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科技產品一片民族風
在生產上,全球化分工創造了量產效益,消費者能享受更便宜的科技產品,但在行銷上,消費者又渴望展現個體的獨特性,因此「民族風」與「全球量產」的搭配,將成為科技公司研發行銷的新課題。
62.「隨身影音」規格,正式世代交替
Nokia已經推出Video手機6600,而蘋果的MP3隨身聽、新力的隨身錄影機、松下的DVD行動播放機持續發燒熱賣,突顯出「隨身影音」的趨勢銳不可檔。單調無聊的車程、長途漫長的旅行、闔家出遊的精采活動,都因此而變得更加多采多姿。
63.每個企業都要儲存器
911事件撞出企業對資料分散儲存的風險新概念,資料異地備援設備成為近幾年資訊支出的重點項目。而多媒體技術普及後,藉由多媒體的技術,更完整描述資訊的需求也逐漸增加,多媒體檔案使得企業資料儲存產生了全新的應用,如何將更龐大的資料內容,處理的更有效率,將揭開儲存領域的第二章。
64.日本經濟,終於鐵定再起!
13年以來,長期處於經濟低迷的日本,正踏上經濟溫和復甦之路。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指出,2003年及2004年受到企業投資分別增加8.7%、7.2%的帶動,日本的實質經濟成長率分別為2%、1.8%,遠高於過去兩年成長率不到1%的困境,顯示日本企業的出口與生產正逐漸提高。身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日本的經濟復甦將進一步帶動亞太各國的成長,它的消費性電子產品今年也將讓你買到手軟。
65.IT大廠,跑著進軍AV
曾聯手創造出PC黃金時代的英特爾、微軟以及戴爾、惠普等PC大廠,2004年最重要的策略,就是從IT(資訊)領域轉進AV(影音)領域。資訊廠商們正積極將PC軟、硬體的技術,整合出更多音樂播放、照片編輯、電影燒錄播放、電視錄影的應用,打造出以PC為基礎的多媒體中心,各大廠的動作,同時宣告了「數位家電」的時代來臨,競爭的戰場則從辦公室、書房延伸至客廳。
66.購併,今年肯定加速
光靠代工殺價競爭的方式,已無法再維持台灣科技製造業的競爭優勢,「如何快速發展跨領域整合技術」,才會是競爭主軸。由於現在PC漸漸具備通訊、消費性電子產品特色的趨勢,使得台灣以PC為基礎發展的科技業,要繼續維持成長,藉由購併跨進新領域則是最快速的方法。2004年台灣代工業的焦點,已不再是前往中國佈局,而類似鴻海購併國電這類轟動業界的新聞,也會陸續浮上檯面。
**67.「新陸權」崛起,不可小看!
**除了最先到捷克設廠的鴻海,台灣得趕緊注意東歐。從18到20世紀,英國、美國、日本三大海權國家,扮演著全球經濟火車頭,時序進入21世紀,中國、俄羅斯、東歐等陸權國家,則是值得注意的後起之秀。這些國家的共同點,為皆從共產主義的鐵幕中解放,朝向資本主義靠攏,儘管仍在開發中國家之列,但卻擁有共同的高度經濟成長,更積極地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它是台灣的對手或夥伴?應該都有可能!
