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要賣東西給年輕人,很容易,但也很難。從消費力的角度,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的確是市場上最有購買力的一群;但如果訴求形象不對他們的味,花再多力氣,也不容易賣得出去。
如何抓住年輕消費者的心,成了各業者行銷時最大的課題。
「年輕消費者的特性是不喜歡『輸的感覺』,而『好玩』是做一切事情的原動力,」飛利浦(Philips)品牌部門經理李靜娟觀察。
**目的:品牌形象改造
**做為一個擁有112年歷史的公司,飛利浦對「品牌年輕化」的工作,有相當程度的壓力。「在很多地方所做的市調都顯示,消費者認為我們是一家很穩健的公司,但不夠新鮮,」飛利浦今年新上任的行銷長羅內提(Andrea Ragnetti)在荷蘭接受《數位時代雙週》專訪時,大方地承認,「不像他們的爸媽那一代,對飛利浦很熟悉,我們跟年輕的消費者,的確存在一些距離。」
在台灣的調查也發現,20-30歲的消費者,對飛利浦的印象只停留在小家電和燈泡,但飛利浦的針對年輕族群所開發的新產品如手機、音響、電視等產品,反而沒有明顯認知。「這是品牌老化的警訊,」李靜娟說,多次與負責飛利浦行銷活動的雙向互動公關公司腦力激盪之後,得到一個結論,要讓消費者接受,就必須融入他們的生活之中,而線上遊戲的熱度,以及促成的社群感,是一個相當好的切入點。
有了年輕化的方向、也抓住年輕消費者的特性感覺,台灣飛利浦在今年9月,改變過往只在店頭與電子平面媒體推出廣告的傳統,與入口網站蕃薯藤合作,以如何經營飛利浦專賣店的概念,推出線上2D遊戲《科技大亨》,讓玩家化身店長,進行為時七週的經營競賽。
在這過程之中,消費者必須選店面、決定進貨品類、擬定售價,同時也必須善用各種策略宣傳的手法,來刺激店面業績的成長,甚至還可建立研發中心開發新產品來衝業績。
**作法:讓年輕人參與
**
《科技大亨》還會每週推出特別「事件」,例如父親節時會出現鬍子老爹,把店裡的刮鬍刀成功賣給他,就可以得到高分。遊戲中還有各種突發狀況,比如說搶劫事件,會把當天營業額全部歸零;若招財貓跌倒在你店門口,就能大幅增加收入。現實世界的重大事件也會反映到遊戲中,如發生大地震或是火災,都考驗著玩家的機智。而遊戲成績好的玩家,除了獎品獎金,飛利浦也再從中透過筆試和面試選出「一日CEO」,得到冠軍者,能到飛利浦過一天總裁的癮。
在推動的過程中,最大的挑戰是,「太過商業化的設計,反而會讓玩家反感,」李靜娟說。在遊戲設計初期,家電、消費電子、通訊和照明四大產品部門得知這個行銷活動,紛紛要求遊戲中盡可能露出產品的細部資訊或購買連結,但是都被她都拒絕了。因為建立品牌好感度是這次活動最主要的任務,玩家是來玩遊戲的,過多的產品資訊只會對遊戲造成干擾。
經過進行數次溝通,各部門人員都尊重這個看法,大方捐出產品做為遊戲誘因,沒有加入任何產品購買資訊。
「遊戲真的很好玩,若只是為了獎品我也玩不到七個星期,」最後打敗群雄,當選一日CEO的大三學生李宜芳回想。
**回響:品牌好感提昇
**
當然,飛利浦的新嘗試也不是沒有改進空間。玩家認為線上遊戲應該要再加強互動功能;李宜芳就指出,玩家只以留言版互動是不夠的,她建議應該開闢聊天室,讓玩家可以促進情感交流。也有人建議,應該要提高遊戲的複雜度,比如說可以控制價錢、促銷方式,產品組合等,或者加入更多樣的突發狀況和任務,因為同樣模式的經營方式,時間一長就會讓玩家很快感到無趣。
此外,遊戲過程中如何防止駭客騷擾,也考驗著飛利浦對該項活動的執行力。李靜娟就不斷接到玩家檢舉、抱怨駭客;但可愛的是,也有許多熱心玩家提供對付駭客的建議,「年輕的玩家其實都相當熱情,也很有見解,只要你是誠心溝通。」
在一個月遊戲期間,《科技大亨》共吸引了2萬2198人申請註冊為玩家,人數是飛利浦過去幾年例行舉辦夏日公園音樂會的七倍,其中74.1%的玩家是高中、大專學生,品牌管理部門主任陳翠如說,活動結束後的調查也發現,84%使用者認為遊戲幫助認識飛利浦,而品牌喜好度也上升了13%。五成以上的玩家認為飛利浦是「高品質」及「品牌形象佳」,此外「人性化」「實用」「價格合理」等品牌指標尤其顯著提高。
飛利浦台灣區總裁范歐世(Van Oost)則表示,就各界反應來看,這種操作不但話題性夠,媒體能見度也不錯,更重要的是,「這讓我們從不同的管道,深刻地了解到消費者對於飛利浦的實際觀感,而且藉由遊戲蒐集到的各種資料,可以做為日後企業經營、技術研發與產品設計的重要參考指標。」
既然年輕心情浮動不定,何不就放下身段一起搖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