑出假用戶,手遊廣告投放更精準

網路廣告投放是兵家必爭之地,在 Martech、AdTech 時代來臨之後,眾多以廣告投放為重點導流、引客來源的產業,大都欲以「精準投放」達到廣告效益最大化,爭取產品、內容更有效的變現。也有許多廣告業主不惜砸下更高的廣告成本爭取曝光,這種亂槍打鳥的方式,很有可能導致投入的廣告費用、與實際帶來的轉換率不成正比,而當某產業的流量與營收多仰賴廣告帶入時,這種情況便會更加明顯,「遊戲」產業即是其中一個例子。

「一個遊戲做好之後,必得靠大量的廣告投放才有可能帶來用戶,若是沒有足夠的廣告預算,那麼遊戲再好也可能無功而返。」來自義大利的 Bubbleye 執行長 Stefano 於訪談中提到,每款遊戲都必須與 Apple Store、Google Play 商店中的 600 萬其他 App 競爭,因此廣告投放的精準度、是否有足夠的資源投入成為必勝關鍵,「我就親眼見過技術成熟且成功的遊戲開發者,卻反被巨額廣告費壓垮而失敗。」創辦人悻悻然地分享,有感於手遊產業的現況,因此決定找出解決根本問題、提升效率的方案。

離開居住 13 年的北京,僅花一個星期就決定落腳台灣!

Stefano Roncari 早在2005年離開義大利後遠赴中國創業,擁有相當豐富的遊戲產業經驗。當時在北京擁有兩間公司,因為參與國際加速器 MOX 所舉行為期兩個月的計畫,最終促使他離開居住、生活 13 年的北京,「當我踏上台灣土地才短短一個星期,我就決定留下來了。」Stefano 略帶玩笑地說道,他認為最終決定離開,除了文化理念不同,北京快速的生活步調及商業型態也令他喘不過氣來。

Stefano 從過去經驗體認到,精準的廣告投放才能抓住消費者眼球、為企業帶來更大的價值。因此他希望針對廣告投放進行「自動化分析」,讓遊戲公司能夠真正妥善運用行銷預算、觸及到產品的目標人群。公司成立至今將近三年,為解決手遊業存在已久的問題,推出世界上第一個自動化用戶獲取系統(User Acquisition Autopilot)——Kraken,主要協助遊戲開發者獲取更多的使用者。

「花錢在做廣告是對的,但遊戲業有個痛點:我花費了很多時間、開發成本去製成遊戲,也花了很多的錢去做廣告投放,卻不見得能換回收益。」Stefano 分析產業現況,說道:「在每年 200B$ 的 App 廣告預算當中,共有 50B$ 的金額花費在手機遊戲廣告,目前我們瞄準中大型的遊戲製造商,因為他們每年大約花費 10-20M$ 在下廣告,但卻有 40% 的廣告無效。」

分辨遊戲假帳號,讓每次推播更精準

遊戲失敗多半因為:當業者將 App 廣告投放給上千人,這其中約莫會有 5% 的人點擊,而點擊廣告後還需經過 Google Play、Apple Store,接著進入下載階段,下載後會真正課金消費的玩家又在少數,但這其中除了投放不夠精準之外,亦有其他的問題存在,Stefano 補充:「數據顯示點擊遊戲廣告進入下載的人次,約有 40% 是假帳號,另外 59.6% 為 No revenue。」由於詐騙頻繁,遊戲業者無法獲得「真」使用者的第一手資訊,他們必須藉由 Google、Facebook 等廣告渠道獲取數據、進而決定未來的投放策略,但平台方卻不一定會提供你假用戶的資料讓遊戲業者避開或查驗,因此浪費掉的廣告預算十分可觀。

遊戲商需要找到一個避開詐騙、中間商的解決方案;因此,透過 Bubbleye 第三方平台 Kraken,業者可搜集來自不同平台的廣告投放數據、結果,並且,經過演算得出最佳的投放管道,系統自動化調整投放策略。Stefano也表示,Bubbleye 系統有不同的方法可以證明假的用戶,例如過高的 CTR(Click Through Rate,點擊率)、過快的裝載等。

在精準投放方面,由於遊戲的廣告投放量十分巨量,一款遊戲 App 廣告每日會接觸到 10M 以上的人,如果要業者時刻監控點擊的狀況,包括:接觸哪些用戶、誰點擊了、誰沒有、哪些帳號是假的...這非常困難,他們實際上沒有時間去一一確認,但事實上,確實了解廣告在哪個平台表現最好、並即時確認用戶來源是非常重要的。為達到以上需求,Bubbleye 提供 App 和遊戲開發商的完全自動化的平台,可優化跨渠道、地區的廣告投放,從而實現最大投資回報率。

Bubbleye Mobile Targeting : Kraken

廣告投放即時精準預測,讓開發不再做白工!