68.便宜投影機,掃蕩眾家客廳
強調生活娛樂的家庭劇院,正逐漸走入每個客廳,平價版的投影機,是最主要的關鍵。過去以商業用途為主的投影機,價格動輒10萬以上,如今,針對家用的投影機,已出現5萬元以下的機型,吸引消費者在客廳翹著腿,就能擁有在電影院的影音享受。
**69.Smartphone的起飛年
**微軟大力推廣,採用Win CE作業系統的Smartphone,聲勢正持續壯大。結合PDA與手機功能,並且可以在手機上收發e-mail、瀏覽Internet、執行PC的文書程式,Smartphone在手機市場上硬是闖出一條新道路,除了神達、華寶、宏達三家台灣廠商的生產支援外,成長快速的韓國三星,也宣布2004年將推出Smartphone新機型。
70. 殖利型商品翻新理財觀
過去三年投資股市失利的經驗,讓投資人面對今年逐漸熱絡的股市還是卻步,而手中持有債券商品的投資人也擔心,利率上揚會影響債券獲利。因此既具保本又能有與流動性(可解約或轉換成股市產品)的「殖利型金融產品」(yield enhance)將會獲得投資人青睞。同時過去三年債券投資累積金額高達兩兆台幣,投資人已被教育為要有高度風險意識,如果可以設計出比定存收益多2%的暨保本又有機會賺取高收益的商品,將會吸引目前還停泊債市的大量資金流出。
71.AMC拯救台灣各銀行
2006年之前,各國銀行必須符合國際金融界的「新巴賽爾協定」,將資本控制與風險控制都降到符合規定,因此預估會有更多不良資產交給AMC(資產管理公司)處理,此外,愈來愈多的銀行會將手中負債,透過資產證券化,交由券商以私募方式在資本市場中籌措資金。台灣被立法院擋住的AMC條款應可順利通過,因此今年將是台灣金融界大喘息的一年,競爭力將因此大增。
72. 「國際金融產品+台幣計價」,蔚為風潮
過去三年不景氣當道,具有保本概念,又可賺取高收益的結構式投資商品大熱賣,「連動式債券」便是最顯著的例子,但是目前市面上的結構式商品清一色都是以外幣計價。
在利率偏低的氛圍下,投資人還會守著保本型結構式商品,再加上國際匯率波動性大,儘管有機會賺取高報酬,但是投資人會擔心匯兌風險或減損獲利。因此外商銀行已經計畫開發以新台幣計價的結構式商品,除了提供給法人投資者外,保險、投信業者也都是銷售對象。外商銀行預估,新台幣計價的組合式商品,有千億商機,但是還需靜待證期會和櫃檯買賣中心法規開放,而連動的投資標的除了鎖定「匯率」與「海外股市」,隨著台股的熱絡,也計畫推出與台股指數連動的商品,讓投資人透過間接投資,也有機會賺取波段操作帶來的高收益,這類結構式商品投資期間將從長年期縮短為六至九個月,大大提高你資金的流動性。
**73.大歐盟時代,要你好看!
**展望2004年,對歐盟而言,將會是重要的關鍵年,因為在5月,將有來自地中海島國塞浦路斯、馬爾他,以及東歐的捷克、愛沙尼亞、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斯洛伐克、斯洛維尼雅等10個新會員國,這將使得歐盟會員國數量,一下子從現在的15國,大幅增加到25國。
隨著這10個新會員國的加入,將更突顯歐盟在經濟的兩難。光以單一貨幣制度來說,英國與瑞典仍遲遲未加入歐圓體系,主要就是顧忌加入整合後的歐盟市場,國內經濟會被其他窮國拖垮,而與德國、法國、義大利、荷蘭、芬蘭、挪威、丹麥這些富庶的國家相比,這10個新會員國,更加擴大歐盟內富國與窮國的差距,在區域補助款、農民補助這些占歐盟預算八成的財政項目上,伸手拿錢的國家勢必增多,原本慷慨的富國也將有所遲疑。儘管歐盟的整合仍然崎嶇,但在國際不斷走強的歐圓,卻也宣告了逐漸能與美國抗衡的歐盟經濟體,已經成型。
