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阿凡達》技術團隊合作過!電影特效團隊Glassbox將虛擬攝影技術普及化
與《阿凡達》技術團隊合作過!電影特效團隊Glassbox將虛擬攝影技術普及化

「回朔過去阿凡達的創新,我們很難想像這個影史上第二賺錢的電影,它一開始並不被好萊塢看好,因為技術上有太大的瓶頸。」 發跡於好萊塢、專精於虛擬攝影技術的 Glassbox Technology 創辦人暨執行長 Norman 說道,「以真人去演繹虛擬人物、無中生有地將潘朵拉世界建立起來、透過虛實整合的技術拍攝,是過去製作阿凡達最難克服的技術門檻。」

最終,《阿凡達》藉由「虛擬攝影技術」完成,並且在2019年的《復仇者聯盟》之前,都還是影史第二賣座的電影,「我們希望將這個技術可以有更大眾化的應用。」Norman 道出了公司的願景。

劃時代的虛擬攝影技術,節省拍攝步驟與時間

《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麥隆(James Cameron)花費兩年時間,打造作業系統「virtual production」,利用科技模擬傳統拍攝流程,以虛擬攝影機捕捉人物於虛擬場景中的表演。

「這項技術有三個核心。第一是虛擬攝影機,用空間追蹤的手段去模擬攝影機運作,包括鏡頭、光圈等各式各樣的參數,可以想像成沒有頭盔的 VR;第二則是表演捕捉(performance capture),把演員的表演數位化,用真人去驅動虛擬角色;第三則是實時成像(real-time rendering),類似遊戲引擎,讓導演一面拍攝,一面改動虛擬環境的呈現。」Norman 提到《阿凡達》攝影技術的三個關鍵。

以真實演員驅動虛擬人物的動作。
圖/ Glassbox 提供

自從《阿凡達》劃時代的技術問世以來,這十年間虛擬攝影也在不斷進化。例如十年後的《艾莉塔:戰鬥天使》,是以全虛擬技術完成;《獅子王》更是直接採用真實攝影機去拍攝虛擬場景,「這也是電影拍攝技術的一個里程碑。」Norman 語帶讚嘆地提到。

有鑒於以上電影技術進展,促使 Glassbox Technology 開發團隊更進一步的推出相關硬體及軟體的應用,包括:透過體感、虛擬實境、虛擬攝影、VR、AR 等概念融入電影製作,取代傳統的電子工業技術,徹底地改變傳統電影的拍攝流程,將過去耗時費力的前置、拍攝與後製無縫接軌地串連起來,為電影「工業化」帶來莫大的影響和助益,「現在沒有一部好萊塢的特效片不採用虛擬攝影技術的,」Norman 表示,「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電影並不是這些技術的真正推手。」

電視劇成為推手,結合遊戲引擎與 LED 背景

「真正的推手其實是電視劇,」 Norman 提到,「一個製作團隊大約有 24 個月的週期去開發 90-240 分鐘的電影,但是你只有一年的時間去開發 10 小時的電視劇;如何用更少的時間、成本去製作,綜合『好、快、便宜』,達成該有的視覺效果,是電視劇面臨的巨大挑戰。」

因此,除了採用製作特效電影的虛擬攝影技術以外,電視劇更將傳統的綠幕背景改以 LED 背景,並且結合遊戲引擎實時技術製作背景。「 LED 背景技術以及遊藝引擎,讓拍攝到的虛擬背景直接成為影像,降低對後期製作和特效的依賴。迪士尼播出的《曼達洛人》(Mandalorian)便將這些技術發揮到了極致。」Norman 舉出實際例子。

提到為何使用遊戲引擎實時技術? Norman 說:「其實現在的遊戲引擎成像技術,已經逼近十年前傳統的動畫技術;除了畫面細緻度的差別,實時影像是『所見即所得』,若畫面不夠好可以做到即時調整,節省了許多時間。」

成像技術的進步。
圖/ Glassbox 提供

至於綠幕與 LED 背景的差異,也同樣在於「耗費的時長」。「使用綠幕搭配虛擬背景,偶爾會有『溢色』的問題,所以還是會花費許多時間在後期的加工上面;LED 背景則不會有這樣的問題,而且光影效果的表現也較好。」Norman 解釋,虛擬攝影、實時成像與 LED 背景等技術,大大改變了影視娛樂產業。

軟體有如外掛程式,維持傳統操作流程

Glassbox Technology 最關鍵的優勢,就在於可以將虛擬攝影工具,應用在任何等級的傳統攝影設備,「就像是輔導轉型一樣,Glassbox 是軟體(虛擬攝影技術)的開發商,是一種建立在現有技術與系統的外掛程式,我們不去更改大家的工作習慣與流程。」Norman 說,為求更大量的使用者,團隊正努力從客製化的服務轉向「產品」發展,未來將發展幾種不同的收費模式,包括:建置費、顧問諮詢費用、現場指導以及訂閱定型化產品。

