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復甦後的第一個聖誕節,購物買氣會不會讓一個月前持樂觀態度的分析師跌破眼鏡?
**實體零售業還沒出頭天
**實體世界裡,答案可能會讓人失望。分析師表示,目前多數的零售通路商「還沒有好好表現」。
雖然這不代表期望的好年冬會落空,但是零售通路商僅只微幅升降的業績,還是先給自己澆了盆大冷水。
就算今年已經是1999年來最令人愉快的假期,以中產階級為主要顧客的零售通路業表現仍不如預期。美國主要業者包括Kohl’s、Sears & Roebuck的業績,都下降3到4個百分點;連一再創單日業績最高的通路巨人威名百貨(Wal-Mart),總營業額也只微升3.7%。經濟學家分析,中產階級顧客對失業與景氣的擔憂尚未恢復,加上零售業正在面臨「不太平順」的轉型,是零售業業績無法出頭天的主要原因。
分析師也表明,通路業績不振的原因,還可能是因為多數業者缺少「非在此時購買不可」的聖誕限定商品,譬如應景的玩具與遊戲。不過,遊戲玩家還是票選出最想擁有的聖誕禮物,新力的PS2仍然穩居冠軍寶座,微軟的Xbox、任天堂的GameCube,則剛好恰如其市場占有率多寡緊追在後,分居第二、三名。
精品與網路商店強強滾
連最親民的零售業都冷風颼颼,誰還能笑得出來?你絕對想不到,精品業者反而樂開懷。分析師指出,不景氣讓有能力購買高級精品的上層消費者「忍了很久」,好不容易等到股市有回春跡象,聖誕佳節當然要大買特買。知名百貨業者Nordstrom、Neiman Marcus業績各成長5到7個百分點,薩克斯第五大道百貨公司(Saks Fifth Avenue)業績更增加一成以上。
實體世界業者各有美麗與哀愁,反觀網路線上零售商卻是齊聲喊好,業績報出來會讓實體通路吐血。根據研究機構Forrester Research調查,光是聖誕節前這段購物狂潮的線上業績,就比去年增加4成,突破122億美元。Jupiter研究公司也指出,高成長主要歸功於線上購物人數暴增,今年已經增加1000萬人次、達到6400萬人次。分析師更預估,全球最大網路零售商亞馬遜(Amazon)與最大線上拍賣商eBay第四季的銷售額,將會增長三成到四成五。
分析師認為,隨著景氣復甦,消費者的荷包「越來越鼓」,對線上銷售的信心亦已建立;加上線上銷售形式日趨多樣化,實體通路紛紛加入線上購物之列,線上銷售開始擔負搖錢樹重任。
看來,雖然聖誕購物潮才剛開跑,但想在這場實體、虛擬交錯的購物大戰搶錢,可得多加把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