**74.不再有資訊電子,只有消費性電子!
**賭城拉斯維加斯甫落幕的消費性電子展(CES),由微軟、英特爾、戴爾、惠普四大資訊龍頭首度大手筆的參展來看,正式宣布了消費性電子時代的來臨--未來主導資訊產業的主軸,將從PC、筆記型電腦轉為數位相機、MP3隨身聽、數位錄影機、PDA、數位電視、DVD錄影機等消費性電子產品,看準這波趨勢,半導體龍頭英特爾更在1月份宣布消費性電子事業群。。
消費性電子產品全面起飛,代表CPU的運算科技走入生活娛樂。上個世紀的最後20年,由CPU運算速度創造出的「十倍速革命」,集中在藉由資訊技術的提昇,創造出生產力的突破,科技服務的對象為「如何效率的工作」,進入21世紀後,對象則改為「如何娛樂的生活」。
消費性電子市場的浮現,對多年來處於低毛利的資訊廠商而言,則是找到了另一塊期待的新大陸,也難怪各大資訊龍頭,紛紛迫不及待地加入這場戰局。
**75. 張汝京挑戰張忠謀,拍板定案
**張忠謀把他視為強勁的挑戰者,全球分析師則把他看成中國科技新勢力,中國更把他當作半導體產業的希望寄託,2004年,張汝京以及他一手創辦中芯半導體,肯定備受矚目。
儘管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科技製造的重鎮,但缺乏半導體技術,也使得中國流失大筆外匯。PC、手機等科技產品中,各式晶片是價值最高的零組件,中國始終高度依賴進口,如何擁有自給自足國內市場的晶圓代工廠,一直是中國科技發展的重要政策,成立3年多的中芯,在上海已有三座8吋晶圓廠進入量產,又剛藉由股權交換取得摩托羅拉天津8吋廠的產能,並在北京規劃三座12吋廠,成了帶動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火車頭。
預計2004年分赴紐約、香港掛牌上市的中芯,除了擴大資金管道,全力擴廠生產外,更扮演把中國半導體產業推上國際舞台的推手,儘管近來台積電的訴訟可能拖延掛牌進度,但在中國政府傾全力支援的挹注下,張汝京以及中芯在全球的影響力,正在快速飆升中。
**76. 對不起,你的工作即將被外包
**白領失業潮,將成為台灣新痛苦,而背後主要的推動力量,來自科技與網路兩股勢力的整合,讓白領工作外包(outsourcing)變得越來越容易。客服中心、人力資源、會計業務等知識含量高、技能要求多的白領工作,外包的趨勢已逐漸在發酵,而軟體工程師、信用卡核卡、基金淨值計算、貸款風險評估等更講求專業的工作,預估則是下一波潮流。
加速這波趨勢的另一個原因,主要來自企業降低成本的持續需求。當同樣的業務,外面有做得更好、更便宜的工作者,企業自然選擇能外包就外包,由於網路以及通訊科技的出現,過去享受高薪的白領工作,正快速被外包給專做單一業務,具有經濟規模效益的企業進行,甚至薪資結構更低廉的國家或地區。
對所有白領工作者而言,實在很能保證下一個被委外的會不會是自己的工作,加強跨領域知識的整合,以及學習最新的技能,恐怕才是唯一之路。
77.印度,不再是阿三!
