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行 幫企業找到新出路
這一行 幫企業找到新出路
2004.01.01 | 人物

不管是路邊攤,還是有規模的企業,做生意的第一準則就是︰哪裡有人潮,就往哪裡去! eBay所開創出的全新交易環境,顯然是個企業不得不注意的新戰場。
在網路上交易的不止是個人使用過的便宜二手貨,大品牌早就跟進,把能以低價供應的滯銷庫存品,拿到eBay舉辦歲末大拍賣。像是摩托羅拉(Motorola)、英特爾(Intel),甚至實體零售業者威名百貨(Wal-Mart),現在都得透過eBay平台來做生意。2002年度交易金額最高的eBay賣家,正是摩托羅拉成立的批發專區(代號motorolawholesale),每個月挑3天來拍賣庫存的手機和其他通訊產品,其中部分是故障修復機。

出名的企業變成務實的企業

即便eBay收取每月開店費約350美元、每樣商品上架費17美元和成交金額5.25%的手續費(台灣是少數仍未收費的eBay全球分站,詳細收費規定請參考www.ebay.com),算起來仍然租個店面、雇幾個銷售員來得成本低廉,所以連以直銷模式聞名的戴爾電腦(Dell),也樂此不疲地在eBay上出清存貨。
如同所有的網路銷售法則,受歡迎的eBay競標品分兩類,要不是價格低到跳樓,就得屬於稀有的利基商品,這項特質也讓eBay成為另類的新品上市發表會場地。
日產汽車(Nissan)就非常瞭解個中奧妙,2002年日產為了重新推出已停產7年的350Z跑車,規畫了一個聰明的上市行銷計畫,日產拿出價值百萬台幣的第一台復刻跑車到eBay上拍賣,不僅以近原價3倍的台幣320萬元結標,還賺到美國CNN電視台和洛杉磯時報的新聞版面。
在1999年,那個網路與電子商務風起雲湧的年代,所有企業都體認到,缺乏效率的企業,都將消失在數位時代的浪潮下,幾年過去,網路經濟雖然面臨重大的轉型修正,但對於效率的競爭要求,卻有增無減,企業體認到,與其耗時費力經營本身的網路交易架構,不如直接加入已成形交易的環境來得的更有效率。
「我們在eBay的客戶群中,25%的比例是新客戶,」昇陽電腦電子商務經理魯伯洛斯基(Alex Rublowsky)指出,電子商務最困難的就是,如何讓消費者願意造訪,並願意停下來交易,「eBay做到了!」

**讓沒有效率的企業變得更有效率

**
同樣位在矽谷的視算科技(SGI)也有類似的經驗。「我們拿了50台已經準備停產的顯示器在平台上販賣,原本標價995美元,沒想到最後居然以1100美元賣出!」顯示器部門經理史瓦伯(James Schwabe)說,eBay平台威力可見一斑。
eBay執行長惠特曼(Meg Whitman)指出,「eBay要讓沒有效率的企業及通路變得更有效率。」而這句話背後的意涵是:不加入eBay,就有可能面臨被對手幹掉的危機!
eBay交易的根本特性之一是訊息的透明化,消費者比價的通道四通八達,以通路與品牌見長的經濟體的優勢逐漸被破壞,壟斷的通路不再是王,發言權逐漸回到供應商的身上。一方面破壞了傳統交易模式,但也促成了新價值鏈的出現。

**讓從未出現的商機紛紛露臉

**
例如《Starting an eBay Business for Dummies》(第一次搞網拍就上手)這類的大眾化書籍在市場上大發利市。以幫助網路拍賣的新興顧問業也孕育而生,eBay估計,散落在美國各地所謂「交易顧問」(trading assistant)約有數萬人之譜。而腦筋動得快的業者,甚至開起實體的委託行(drop-off stores),專門幫想拍賣物品而不想守住電腦與網路的客戶服務。
一家成立於加州聖卡羅思的公司AuctionDrop已經跟創投募得300萬美元資金,準備在舊金山一帶大張旗鼓。
而1999年在美國成立的流動資產公司(liquidity),則是以整批進貨的方式壓低成本,提供專業賣家的便宜貨源,其中有過半的客戶都擁有一個共同身分:他們都是eBay賣家。
「要賺取100%的利潤也是常有的事。」待過惠普和通用汽車的副總裁哈隆(Asad Haroon)說,在他們的客戶中,就有人以平均單價90元美買進的過季電腦軟體,最後在eBay以2400元賣出,即使是行情最差的一筆成交記錄,也高達340元。靠著eBay賣家的支持,流動資產公司2002年也創造出13.6億美元營收。
台灣也出現類似的企業。以開發eBay應用介面、協助中小企業打理庫存資料庫和網頁內容的軟體商「愛秀網」,就是搭上這班列車的行動者之一。創辦人周漢倫,4年前本來是個賣記憶卡的通路商,「當我發現客戶和供應商全都跑到eBay上,跳過我進行網路拍賣交易,我知道公司一定要轉型,」周漢倫直說,「eBay創造商機的力量實在太強大了!」
然而,面對這樣一個新的環境,企業還是得仔細考量通路策略。分析知名品牌發起的網路拍賣行為,商品類型集中在產品生命週期的兩端,即前端新上市的稀有產品,和後端回收或停產的低價庫存品,以避免和實體通路衝突。
尋找、發現、再生產,eBay讓人接觸到有效率的市場,進而也從中累積出財富的力量,eBay影響力很大,但道理也就是這麼簡單。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