團隊成員過去除了參與《阿凡達》的技術製作外 ,也曾與夢工廠、迪士尼、環球影業等有密切合作,Norman提到:「我們希望把這個技術往中低端(小規模電影影集電視劇製作)普及化。」

Glassbox 曾與許多知名廠商合作
圖/ Glassbox 提供

雖然服務高端廠商(大規模電影製作公司)可以擁有少而精的客戶,但是卻會落入較少發展空間的困境,「中低端市場具有『量』,」Norman 提到該市場潛力,並補充道:「高端收入是低端的五倍,但低端是高端五十倍以上的市場規模。」

目前專攻電影製作高端市場的 Glassbox Technology 團隊,未來希望將業務拓展至中低端市場,而其提供的服務也會因為客戶端的需求而略有調整,Norman 表示:「高端需要直接的服務,希望你可以直接幫他們操作,所以我們提供培訓課程、顧問服務;而中低端廠商則是希望導入產品,加速製作的時間與成本。」

開拓亞洲市場,提供頂尖技術

Glassbox Technology 團隊在洛杉磯、澳洲、德國皆設有辦公室,今年預計落腳至北京,搶攻中低端廠商的同時,也希望將虛擬攝影技術的軟體推廣到亞洲最大的影視娛樂產業市場。此外,Glassbox Technology 也與世新大學合作,提供校方相關技術與設備,「台灣並不清楚自己距離國際市場上頂尖的技術有多遠,」Norman 說,「所以我們提供技術,不斷開發與釋放。」

去年(2019)年終,Glassbox Technologies 也與世新大學合作,將業界最先進的虛擬攝影技術帶進校園,將歷時三年完工的「全媒體大樓」打造為「最新傳播科技的戰略基地」,建置具備高端虛擬結合紅外線高速攝影動作捕捉的攝影棚。當時,校方亦邀請技術長安德魯布里頓(Andrew Britton)於現場進行示範,希望將科技帶入校園,協助學生與業界接軌。

另一方面,甫獲得 2019 年 Lumiere 技術獎的 Glassbox Technology ,今年也將展望三大目標,「北美高端市場繼續推進、收支平衡、中國市場。」 Norman 說,團隊不奢求「顛覆」電影產業的製作流程,也並非帶來「革新」,他們希望在傳統拍攝流程與新技術的引進與應用之間扮演橋樑的角色,位影視製作「再進化」進一份心力。

創業快問快答

Q:就目前市場狀況,您認為貴公司服務的競爭優勢為何?
Currently, real-time production tools are either highly bespoke and specific to the pipeline of a studio, or free tools that comes out of the box that require a great deal of technical investment to use productively. Our competitive advantage lies in that from the outset, we've focused on building products that can be used by other people. Ability to build great software does not necessarily mean that you are able to build a great product. This is our greatest competitive advantage.

Q:希望提供這個社會什麼價值?希望解決甚麼樣的問題?
Every industry wants to work in a way that is better, faster and cheaper. Accomplishing one of these things then you're evolving, accomplishing two means that you're distruptive and accomplishing all three means that you're transformative. The film and animation industry is going through exactly this transformative change through the adoption of real-time production. This is akin to when the world transitioned from using film cameras to digital cameras.

Just like when the film industry needed a new set of tools when they went from film to digital, the film industry also needs a new set of tools in this transition from non-real-time to real-time workflow.

Q:創業至今,做得最好的三件事為何?
I've found a great business partner and with her help, I've been able to convince seasoned industry veteran our vision and to accept me as their leader.

We've found great investors that are like our friends and mentors - we enjoy spending time with them and greatly value their advice and guidance.

We've had a great partner in The Third Floor. They're more than just business partners - we've learned to trust each other and be confident that we will look after our respective interests.

團隊資訊

公司名稱:Glassbox Technologies
成立時間:2016/10/26
產品名稱:虛擬拍攝、實時特效以及智能攝影棚工具
上線時間:2019/07/01
團隊人數:14名
官方網站Facebook新創資料庫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媒體採購到策略夥伴,AI正重塑媒體代理商的核心價植
從媒體採購到策略夥伴,AI正重塑媒體代理商的核心價植

廣告行銷產業向來瞬息萬變,每一次新技術或創新工具的出現,都可能徹底改寫既有的遊戲規則,特別是近年來方興未艾的AI浪潮,更為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全面性變革。

群邑集團(WPP Media)台灣分公司執行長郭俊鑫認為,AI的影響力不僅止於優化財務、行政等內部營運流程,更能提高公司對品牌主的服務效率,無論是媒體規劃與採購、廣告投放、素材製作、成效評估等作業,都能藉由 AI 加速完成,進而節省作業人力和時間。在此趨勢推動下,媒體代理商的角色定位也將有所轉變——從單純的媒體採購者,進化為能與品牌主緊密協作的策略夥伴(collaborator)。