從經濟成長率的角度來看,除了中國,印度是亞洲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國家,而且影響範圍可能更廣。根據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估計,2004年印度經濟成長率高達6.9%,2005年則為6.3%,其中,主要來自軟體與金融產業的帶動。
與中國以製造為核心帶領經濟起飛的模式不同,印度經濟起飛主要來自白領工作。生產製造的廠房、設備轉移,需要長時間的規劃,而知識工作的轉移,往往透過Internet或電話,就可以快速完成,印度大量低薪資(只有美國的1/8左右)、高智商、講英語的工作者,擁有瓜分歐美服務業職場工作的絕佳條件,而全美有約六成的經濟、2/3的勞動人口來自服務業。
包括微軟、IBM、甲骨文等軟體大廠,都在印度成立了重要的軟體研發中心,降低在美國的軟體研發比重。而更多的美國企業,更把薪資支付、人力資源和報稅等業務,轉到遠在半個地球之外的印度。印度經濟的崛起,將讓全球化的影響力,更加擴張,顛覆過去大家對全球化生產製造的既有印象。
78.雙網手機(GPRS+WLAN)來了……
結合無線區域網路、多媒體手機兩項當紅應用的雙網手機(GPRS+WLAN),2004年將陸續在台灣推出,包括神達、明基、華碩等三家廠商,都將推出相關手機產品,扮演關鍵的促成者。
雙網手機最大的應用,在行動視訊電話。以手機外插或內建WLAN卡,用戶就可以選擇透過GPRS或是WLAN兩種方式上網,預估雙網手機的價格將比3G手機低,以目前台灣第一支由神達推出的雙網手機Mio 8380為例,價格約為1.7萬元,比許多GPRS的彩色手機還便宜。
雙網手機主要針對商務用途為主,應用包括行動股市服務、視訊電話、MMS訊息多方傳送、3D線上遊戲等功能,提供行動電話網路以及區域網路的整合服務。
**79. 又再來個雙模手機(GSM+PHS)
**備受PHS手機迷期待的雙模手機(PHS+GSM),最快2月底就可以正式在台灣上市了。大眾電信第一支雙模手機Sanyo G1000,目前已進入最後的測試階段,同時結合了PHS通話費便宜、低電磁波以及GSM全區通訊、收訊良好的特色。
雙模手機最大的賣點,是以兩組門號同時待機,卻又不互相干擾,當其中一個門號通話時,也可接受另一個門號的插播。平時通話可以PHS為主,享受較便宜的通話費,一旦收訊不佳,單鍵就可切換系統至GSM網路,預計售價約1.5萬,若市場反應良好,大眾電信還將再引進另外兩款雙模手機。
G1000也增加了多項彩色手機的特色。包括內建11萬畫素數位相機和閃光燈、四段式數位變焦、6.5萬色螢幕、32和絃鈴聲等彩色手機的功用,在台灣3G開台日期尚不明確,創新應用還未出現之前,同時結合兩種行動電話網路模組的雙模手機,正準備創造出另一種風潮。
**80.台幣鐵升值,就看升多少
**隨著2004年台灣經濟逐漸復甦,出口轉強以及美元持續走弱的效應下,新台幣對美元匯率,將因此而逐步升值。
根據國際金融機構花旗集團備受矚目的「2004年亞洲經濟展望」報告指出,美國因進出口赤字依舊嚴重下,美元走勢將持續不振,因此,「亞洲貨幣無可避免的將面臨升值壓力」。花旗更進一步指出,台幣走勢因出口順差擴大,以及其他亞洲貨幣升值帶動,預計2004年新台幣至少將升值至33.5元對1美元的價位,至於升值的速度,則必須同時考量中央銀行阻撓升值的動作而定。新台幣的升值,對於出口競爭力將造成較為不利的影響,但對一般民眾而言,新台幣升值短期內還是好處較多,至少,出國旅遊以及購物將享受更廉價的消費。
81.有了Google,更要Froogle
光只有網頁搜尋引擎,已不能完整說明Google的功能,因為它正著手跨入電子商務的「商品搜尋」--Froogle,只要在網頁上打入www.froogle.com,就可以見識到它神奇的功能。
