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萬次爬蟲只換來1次點擊!AI搜尋促成「流量大斷崖」:Google如何改寫搜尋行規?
6萬次爬蟲只換來1次點擊!AI搜尋促成「流量大斷崖」:Google如何改寫搜尋行規?

很快地,你可能不再需要點開任何網頁。

Google會直接總結、概括、回應許多問題。你得到答案,但略過了網頁、略過了創作者,也略過了資訊原本存在的地方。

這樣的改變或許更方便,但對寫文章、拍影片、經營商店、傳遞知識的人而言,卻可能是一場災難。甚至有一天,當你想說些什麼、做些什麼時,也可能會發現,被看見的方式,已經有很大的不同。

在2021年某一天,Google內部出現了一個提案: 與其讓搜尋引擎列出一整頁藍色連結,不如加入一個聊天機器人,直接把答案說給使用者聽。

要知道,ChatGPT在一整年之後的2022年11月才會問世。

根據《彭博》引述一位知情的前員工,這項提案讓高層感到極度不安。在Google,幾乎沒有人敢動搜尋引擎的核心設計,因為那牽動的不是體驗,而是廣告,也就是Google的命脈。即便AI的回答準確度達到100%,只要有點擊被略過,就會動搖Google的商業模式。這項提案,最終被擱置在一旁。

過去20多年來,「Google搜尋」是網路世界的主宰,全年處理超過5兆次搜尋、為2/3的網站帶來流量,並成為數10億人進入網路的主要入口。當然,也為Google帶來了豐厚的回報,搜尋業務在2024年的營收為1,980億美元,占母公司Alphabet年營收超過55%。

到了2022年,ChatGPT問世,讓人聯想起Google在2021年遭到否決的提案。ChatGPT沒有其他雜七雜八的東西、答案內(還)不會出現廣告、也不會有影片和短影音。儘管回答會跳針、錯誤和幻覺,但由於它太新了,使用者願意多給予一些寬容,這樣的寬容通常不會出現在Google身上。

3年後的今天,Google做了當初不敢做的事。AI摘要(AI Overviews)和AI模式(AI Mode)接力上線,揭開「AI搜尋時代」。

AI摘要、AI模式是什麼?
AI Overviews: 在Google搜尋結果的上方,提供AI生成的搜尋摘要。

AI Mode: 對話式搜尋,就像是直接把Gemini搬進Google搜尋中,使用者可以直接以自然語言搜尋,像是「中小企業如果要做電商可以怎麼開始?」。

Google真的受到AI影響了嗎?

表面上來看,Google的營收並沒有受到AI劇烈的影響。2025年第一季,Google搜尋與其他廣告收入達507億美元,僅次於2024年第4季的540億美元歷史高點。不過,Google確實用一種緊迫的姿態應對——至少比蘋果緊迫。

再打開更久之前的財報,從曲線中可以找到一絲不安。2022年底,Google的搜尋營收曾罕見出現單季下滑、2023年的增幅也跌到個位數,遠低於過去動輒雙位數的水準。雖然2024年成功反彈,但從放緩到加速,這條曲線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平穩,顯示市場環境的變化和不確定性。

歸咎原因無疑是「搜尋引擎」的定義正在被AI重寫。從ChatGPT問世開始,使用者對資訊的期待就已經不再是「去哪裡找答案」,而是想要「直接拿到答案」。Google搜尋的商業模型都建立在「連結」與「點擊」之上,但在AI驅動的世界裡,這套模型開始受到質疑。

這也是為什麼Google選擇主動出手,推出AI Overviews和AI Mode。它不是真的樂於摧毀藍色連結,而是別無選擇。與其坐等被跳過,不如自己把答案直接給出去,然後想辦法讓廣告留在答案裡。

而至少從Google I/O或是後續的廣告規則來看,先不用幫Google擔心太多。這會是一場有不少「緩衝」的革命,Google已經準備好讓廣告出現在AI搜尋的選項中,包含AI Max和Performance Max都是新型的AI廣告規則。

Google在台灣的重要廣告供應商高層表示,知識型、內容型的資訊會受到最大的衝擊,「但是『商業搜尋』,短期內最終還是會回到Google。」

最慘狀況:被AI爬了6萬次,他才給你1個讀者

只是,比起Google自己打造的降落傘,網路世界的重新改寫卻沒有任何停下來的跡象,特別是依賴流量維生的出版商(Publisher,或說廣義的媒體)。

最好的註解大概是:毀滅你,與你何干?

