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串流技術的發展,為台灣娛樂產業帶來一波又一波的衝擊,從最早期的音樂產業,近幾年的影視產業,到接下來的遊戲產業,都因為串流技術影響而造成很大的改變,尤其在內容製作上,更因此而面臨全球化競爭,導致台灣內容業者經營越來越辛苦。
「雖然辛苦,卻不得不走下去,因為這是台灣業者唯一的機會,」新媒體暨影視音發展協會理事長(NMEA)蔡嘉駿說。他解釋,從串流音樂、串流影視到串流遊戲的發展來看,無論是哪一種串流服務,扮演平台供應商角色的業者,幾乎都是全世界最大型的公司,台灣在內需市場及企業規模相對偏小的情況下,想要搶攻全球化市場商機,只能靠IP經濟而非平台經濟。
NMEA推動三大理念:國際化、跨域合作、尋求政策支持
因此,NMEA自2018年成立以來,就積極推動以下三大策略:邀請國際業者合作、推動跨產業IP、與政府對話三大策略,協助內容產業因應全球化衝擊。執行三年下來,在各項策略上都有了不錯的進展。
先就國際合作來看,目前NMEA會員數將近160位,除了台灣各種不同性質的影音內容公司,像是電視台、OTT業者、電影/唱片公司、漫畫出版社…等,也包含國際業者,例如:美國Netflix、Google、Yahoo;日本角川書店、三麗鷗、愛貝克思音樂集團(Avex);即將加入的韓國Kakao Page TW。
蔡嘉駿指出,藉由國際業者的加入,加深其對台灣內容業者的瞭解,才能創造更多互動與合作機會,進而解決台灣內容產業長期以來所面臨資金不足的問題。當然,除了與國際企業合作,NMEA也希望不同領域的內容業者能夠進行IP跨域合作。目前NMEA是以非正式交流的方式,協助內容業者建立人脈、共同行銷,接下來則希望進入資本合作階段,讓不同領域的優質企業可以攜手合作、創造雙贏。
另外在與政府對話上,NMEA目前邀請超過10位立法委員擔任顧問,不定期地反應產業需求和痛點。像之前引起許多爭議的OTT專法,就是透過協會促成產業與政府溝通,在OTT專法正式上路前,先以協會自訂《台灣OTT TV自律規範》進行自律管理,也讓政府有更多時間逐步完善法條規範、再正式上路。
目前NMEA也正在與政府相關部會討論成立影視基金的可行性,希望以投資取代補助的方式,協助台灣業者一年產出10部以上的具國際競爭力的高質量內容,再販售給國際OTT平台,提高台灣內容在全球市場的能見度。
2020峰會聚焦四大主題 透過資本實力拉高競爭力
除了上述三大策略,NMEA也藉由舉辦亞洲新媒體高峰會的方式,促使產業間有更多交流和互動。像2019年討論串流、跨域及變現三大主題,希望協助台灣內容產業瞭解在串流浪潮下的變化,如何跨域合作才能將內容變現。2020年則聚焦在「資本化、數位化、全球化、在地化」四大主題上。
在這四大主題中,蔡嘉駿特別強調資本化的重要性。「因為影視娛樂及內容產業已經變成資本大戰,台灣如果不能提高資本實力、強健公司體質,很有可能被逐出全球市場,」蔡嘉駿說。
蔡嘉駿進一步以韓國最近的新聞為例,韓國最大網路公司Naver於10月與CJ集團簽訂規模6000億韓元(約168億元台幣)的換股協議,藉此取得CJ物流(CJ Logistic)、CJ娛樂(CJ E&M)及CJ娛樂旗下影視製作公司Studio Dragon等公司股份。外界相當看好Naver與CJ此次的戰略合作及換股策略,這意味著韓國的科技和娛樂產業,將進行更深的整合,以便在全球化競爭中,保持市場領先地位。
如果連韓國這樣的娛樂強國都需要藉由整併來強化全球競爭力,那麼台灣這種大多是中小企業的產業結構,就更需要快速動員進行資本合作,形成一個有經濟實力的個體,日後無論是要掛牌上市爭取更多資金,或是要跟國際平台爭取合作機會,才有比較高的成功機會。
目前在資本化主題下,已經確定的議程包括,台灣董事學會常務理事蔡鴻青,分享國外投資機構在內容產業的操作經驗、如何選擇投資標的;國發會副執行秘書蔡宜兼分享影視產業如何向國發會爭取預算;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分享CJ在韓國運作娛樂事業的方式。
NMEA希望,透過資本化主題下的各項議程,呼籲一些比較有規模的台灣企業放開心胸,尋求同業或異業合作機會,至於比較小型的影視或製作公司,則可藉由議程瞭解除了向政府申請補助之外,還有哪些尋找資金的方式。
至於數位化,則是考量台灣有很多傳統影視業,無論紙本出版或傳統電視電影,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決心進行數位轉型,因此NMEA邀請有經驗的業者分享轉型經驗,例如:日本三麗鷗,盼能助力業者的數位轉型之路更順暢。
而全球化,將邀請台灣在地公司分享進軍海外的成功經驗。最後的在地化則恰好相反,由國際公司分享自身耕耘台灣市場的策略,目前邀請中的對象包括Netflix、Youtube、迪士尼、韓國Kakao Page TW等業者,希望藉由國際講師的分享,讓台灣企業知道國際大廠在台灣的發展重點,才能做出符合需求的內容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