發展已經一年多的Froogle,目前仍還是試用版,產品搜尋也只限於英語,但已經預言了它主導下一波電子商務的力量。以近兩年來自中國,紅遍美國的NBA籃球明星姚明為例,只要在Froogle網頁上輸入「Yao Ming」搜尋,總共可以找到九百多筆商品,涵蓋球衣、海報、球員卡、簽名籃球、球鞋等各式相關產品,均標明了網路售價以及販售的網站,並可以直接連結到販售的網站,直接在Froogle上就可「貨比數十家」。
Froogle的出現,讓搜尋引擎的概念擴大到產品搜尋上,而所有電子商務網站的價格,也一次就完整的列在網頁上讓消費者比較,這項神奇的功能一旦如同Google一般正式上線,提供各種語言版本的產品搜尋,勢必再度引爆全球電子商務另一次革命,對電子商務的廠商而言,若沒有辦法比別人更快推出商品,或是擁有更便宜的進貨成本,將很難再生存了。
82.聯想電腦學Dell,浮上水面
在2003年上半年,聯想重新更名為Lenovo,一方面為國際化鋪路,另一方面則建立起整套的品牌管理系統。以成長主力筆記型電腦為例,如同所有國際品牌一般,聯想企圖在統一的新品牌Lenovo下,建立起S、E、A、Y、D五個系列的產品線,從高價的商務型到平價的消費型,涵蓋各式的機種,企圖打造出完整的產品線。
為了要擺脫「中國製造,品質欠佳」的國際形象,聯想也積極與台灣的產業供應鏈接軌。最具體的象徵,就是模仿Dell的模式,正式在台灣成立採購總管理處,將採購權下放至台灣,包括廣達、仁寶、緯創、大眾等代工廠商,陸續成為聯想的供應商,提供與戴爾、惠普等國際大廠同樣等級的生產品質。
過去在全球筆記型電腦市場中,始終徘徊在10名以外的聯想,在一番行銷與生產的布局後,很有可能在2004年擠進前十大,成為繼宏碁之後,另一個華人的資訊品牌。
**83.用「品味圈」來結盟競爭
**做印表機的Epson與做數位相機的Sony合組「數位影像聯盟」、Motorola與畫家幾米合作推出彩繪機殼、蘋果與唱片業者合推音樂下載,看似眼花撩亂的合作模式,背後其實都有一個共同點--藉由異業結盟,來爭取同樣型態的消費者認同。
科技產品已經進一步融入人們的生活當中,而生活品味則因人而異,如何完整提出一套生活品味的主張,就成了產品熱賣的關鍵。藉由異業結盟的方式,科技廠商能快速的整合出一套的主張,獲得消費者的青睞,更因此而掏出口袋的錢來購買。
無論是時尚的城市雅痞、活潑的街頭Hip-Hop頑童,或是優雅的氣質OL、俏皮的陽光少女,個人心中都擁有忠誠愛好的科技品牌,如何在各式的生活品味當中,搭配出專屬的個人風格,也是科技行銷關心的重要課題。
**84. Display決定所有Product成敗
**從LCD TV、電漿電視、數位相機到彩色手機一個個當紅的商品,背後隱藏著人們眼睛對「顯示」(Display)需求正不斷成長。高亮度、高飽和度、高可視角的彩色畫面,正逐漸主宰著科技產品的未來發展,成為科技產業的核心。
從銀幕尺寸來看,10吋以下的手機、數位相機螢幕,以及20吋以上的數位電視螢幕,是這波趨勢上的黃金地帶--產品種類多、市場仍在大幅成長中。有別於過往CRT顯示器只在15吋、17吋的戰場廝殺,科技廠商也因此找到了更寬廣的出路,為消費者創造出了全新的視覺享受。
這一波新「顯示概念」所帶來的視覺革命,也逐漸扭轉了人們看世界的方式--數位相機自拍、家庭劇院的風潮、數位電視的崛起等等,就是最好的例子。
85.所有汽車,都成為Multi-Media Car
日漸普遍的車內DVD播放機,搭配使用LCD液晶螢幕,讓長途跋涉的無聊車程,成為欣賞電影的輕鬆娛樂,獲得過去在家才有的影音享受。
2002年,由BMW率先在新大7系列打造的車內多媒體環境。七吋的LCD液晶螢幕,結合DVD撥放機以及Hi-Fi環繞音響,打造出BMW頂級房車的身價,但車內多媒體的前景,當時並未被看好。然而隨著消費市場反應大好,時至今日,車內多媒體的設備,幾乎已成為各品牌車廠新車出廠的標準配備。