根據Similarweb統計,2024年多家媒體網站的搜尋流量出現明顯下滑,包含《Business Insider》、《HuffPost》與《華盛頓郵報》在內的媒體,在Google的自然搜尋曝光上都出現了20%~60%不等的跌幅。這已經不是些微震盪,而是一場抽血屠殺。

Cloudflare的執行長馬修・普林斯(Matthew Prince)更向《Axios》揭露了一些驚人的數據。

10年前,Google每看網站2次,就會幫網站帶來一個讀者,算是互利共生。

到了6個月前,Google已經變成看6次才帶來1個讀者。OpenAI是看了250次才帶來一個讀者、Anthropic更是看了60,000次才會帶來一個讀者。

直至今日,Google、OpenAI、Anthropic分別的數字為18比1、1,500比1、6萬比1。

意思是,AI大量從網站抓資料來訓練、使用,卻愈來愈難像過去一樣給網站流量。「沒人在點註解裡的連結。」馬修・普林斯說。當然,Cloudflare是為了銷售「反AI抓取」的工具才提供這些數字,真實狀況也許不完全像他說的這麽慘烈,卻也絕對不容樂觀。

在2024年Google發布AI Mode後,代表超過2,000家新聞出版單位的「新聞媒體聯盟」(News Media Alliance,NMA)發出了聲明:「超連結是搜尋引擎最後一項能為出版商帶來流量與收入的可取之處。現在Google強行奪取內容,卻毫無回報、沒有任何經濟利益上的回饋。這就是『偷竊』的定義。」

新聞媒體聯盟的怒火旺盛,他們講出的現實是:對出版業來說,AI搜尋不是轉型機會,而是終局倒數。聯盟主席丹尼爾.科菲(Danielle Coffey)也直言:「就算AI功能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是成長機會,但它正在摧毀我們的產業。」

Google的辯解:我們不是在偷,我們是在「導更多流量」

針對外界的批評,Google並未退讓。

Google執行長桑德爾・皮蔡(Sundar Pichai)在接受《The Verge》專訪時,做出了完整回應。他強調,AI Mode不但會清楚標註來源,而且Google仍然把「導流給網站」當作產品設計的核心目標:「我們非常堅定地把這(附上來源、導流)視為產品方向。我們觀察到,用戶導向內容的『範圍』其實變得更廣了。」

皮蔡不只一次重申,Google比任何一家公司都更在意「把流量送出去」,「沒有人像我們這樣,把導流給整個網路視為首要任務。5年後,你仍會看到我們大量地將流量導向開放網路。」他也提出了幾個案例,包含使用者在點進內容後的「停留時間」拉長了、使用者導向的「內容類型」更多元、流量的「品質」變得更高。

AI搜尋或許真的能導來更高品質的流量,也或許只是更聰明地收編了全世界的內容。不知不覺之間,Google可能已經不再只是網路的「指路人」,它變成了資訊的重組者、內容的發話者、答案的擁有者。

使用者未來依然會使用Google,而且AI聊天機器人也一定會變得更加普及。我們依然「掛」在網路上、看似一切如常。但規則已經改變了,從每一個「跳過連結」的小動作開始,慢慢改寫整個獲取資訊的邏輯。

也許有一天,當你想做點什麼、寫點什麼、說點什麼時,你會發現:要讓人看見,已經變得不一樣了。

延伸閱讀:Lawsnote為什麼「判4年、賠1億」那麼重?律師解讀一審判決:爬蟲到底行不行?