Bubbleye 針對移動廣告設計自動化解決方案,主要瞄準中大型的遊戲製造商,其次才是直播串流。

「Kraken 會迅速了解在每種情況下哪種廣告策略最有效,它透過人工智慧的方式不斷地糾正投放策略,從而在幾毫秒內完成了廣告經理、團隊在幾週內將要完成的工作。」Stefano 分享,團隊運用專利 AI 技術,打造可統一控制、跨渠道管理平臺 Bubbleye Kraken,客戶只要用「看的」,就可判斷哪些是最有效的廣告投放的平臺(APPLOVIN、appier、Facebook等)。

此外,也能杜絕欺詐行為,防止用戶購買不實廣告效益的產品。如此一來,用戶可輕鬆評估是否仍值得繼續投入資金,朝向平均花費成本大於平均獲益的目標邁進。

BUBBLEYE.JPG
Bubbleye團隊運用專利AI技術,打造可統一控制、跨渠道管理平臺Bubbleye Kraken,能自動預判並持續優化廣告投放的成效,客戶只要用「看的」,就可判斷哪些是最有效的廣告投放的平臺。
圖/ Bubbleye 官方網站

守住臺灣、插旗日本,再將版圖擴至歐洲!

Bubbleye 團隊成員中,營運長 James O'Claire 過去在遊戲擁發行商著力,而技術長 Bruce Li 擁有機器學習與大數據的專業,團隊相當了解遊戲廣告的運作邏輯,也成為 Bubbleye 最大的優勢。因此,即便市場上不乏欲提供同質服務的公司,但目前研擬的自動優化的技術仍無人有能力複製或移植,包含:根據歷史和趨向來判斷用戶的行為有週期性,並能加以預測、排除無效的廣告投放,讓客戶不再是冤大頭。

Bubbleye 透過每個月向客戶收取費用,針對不同的競價價格、區間和競價素材祭出方案,提供客戶依照預算選擇。客戶主要藉由 WOM(Word-of-Mouth,口碑行銷)和 LinkedIn 取得,曾有近半年簽下來近 50% 客戶的佳績,目前也開始擴展到遊戲界以外的客戶,例如:虛擬錢包,目前有兩個中東的客戶。

今年(2020 年),公司剛完成 A 輪募資、已接近損益平衡,未來確定將會再擴大編制二至三倍;並規劃於3月到矽谷參加遊戲開發者大會(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 GDC)。另外,針對海外市場,目前正在為 2021 年進軍日本籌備,並優先評估巴塞隆納,作為未來插旗歐洲的首要落點。

Bubbleye_Meet創業午餐會_2020-02-03_賀大新攝影_5814_Lr.jpg
圖為Bubbleyes創辦人暨執行長 Stefano Roncari。
圖/ Meet創業小聚

創業快問快答

Q:請簡述貴公司的服務內容?
The Kraken is world's first User Acquisition Autopilot. A fully automated platform for mobile app & game publishers to control and auto-optimize advertising campaigns across channels and regions, maximizing ROI 24/7. The Kraken quickly learns what advertising strategy works best in each situation. It crunches realtime performance signals and continuously corrects its strategy in an intelligent way, doing in milliseconds what an army of human advertising managers would do in weeks.

Q:就目前市場狀況,您認為貴公司服務的競爭優勢為何?

We have a coupl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s:
1) Domain knowledge and expertise in game publishing as well as advertising, besides our fundament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NA
2) The fact we are the very first automation solution to mobile advertising. Several platforms are now trying to copy us, but they lack the data and the know-how we have accumulated over more than 3 years.
3) Our past attempts at cracking the same User Acquisition problem from different angles (first as an app discovery solution, then as a programmatic DSP): these years have taught us invaluable lessons about the pains of this industry, the root causes, and the most effective solutions

Q:最常被客戶或投資人問起的事情?您會如何回應?