車內多媒體的環境,讓駕駛享受操縱的成就感之外,乘客也不至於無所適從,沿途有高畫質的DVD電影可供欣賞。
86. Wi-Fi來了,誰能躲得掉
在Intel的推波助瀾下,以Wi-Fi為標準的無線區域網路,是2003年最火紅的資訊議題。不僅搭配Intel的CPU、晶片組、無線上網模組的Centrino筆記型電腦熱賣,在全球更有超過2萬個Intel認證通過的公共上網熱點,在2004年英特爾持續推出更低價的可無線上網CPU後,無線區域網路的成長,也必然是2004年的重頭戲。
這波無線上網的熱潮,也逐漸燃燒至台灣,預計在2004年底,台北將成為全球首座「無線網路之都」,台北市政府預計在2004年投資10到12億元,用於軟、硬體的採購與施工布建,讓全市都能無線上網。此外,工業局也在2004年提供1.5億元預算,藉由公開審核的方式,補助推動9個無線上網的示範計畫,資策會並且將推動無線上網的「漫遊認證」,希望整合各不同系統的無線區域網路,使彼此能夠互通,方便一般民眾使用。
政府積極的推動,不少廠商也是傾全力發展。包括中華電信與7-Eleven合作,計畫陸續在全省約3000個門市提供無線上網設備,曜正科技也與麥當勞、真鍋咖啡合作,東訊則與IS Coffee合作,共同打造無線上網的環境。
若說2003年是無線上網元年,2004年則將會開啟無線飆網的新時代。
87.OLED亮起照明大趨勢
與目前主流的LCD(液晶)顯示技術需要光源投影相比,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本身發光的技術,使得螢幕亮度更高也更省電,是光電產業的明日之星。LCD由日本廠商發明,技術起步較早,因此已經發展出完整的量產技術,而OLED主要專利則集中在美商柯達手中,起步時間較晚,量產技術不成熟,因此目前主要以手機、數位相機等對省電需求強烈的小尺寸行動產品為主,但由於2005年柯達多項專利即將到期,因此,2004年將成為OLED應用爆發的一年。
**88.小布希將順利連任
**2004年堪稱全球的總統大選年。除了期逢對手的台灣外,美國、德國、俄羅斯、澳洲、印尼、菲律賓、多明尼加、南非等國家都將舉行總統/理大選,其中對全球影響較大的美國、德國、俄羅斯大選,英國廣播公司(BBC)預估,在挑戰對手威脅不大的情形下,現任者布希、施洛德、普丁都將繼續連任成功。
89.Hello!64位元世代
現在我們用的PC,CPU都是32位元,但這局勢將在2004年即將全面翻新。剛推出的蘋果Power Mac G5(採用IBM的PowerPC 970晶片),以及超微(AMD)推出稱為Athlon 64的CPU,都將運算能力從現在的32位元,推往64位元,這代表CPU最快資料運算能力,可以從原本2的32次方大幅增加到2的64次方。而微軟預計在2004年推出的64位元版Windows XP作業系統,將正式開啟PC進入64位元的新時代。
**90. 新品種DRAM,催你再花錢
**除了CPU資料處理速度不斷成長外,不斷成長的多媒體檔案種類,更需要DRAM速度的全面提昇--DRAM的處理速度,是CPU控制光碟機讀取、螢幕顯示等PC周邊設備的關鍵。繼DDR(雙倍資料傳輸率)規格成為DRAM主流後,英特爾在2003年底更進一步推出DDR2規格,將目前DRAM處理速度,從現在的200、266、333MHz(百萬赫,每單位代表每秒處理一百萬位元資料),提升到400、533、667MHz,大幅縮短PC讀取資料的時間。)
91. 更大、更便宜、更薄的電視,只要1/2價
在台灣TFT-LCD面板2004年正式進入五代廠量產後,站在大尺寸面板供給大增的基礎上,相關的應用必將蓬勃發展,而液晶電視更是關鍵。過去50年以來,CRT電視成功的走入每個家庭的客廳、房間,但在液晶面板的製造技術和Intel投入新晶片等技術突破下,不管是大尺寸液晶或電漿電視,都會巨幅跌價。到底跌多少,Intel工程師大膽預言「只有一半」,所以過年要買電視的,趕快留步!