責任編輯:李先泰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LINE Biz-Solutions Awards 2025 正式啟動!展現LINE創新應用,勇奪數位行銷最高榮耀!
LINE Biz-Solutions Awards 2025 正式啟動!展現LINE創新應用,勇奪數位行銷最高榮耀!

根據最新尼爾森報告,全台灣共有2,200萬人使用LINE,LINE更憑藉高度用戶黏著力,成為品牌與消費者間不可或缺的數位溝通橋樑。為協助品牌掌握數據趨勢、深化LINE應用實力,「LINE Biz-Solutions Awards 2025」正式啟動,誠摯邀請品牌主、廣告或媒體代理商、技術夥伴、中小企業,抑或是來自非營利組織、教育單位或政府機關一同共襄盛舉,展現獨特的應用創意與創新力,登上這個匯聚數位實力與創意能量的實戰舞台。

躍上台灣數位行銷年度盛事舞台,洞察市場先機!點擊前往LINE Biz-Solutions,發掘你的創新能量!

數位行銷圈年度指標大賞:LINE Biz-Solutions Awards

作為LINE官方年度重點活動,LINE Biz-Solutions Awards已連續3年對外公開徵件,每一屆皆吸引眾多品牌踴躍參與,從中挖掘出各類兼具創新思維與創意巧思的應用,以及具有顧客價值和商業成果的作品。今年更全面升級,除了獎項大幅增加外,更為獎項得主提供專屬資源與曝光機會,為台灣數位行銷領域的年度盛事。

此獎項之所以能在業界建立崇高聲譽,關鍵在於其嚴謹的評選機制。每屆LINE Biz-Solutions Awards皆邀請來自創意、數據、技術、ESG不同領域的權威代表組成評審團,確保評選的客觀性與公信力。今年的決選評審團陣容更是星光熠熠,包括數位時代事業部總經理兼總編輯王志仁、巨思文化數據與AI賦能中心總監王紫炘、智策慧品牌顧問吳秀倫、LINE台灣企業解決方案事業群總經理王俞蓉、佳格食品集團永續長陳文琪、安索帕執行創意總監周宥惠、LINE台灣品牌行銷部副總經理戴巧芸、cacaFly執行長黃逸甫、洰和MESh+董事總經理胡洸瑞、台灣奧美集團顧客體驗董事總經理郭育滋、漸強實驗室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薛覲、米蘭營銷策劃共同創辦人陳琦琦、LINE台灣企業解決方案事業群產品與策略企劃資深總監蔡昆錡、台灣數位媒體應用暨行銷協會秘書長盧諭緯等業界頂尖專家,每一位都在各自領域擁有豐富實戰經驗與卓越成就。

藉由跨領域的權威評審陣容與嚴謹的評選機制,不只能找出在數位行銷上表現卓越的作品,更為廣大行銷從業人員提供豐富的創意靈感來源,並透過獲獎作品洞察數位行銷的最新發展趨勢與前瞻觀點。

LINE台灣企業解決方案事業群品牌營銷資深總監James Teng表示,今年LINE Biz-Solutions Awards進行全面升級,除了優化報名流程提升參賽體驗外,更新增得獎獎項與優選權益,讓更多好的作品可以被看見。

LINE台灣企業解決方案事業群總經理王俞蓉則強調,LINE Biz-Solutions Awards關注的不只是創意,還有品牌能否運用LINE創造出實質的商業成果,甚至展現未來的擴展潛力與長期價值,充分展現LINE攜手企業共創數位行銷未來的決心。

亮點ㄧ、增設銀獎6名,肯定更多創新作品

與上屆活動相比, LINE Biz-Solutions Awards 2025共有3大全新亮點。第一個亮點是新增6座銀獎席次,讓更多優秀作品獲得肯定。

為了讓更多傑出作品有機會脫穎而出,今年LINE Biz-Solutions Awards 2025擴增了獎項席次,延續去年8大獎項的設計,除原有金獎外,特別於以下6個獎項增設銀獎各1名,分別是最佳資料整合運用獎(Best Data Integration)、最佳OMO行銷獎(Best OMO)、最佳創意內容運用獎(Best Content)、最佳創新科技運用獎(Best Innovation)、最佳ESG 貢獻獎(Best ESG)及最佳在地行銷獎(BEST Local Champion)。
至於最佳應用突破獎( Best Breakthrough)與最佳產業運用賞(Best Industry Leader)則維持原有設計,分別設置金獎1名與金獎3名,表彰在各產業領域中展現創新價值與成果的優秀案例。

