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衛星網路Starlink首波Beta測試上路!每月3,000元有找,網速超越美國95%寬頻
馬斯克衛星網路Starlink首波Beta測試上路!每月3,000元有找,網速超越美國95%寬頻
2020.11.05 | 5G通訊

不久前,用戶Soliloqium在Reddit上發布一則貼文,炫耀自己收到了SpaceX的郵件,邀請他開通Starlink的測試服務。

Starlink
圖/ 品玩

資費、頻寬、怎麼用?

根據郵件裡透露的情況,SpaceX顯然不想讓這一批測試用戶對Starlink有太高的期望。畢竟這還是一項衛星網路服務,能不能連上網全看衛星數量、覆蓋程度,以及天氣等各種環境因素。因此,這項測試服務便取名為——「Better Than Nothing Beta」。

截至今天,SpaceX已經完成了16次Starlink的衛星發射任務,10月24日也剛發送出一批衛星,現在於軌道上的衛星數量已經達到了860顆,這個數量相當充足。SpaceX先前表示過覆蓋美國只要720顆就足夠,而覆蓋全球則需要1,800顆。

延伸閱讀:營收有望破8千億!SpaceX再送60顆「星鏈」上太空,高速網路上線不遠了嗎?

這封邀請郵件顯示,Starlink目前可以提供的網速預期至少有50Mb/s,最高可以達到150Mb/s。以Mbps為單位計算的話,在400到1200Mbps之間,最高也可以達到千兆寬頻的水準。

編按:根據美國網速測試公司Ookla最新數據顯示,SStarlink衛星網路服務試用速度已突破160 Mbps,超過了美國95%的寬頻,成績超乎150 Mbps的預期。

SpaceX還表示,在未來的幾個月裡,網路延遲的預估水平在20到40毫秒之間,算是相當不錯。而且這位發文的用戶也提到,郵件裡沒有提及數據封頂。至於價格,這項測試服務的單月資費是99美元(約2,835元台幣)。

和其他寬頻營運商一樣,用戶也需要營運商配套的路由器等設備才能訪問Starlink網路。

和其他寬頻營運商不一樣的在於價格和模式:Starlink的終端設備包括數據機、路由器,再加上衛星天線。全套的終端價格是499美元(約14,276元台幣),且必須全款購買,不能像其他營運商那樣租用。

Starlink
圖/ 品玩

結合頻寬、網路品質、價格(月費)來看,Starlink的這項測試服務已經追平其他常規的寬頻營運商。和其他傳統的美國衛星網路營運商相比起來,價格幾乎相同,而Starlink的網速卻快多了。

和美國最大的傳統衛星網路營運商Viasat做比較:Viasat的Unlimited Silver 25套餐,月費100美元(約2,862元台幣),標準頻寬只有25Mbps,而且還有60GB的數據封頂;而根據第三方統計,該公司標準頻寬100Mbps的套餐(月費200美元,約5,724元台幣),實際用戶測試的平均結果,只有33Mbps。當然,現在Starlink宣稱的也僅限於紙面。但就算在紙面上比較,Starlink也足以勝過Viasat。

如果現在想擠進測試計劃,可能已經晚了,首批測試邀請已經發給先前註冊過的用戶。但與此同時,你也可以下載Starlink手機App過過癮!隨著測試服務推出,SpaceX也正式發布了Starlink的App,首批幸運的測試用戶可以按照App裡的教學一步步完成選址、遮蓋檢測、衛星天線安裝、路由器連接等步驟。

Starlink
圖/ 品玩

和傳統衛星網路的地面配置一樣,Starlink要求用戶把衛星天線安裝在盡量空曠的地點,且天線不受阻擋。上圖所示,在遮蓋檢測的步驟裡,手機App會要求用戶把手機鏡頭對著天空、不斷轉動手機,確保在螢幕所示的圓圈裡只有天空,沒有房屋、樹木或地形的遮蓋阻擋。

除此之外,整個配置流程還是非常簡單的,基本上就是把終端設備的各個組件插到一起,完成遮蓋檢測,再連上Starlink路由器的Wi-Fi,就可以暢享衛星網路了!

用衛星網路賺錢養航太計畫

在美國較不發達和偏遠的地區,固網電信的鋪設成本很高,導致寬頻很貴。可靠的固網電信對偏鄉地區而言仍然是一種奢侈品。

隨之,衛星網路就成為了一種替代方案。比如在美國的中西部,很多商家或旅館提供的Wi-Fi,以及餐館超市的POS機,背後其實都是由衛星網路來支持。Hughes和ViaSat兩大美國營運商,合計在網路上的個人用戶至少有150萬,還有商業服務和政府訂單。

衛星天線
圖/ 截圖自Twitter

總而言之,衛星網路在美國算不上是新興產業、藍海市場。那麼,SpaceX又為什麼要做衛星網路呢?

最直觀的背後考量就是金錢。航天領域相當昂貴,這也是為什麼私人經營的航天公司並不多,很難做到像SpaceX這樣的等級。先前馬斯克說過,SpaceX做商業發射每年的收入最多30億美元,而做衛星網路的話能賺到300億美元——做Starlink的主要目的就是賺錢,來支持今後SpaceX在宇宙探索和商業航太方面的更多計劃。

Starlink這項「Better Than Nothing Beta」測試服務目前僅對美國和加拿大用戶開放。SpaceX先前已經在美國幾個偏遠地區進行過早期的測試。但馬斯克的野心,是把衛星網路覆蓋到全球,這也是為什麼他對衛星網路服務的收入估值這麼高。

5g 連結 網路
圖/ shutterstock

對於SpaceX的入局,很多人也將其看成是Uber、Lyft等共享經濟,在衛星網路行業的一次重演。透過網路品質和價格上的比較也能看出,傳統營運商的服務其實並不經濟,這也是為什麼人們對Starlink抱有更高的期待。

在SpaceX和可回收火箭出現之前,衛星發射和運作、維修非常昂貴,所以傳統營運商在服務質量上,也確實沒辦法與時俱進。Starlink的問世,對於衛星網路的核心用戶絕對是好消息,而之於傳統營運商而言則是個躲不開的宿命。

Starlink目前在軌道上的衛星數量已經有860顆,而SpaceX的計劃是在550千米左右的低地球軌道上最終擁有三萬顆衛星,做到全球覆蓋無死角。在發給首批幸運用戶的郵件裡,SpaceX也提到,預計在2021年上半年可以將延遲降到20毫秒以下。

責任編輯:文潔琳、蕭閔云
本文授權轉載自:品玩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