**92. 數位規格,正式淘汰類比
**數位相機、數位攝影機、DVD錄放影機的出現,在2004年日本Cannon、Sony、Pioneer等大廠全面進軍後,市場成長力道將因此更進一步加速。這些數位影像設備大規模走入市場,最明顯的結果,就是造成傳統相機、攝影機、VHS錄放影機等類比產品全面從生活消失,走入消費者的歷史回憶中;但還好的是,「爽的感覺」還是類比的。
93. NB幹掉Desktop,難怪廣達會微笑
筆記型電腦出貨究竟何時會超越桌上型?向來是資訊產業的大哉問,但在2004年,很有可能在最大的PC市場美國先出現。根據IDC統計,2003年第三季全美筆記型電腦出貨,已占整體PC市場的四成;NPD更進一步指出,5月時全美零售市場中,筆記型電腦銷售金額達5億美元,占整體PC市場的54%,正式超越桌上型。
**94. Video版iPod ,年底上市
**蘋果電腦近來賣得火紅的MP3隨身聽iPod,20G的超大容量,其實更適合用來儲存及播放電影。儘管蘋果因缺乏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的合法授權,暫時不會推出隨身電影的服務,但競爭對手Archos及RCA,卻已經要推出類似iPod造型,但可播電影的設備,而殺價高手戴爾即將推出的Jukebox,更是瞄準iPod而來,有可能使的蘋果因此降價應戰,「iPod市場」已經變成科技商戰的代名詞。(撰文/李欣岳)
95. 「自我呵護」的新社會
去年真是個讓人感傷的一年,溫世仁、柯受良、梅艷芳等一個個知名人物,都在四、五十歲的壯年時期,因健康因素突然離開世間,卻也同時喚起大眾對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識--除了主動的買保險外,定時的健康檢查更是重要。近來由各大醫院陸續推出的「磁振造影檢查」,靈敏度比傳統健檢高出5到10倍,能更早發現出腫瘤以及中風等疾病,儘管費用昂貴,但健康才是無價的。
96. 「1.5M寬頻」升級熱到頂
隨著線上遊戲、多媒體檔案成了Internet上流通內容的主流,下載速度更快的ADSL,對上網的使用者而言,就顯得十分重要,而原本的下載512K寬頻,已不敷使用。中華電信Hinet近來強力主打的廣告,都是為了強力促銷下載1.5M(上傳384K)的ADSL門號,每月約1500元的月租費,已經足以吸引飽受頻寬不足的網路玩家進行ADSL升級。
97. 瞧,今年滿街都是大陸人
大陸專業人士來台工作資格,從2004年開始,將分三階段逐步放寬,主要就是落實經貿部分優先處理的原則。根據立法院已完成三讀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案指出,目前跨國企業大陸專業人士來台,必須取得第三地工作證或永久居留身分,並且根據不同學歷要求年限不等的工作年資。但在修正案執行的第一階段中,將開放所有在海外求學或就業的大陸人士來台至跨國企業工作,且不限年資,而大陸本地居民來台就業,將在第二階段完成。
預計總統大選後,就可由行政院訂定施行日期,2004年第一、二階段均陸續執行,屆時由於大陸深具台灣缺少的各種人才,你走在路上不時聽到各種京片子、吳儂軟語和兩廣腔,可絕對別驚訝。
98. 「最佳雇主」將成最紅的Survey