亮點二、優化報名流程,降低參賽門檻

第二個亮點是優化報名流程。為鼓勵更多品牌、技術夥伴與代理商跨出參賽第一步,LINE Biz-Solutions Awards 2025特別從報名前的資訊蒐集到正式投件的每個環節進行全面優化,打造更友善的參賽體驗。

1、 完整的徵件說明會影片:透過線上影片清楚說明今年度獎項類別、評選標準、獲獎權益、獲獎價值與意義,並詳細解說投件流程,讓品牌、技術夥伴與代理商能充分了解參賽資訊。

2、 徵件小組全力輔助報獎:只要填寫表單,即可獲得由LINE精心編製的投件教戰手冊,內容包含已經詳盡拆解成一道道程序的投件步驟與簡報製作技巧,降低報獎門檻。更貼心的是,LINE還會安排專人提供協助,無論是仍在觀望是否要參賽、準備資料時遇到困難,或對獎項仍有任何疑問,都能獲得即時且專業的建議。

3、 投件懶人包:藉由簡潔明瞭的投件懶人包,快速整合所有報獎資訊及各流程的重點內容,幫助行銷人無痛掌握LINE Biz-Solutions Awards 2025的完整參賽資訊。

點擊領取徵件懶人包!

4、 LINE LOGIN機制:本屆報獎者可透過LINE LOGIN登入系統並完成報名,一經繳件,會立即收到投件副本及訊息通知,掌握進度不漏接。而且只要在8月12日23:59系統關閉前,報獎者皆可不限次數重新上傳報獎資料,讓每一次提交都能輕鬆應對、不再猶豫。
LINE期望透過這些更友善、更彈性的機制設計,可以吸引更多品牌勇於實踐創意、展現數位行銷實力。

亮點3、加乘獲獎效益,賦予得獎者榮耀與實質價值

第三個亮點在於放大獲獎的實質效益。LINE為得獎者提供一系列的專屬權益,不僅是給予官方肯定,更要將這份榮耀轉化為能提升品牌聲量與產業影響力的具體價值。包括:
- LINE授權標章使用:獲獎與優選團隊可獲得LINE提供的專屬標章,用於品牌宣傳與信賴背書,有效擴散獲獎效益。
- 媒體專訪:獲獎團隊可接受LINE合作媒體的專訪與報導,強化品牌聲量與社群關注,成為業界學習典範。
- 公開授獎:獲獎團隊可參與LINE BIZ CONVERGE年度大會,於頒奬典禮上登台接受LINE高層親自授獎。
- 官方證書:獲獎與優選團隊將可獲得LINE Biz-Solutions Awards優選證書,表彰其行銷實力獲得LINE官方肯定。
- 官網展示:獲獎與優選團隊的作品將展示在LINE Biz-Solutions Awards官網上,增加業界曝光與關注度。

LINE Biz-Solutions Awards 不僅是一個行銷獎項,更是展示實力並擴大產業影響力的舞台!歡迎你一同挑戰自我、與LINE共創新一代行銷代表作。

圖/ LINE Biz-Solutions

LINE Biz-Solutions Awards 2025自即日起開放徵件至8月12日,誠摯邀請所有使用 LINE Biz-Solutions(包含但不限於經營 LINE官方帳號)之品牌企業或代理商踴躍報名。凡於2024年8月1日至2025年7月31日之間上線的行銷作品,皆可參與本屆獎項徵選,把握機會角逐年度最高榮耀、站上業界最受矚目的行銷舞台!。

圖/ LINE Biz-Solutions

立即報名:https://line-biz-solutions-awards.landpress.line.me/signup/
官網了解更多資訊:https://line-biz-solutions-awards.landpress.line.me/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