We're most often asked "What prevents you from automating other types of ads, besides mobile apps and games?". The answer is simple: "Nothing at all".
The concept of automating the targeting, pricing and even creative side of advertising makes sense at all levels, from apps to games to brands to ecommerce. But every mountain is climbed one step at a time!

團隊資訊

公司名稱:Bubbleye
成立時間:2016/1/15
產品名稱:Bubbleye Kraken
上線時間:2018/11/15
團隊人數:20人左右

官方網站產品網站新創資料庫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帳戶安全再升級!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科技與保險打造新世代數位防衛陣線
帳戶安全再升級!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科技與保險打造新世代數位防衛陣線

根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的數據資料,截至2024年底,台灣數位存款帳戶的開立數量突破2,446萬戶,較2023年(1,968.6萬戶)增加24.3%,超越了總人口數,與此同時,帳戶安全也面臨前所未見的挑戰。

國泰世華銀行作為台灣金融領導品牌,不僅提供用戶導向的便捷安全金融服務體驗,透過先進技術杜絕駭客、釣魚攻擊風險,同時,以全方位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機制搭配跨界創新推出的「帳戶安全險」,打造從「預防」到「關懷」的數位金融安全。

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帳戶安全健檢與帳戶安全險雙引擎竭盡保障金融安全

隨著數位金融普及成為你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詐騙集團或駭客以各種方式發動攻擊,如釣魚簡訊、木馬程式竊取帳密、假網站盜取信用卡資訊,或者是假冒官方機構的社交工程…等,因此,無論是登入金融帳戶、轉帳、消費,還是投資理財,民眾除要有資安防護意識,金融機構提供的科技防護也是重要防線。

國泰世華銀行領先市場推出的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服務,從登入安全、交易安全、個資安全與系統安全…等四個面向提醒用戶須注意的地方,包含登入兩步驟驗證、FIDO快速登入、裝置綁定、交易認證碼、人臉辨識驗證交易、交易推播通知、Email/手機號碼檢核、App版本、手機作業系統…等項目,完成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設定,即可再強化帳戶安全的防護等級。國泰世華銀行對於數位安全不斷突破創新,此次攜手跨界夥伴–國泰產險推出「帳戶安全險」活動,用戶若完成10項安全健檢設定,並至CUBE App保險專區點選參加帳戶安全險活動,即有可能獲得最高新臺幣16,000元的理賠保障(限額45,000名)。(詳細保障內容依國泰世華銀行官網為準,可至活動專頁查詢。)

登入、交易、個資、系統等四層面十大安全健檢項目
登入、交易、個資、系統等四層面十大安全健檢項目
圖/ 國泰世華銀行

根據用戶動態提供主動防禦與提示,阻擋盜用、詐騙潛在風險

除從帳戶安全出發,國泰世華銀行更因應消費者使用行為,以多項主動防禦與智能提示機制保障交易前、中、後安全,讓安全防護不再是被動防禦,而是隨時偵測、即時反應:例如,透過「登入兩步驟驗證」等方式強化登入安全,運作概念就像是Google帳號的雙重驗證機制,當陌生裝置嘗試登入CUBE App帳戶時,系統會即時發出第二道OTP驗證來確認登入者身分,大幅提升登入安全。其次,用戶還可透過CUBE App啟動、人臉辨識驗證與交易認證碼…等多元交易驗證機制,並且綁定裝置才可使用,大幅保障交易安全。

除了前述安全機制,CUBE App還有提供「卡片安全鎖」服務,可依照交易地區、交易類型、交易時間與單筆交易金額上限進行個別設定,讓用戶根據自身需求,靈活控管用卡範圍。而針對風險與頻率日益攀升的釣魚簡訊詐欺事件,CUBE App也有「簡訊收件匣」提供客戶確認簡訊來源,若收到疑似詐騙簡訊客戶能直接開啟CUBE App登入後查詢簡訊內容,讓用戶可以一眼辨識訊息來源,杜絕偽冒門號發送的詐騙簡訊。

持續與時俱進推升數位安全防護

從全方位的 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業界首創的帳戶安全險,到全面覆蓋交易前中後的進階防護機制,國泰世華銀行始終以用戶需求為出發點,結合跨界創新,不斷推升金融科技的安全標準。未來,將持續進化安全防護策略、精準因應各種場景挑戰,以高規格守護每一位用戶的資產安全,讓用戶可以安心享受智慧金融生活。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產險商品由國泰產險提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