台灣過去進行「企業排名」調查,要不比營收規模,要不就比獲利能力,從不為工作者著想,但今年將大幅改觀。因為企業的績效表現愈來愈跟「吸收人才能力」有關,而跟過往獲利無關,不管台灣和世界都一樣。美國《財星》雜誌這幾年製作的「最受好評公司」、「最佳雇主」調查迭獲好評即為一例。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指出,正在規劃一份針對全美企業,進行「心理健康工作場所」的排名報告,預計2004年將要首度發表,依據吸引員工投入、個人成長、健康、安全、獲得家庭支持程度等指標來進行排名。這份排名的出現,代表人們對工作的要求,已從物質報酬提升為心靈滿足的層次。目前這份報告何時出爐,已在美國企業間引起討論,具體排名資料也將獲得各主要財經媒體的重視,向來對企業排名不落人後的台灣各平面媒體,很有可能在2004年就引進這套評鑑模式,至少,我們家總編輯對這份結果就滿感興趣的。
**99.大震盪多頭,主宰美股和台股--賺指數、賠差價,仍是你的宿命
**對投資人來說,2004年的景氣復甦訊號,明顯好過2003年,自然而然,股市的表現也將更好。
先看全球經濟火車頭的美國股市,整體而言將呈現緩步上漲的局面。近來紛紛突破萬點及兩千點整數大關的道瓊、Nasdaq指數,代表美國股市又重回多頭領軍的走勢,而近半年來漲幅超過2成的Nasdaq,更顯示出科技復甦的訊號,展望2004年,《華爾街日報》預估,在美國經濟成長率達4%的帶動下,將因此帶動股市成長,股市投資報酬上半年將好過下半年。資產管理公司Wells預估,2004年道瓊指數高點為11300點、Nasdaq指數高點為2200點;Jefferies則預估道瓊高點為12000點、Nasdaq為2175點。
在台灣股市方面,受到房價回溫、國際原物料需求增加、金控購併金控題材以及科技產業復甦,將呈現傳產、金融、電子股三分天下的局面,在電子股方面,IC設計、晶圓代工、封裝、手機、LED則是前景最被看好的產業。荷銀投信預估台股2004年的高點為7150點、德盛安聯投信預估7500點、富邦投顧則預估為7200至7600點。
錯過了2003年大漲2000點行情的投資人,2004年的投資法則不再是該不該進場,而是選擇進退場時機,以及小心波段來回間的風險避免。
100.「後魔戒」年代,並不寂寞……--數位科技重現奇幻文學,愈來愈壯觀
結合數位科技將奇幻文學搬上大銀幕,快變成好萊塢的搖錢樹了。讓全球書迷、影迷久等的《哈利波特3-阿茲卡班的逃犯》,即將在6月上演,繼《魔戒》電影熱潮後,繼續吸引人們對奇幻文學的著迷。
不過,在此之前,改編自荷馬史詩《伊里亞特》(The Iliad)5月上演的電影《特洛伊》(Troy),勢必要先搶風采。《特洛伊》是華納電影耗資1.45億美元拍攝的年度大戲,不僅請來《空軍一號》德國大導演彼得森(Wolfgang Petersen)、《哈利波特2-消失的密室》攝影師派拉特(Roger Pratt)外,更號召了銀幕金童布萊德彼特(Brad Pitt)、《魔戒》弓箭手奧蘭多布隆(Orlando Bloom)、飾演剛鐸大將波羅莫的西賓(Sean Bean)、《綠巨人浩克》的艾瑞克班納(Eric Bana)等明星參予演出,堅強的卡司演出讓人期待。
近幾年來,奇幻文學改編的電影大賣座,全拜數位科技再現絢瀾大場面的電腦動畫之賜。無論是《哈利波特》那飛天飆速的魁地奇大賽、《魔戒》中戒靈騎著飛龍攻城,或是《特洛伊》裡面巨大木馬的造型,電腦動畫把一個個只存在原著中的畫面,從人們的腦袋中,具體顯現在大銀幕上,讓影迷大呼過癮,沒有這些數位科技的出現,看電影有時還真是滿沉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