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資通訊產業具備堅強硬體製造能力,近年來更積極整合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等軟體能量,以軟硬整合之姿發展AIoT產品與解決方案。由經濟部工業局辦理的「2020AI+新銳選拔賽」,藉由大廠出題、新創解題的以大帶小模式,為大廠注入創新能量,幫助新創擁有更多的資源,創新AIoT產品解決方案,也藉此連接大廠,加速新創在國內外市場的拓展與佈局。
開源智造》AI+AR 智慧化產線瑕疵檢測
成立於2019年的開源智造專注於電腦視覺與自然語言等AI技術的創新研發,然後採取「訂閱制AI服務」為醫療、製造等產業提供智慧應用服務,並曾在經濟部工業局的AIGo計畫競賽中,打敗200多個團隊取得第一名,展現堅強的技術力,進而陸續為台北醫院在內的許多醫療與健康相關機構,開發AI影像辨識的智慧應用。
以過去累積的AI應用技術能量為基礎,開源智造參與「2020 AI+新銳選拔賽」時,結合其AI演算法技術與智慧眼鏡開發商佐臻科技的AR眼鏡,在智邦科技的製造產線上導入AI影像辨識軟硬體系統,引導工廠人員正確執行電路板組裝作業,實現智慧化產品瑕疵的檢驗流程。
開源智造執行長黃名仕指出,結合AI與AR為智邦科技解決產線品管檢驗問題,不僅大幅提升團隊的AI技術創新實力與軟硬整合能力,更重要的是,藉由智邦科技提供的組裝產品影像與數據資料,以及團隊親自到智邦科技擁有完整設備的產線瞭解需求,讓開源智造研發團隊更深入了解電子製造業的產業領域知識(Domain Knowhow),讓公司對客戶理解不斷加深,提高訂閱制AI服務的競爭力。
灼灼科技》AI影像辨識為無人機打造雙眼
創立於2015年的灼灼科技利用獨有的模型壓縮和程式庫最佳化技術,開發出從影像輸入、影像識別、結果輸出,完整銜接端到端邊緣運算解決方案,致力協助製造業、零售業及交通運輸導入智慧應用。
以多年深耕客製化AI影像辨識技術能量為基礎,灼灼科技參與「2020 AI+新銳選拔賽」時,選定晶片大廠鈺創科技提出的「智慧交通」題目,將其AI影像辨識技術應用於鈺創科技子公司鈺立微電子的雙目深度感測器,可讓無人載具在進行自動導航時,藉由AI影像辨識進行路線上障礙物判斷,並依據資訊識別即時狀況,從路線清單中選取最適合路線,以到達預定目標地點。
灼灼科技執行長陳嘉臨指出,整合灼灼科技的AI影像辨識技術與鈺立微的3D深度感知模組,研發團隊成功開發出自走車路線障礙物判斷機制,讓公司從過往純軟體開發到與無人載具進行整合,對於公司未來的發展幫助很大。展望未來,除了透過與鈺立微簽訂MOU持續深化合作,灼灼科技將從過去累積的技術經驗收斂產品,朝向發展標準商品之路邁進。
[經濟部工業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