「AI 並不會削弱媒體代理商的存在價值,而是促使產業重新定義自身的核心價值,」郭俊鑫強調,AI 的數據分析與內容生成能力,讓媒體代理商可以省去大量的瑣碎作業,將更多時間用來與品牌主進行更深入的溝通,共同討論行銷策略、找出問題環節,從而實現銷售成長與市場突破的目標。

群邑集團(WPP Media)台灣分公司執行長郭俊鑫
群邑集團(WPP Media)台灣分公司執行長郭俊鑫
圖/ 數位時代

從Output到Outcome,媒體代理商服務價值的轉變

隨著角色定位的轉變,品牌主對媒體代理商服務的評估標準,也應從「產出(Output)」走向「成效與價值(Outcome)」。

在傳統合作模式中,品牌主大多以產出來衡量媒體代理商的服務價值,例如:提案數量、完成了哪些媒體規劃等,這些作業往往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或時間。然而,當 AI 可以處理與分析大量數據、快速挖掘過去難以發現的消費者洞察,甚至自動生成各式內容時,就意味著,以前需要多人一起執行的任務,現今也許只需一人就能完成,此時若仍以產出來衡量媒體代理商的服務價值,顯然已不合時宜。

因此,衡量標準應該由產出走向成效與價值(Outcome),例如:廣告能否真正帶動產品銷量成長?行銷策略是否能改善市場表現或獲取更多消費者認同?這才是彰顯媒體代理商專業價值與策略影響力的關鍵。

以廣告投放為例,品牌主關注的焦點大多為,是否買到好價格?是否取得優質版位?等,媒體代理商往往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心力去做媒體規劃、彙整與分析投放數據,才能回應品牌主的期待。如今這些工作可交由 AI 協助完成,讓媒體代理商能有更多時間與品牌主探討更深層的問題,例如:本檔廣告活動對銷售的實際貢獻、是否觸及到正確的目標族群等。

全球首個 AI 驅動的一體化行銷平台:WPP Open

差異就在於,品牌主需要的是單純的「廣告採購者」?還是能帶來營收與成長的「策略夥伴」?若選擇後者,就更需要 AI 的力量,才能真正實現目標。

對此,群邑集團全新研發 WPP Open 平台並預計2025年11月在台灣正式上市,這是全球第一個從媒體規劃階段就引入 AI Agent 技術的數位行銷平台,也是第一個將媒體、創意與製作三大環節整合在一起的平台,幫助品牌主與媒體代理商邁向「真正協作」的目標。

郭俊鑫指出,媒體、創意與製作通常分由不同公司執行,即使隸屬同一集團,彼此仍是各自分工,缺乏真正一體化的運作。WPP Open 平台則打破此藩籬,以單一平台串起所有工作流程,讓提案規劃、媒體採購、創意發想與製作、到商務轉換都可以在單一平台內完成,並藉由 AI 輔助生成內容與進行數據分析,不僅提升作業效率,也讓廣告行銷更具價值。

郭俊鑫指出,透過 AI 輔助,WPP Open 平台能自動生成內容並進行深度數據分析,不僅顯著提升作業效率,更驅動廣告行銷創造卓越價值。
郭俊鑫指出,透過 AI 輔助,WPP Open 平台能自動生成內容並進行深度數據分析,不僅顯著提升作業效率,更驅動廣告行銷創造卓越價值。
圖/ 數位時代

郭俊鑫進一步說明,過去某IT品牌若要進行一場焦點團隊測試,從發想、執行到蒐集消費者對於創意概念的意見,通常需要花上一兩個月的時間。如今,透過 WPP Open 平台,能將以往耗時一個月的的作業時間,大幅縮短至一週內完成, 快速針對不同族群測試廣告創意或行銷點子,並蒐集回饋意見,讓行銷團隊能以更敏捷的方式調整策略,將資源投注在更有潛力的方向。

對品牌主來說,應用AI的真正重點在於如何解決問題、驅動市場成長,對此,WPP Media將於11月5日舉辦一場半日論壇,除了帶來 WPP Open平台的完整介紹、分享多家客戶成功案例,亦將攜手The Trade Desk(TTD)與奧美整合行銷傳播集團,從媒體代理、廣告科技、創意內容等不同角度,探討AI對廣告行銷的影響,希望協助品牌主運用 AI 洞察消費者行為、優化行銷流程,並將每一分行銷投資轉化為更具體的成效。

活動報名連結

若欲了解更多活動訊息,歡迎直接洽詢 WPP Media - Growth & Marketing | MKTG@wppmedia.com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