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交替,飆出景氣三把火
世代交替,飆出景氣三把火
2003.09.15 |

那必須符合抓緊資訊與家電整合潮流、終結舊有產品、並且創造出新的需求,就像數位電視、數位相機和遊戲。這是一次堅決的世代交替。科技業回春不再看PC臉色,而是更多冒出頭的新明星。認識新產業,也就能掌握新的板塊遷移力量。
沉寂已久的家電業,今年突然熱鬧起來,為的是液晶電視。
這種塗著銀白或深黑色、長寬16:9、螢幕薄薄一塊的新產品,與傳統映像管電視擺在一起,誰都知道哪一個會吸引注目。此外,液晶電視不占空間、低輻射的特性,將來還可隨播放系統更新,而可以上網瀏覽、做隨選視訊和購物等,全在一個遙控器上就搞定。

**一場革命牽動兩個大產業的繁榮

**
「這不僅是顯示技術的革命,根本就是電視機的革命,」中研院院士、交通大學校長張俊彥分析,「背後看的是數位電視的商機。」
這一場革命所牽動的,是電腦與電視之戰。在未來的家庭生活中,究竟是用電腦來看電視節目,抑或用電視來上網瀏覽收發電子郵件,這個問題已爭執多年,資訊和家電業者各持己見,始終沒有結論。
「我們早就認為電視不見了,以後是以螢幕為中心的時代,哪還分什麼這是電視那是電腦的,」優派亞太區行銷副總經理汪志謙說出資訊業者的看法。
「電視機太複雜了,每一家技術都不同,不像PC有公板,把英特爾微處理器和威盛晶片組放上去,功能就一樣,」聲寶總經理何恆春表達家電業者的觀點。

**液晶電視有能力接下PC的棒子嗎?

**
無論如何,液晶電視是雙方達成共識的市場,因為兩邊都在出貨,而且優派有一部分產品是交由聲寶代工。這種組合相當新穎。以往,資訊和家電業者涇渭分明,產品截然不同,連通路都畫清界限。偶爾,有像大同和東元這樣的業者撈過界,去生產電腦顯示器,或者如宏碁去設計有「家電」概念的「渴望」(Aspire)電腦,但都算特例。如今,從產品到通路,兩邊的性格愈來愈難分。
但是,台灣真有生產液晶電視的本錢嗎?液晶電視有可能接下PC的棒子,成為台灣下一個出口強項嗎?
在映像管電視登上頂峰的1970和1980年代,台灣曾參與其中,是RCA和增你智(Zenith)等美國老牌電視機公司的生產基地之一,但隨著台灣的國民所得增加,這些生產線又移往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和中國。而台灣所累積做映像管電視的經驗,後來則轉去做電腦顯示器,並一路在1990年代衝上全球第一大。
不過,不論是映像管電視機或映像管顯示器時代,台灣掌握映像管的能力弱,這項關鍵零組件受制於國外,所以即便出貨量節節升高,獲利卻是隨著產品走入成熟期而愈來愈薄。但是,在即將來臨的液晶電視時代,「台灣掌握了液晶面板,這是我們最大的利器,」明基電通數位媒體事業群總經理陳其宏指出。明基本身生產液晶電視所需的面板,主要由集團另一家公司友達所供應。
今年初,在預估多家液晶面板廠的五代廠(每一代做出的液晶面板尺寸比前一代更大,可切割出更多塊面板,成本更有競爭力)產能將陸續開出,使得液晶顯示器(用於PC)市場供過於求時,液晶面板廠的股價直直落,友達從去年高價60塊一路下探18塊。到了今年下半年,液晶電視異軍突起,帶動對液晶面板需求,友達股價又一路從18塊上漲到44塊。

**只要一年就可長出一個PC產業

**
目前,在全球液晶面板佔有率上,韓國第一,台灣第二,而且兩邊都積極投資擴廠,從目前的五代廠延續到六代和七代廠,戰火愈燒愈烈。日本在5年前是第一,現在是第三,除了夏普(Sharp)之外,其他業者多已停止投資。「韓國有三星,台灣這些面板廠全加起來,也有二星吧,」交大校長張俊彥打趣地說。
在液晶電視的競賽中,目前也以這三個國家的業者為主,與過去PC時代以美國業者馬首是瞻的情況大相逕庭。
何恆春和陳其宏都指出,液晶電視的機會,以日、韓、台三個有電視機生產能力又掌握面板的國家最看好。聲寶本身雖然沒有生產面板,但透過自行或客戶向市場購買的方式取得,目前已幫美國的電腦公司捷威(Gateway)、通路商Best Buy、以及法國的家電公司湯姆笙(Thompson)代工出貨液晶電視。
目前,全世界的電視機市場,一年約1.3億台規模,與PC業相當,如果全數換為液晶電視,就等於長出一個PC產業(進一步報導請見p.64)。美國計畫在2006年時汰換現有類比電視播放系統,改採數位電視播放系統。屆時,原有的映像管電視機,可以添加一個機頂盒(set top box),轉換成數位電視,或者直接採購液晶電視或電漿電視等可以傳送數位訊號的產品。

**景氣霸主換手產業新興竄起

**
科技產品愈來愈家電化,或者說家電產品愈來愈數位化的潮流,造就許多新的明星產業。除了液晶電視風潮方興未艾,數位相機和遊戲機也正掀起翻天覆地的變化。
就像V8問世後帶動家庭攝影的流行,現拍現看、不滿意當場洗掉重拍,回去後接回電腦螢幕看、而不是送到沖洗店去,數位相機也造就了許多業餘攝影家,甚至改變家人保存照片(不沖洗出來,就存在硬碟或網路上)及報社雜誌社內部的圖片作業流程。
去年第四季,全世界數位相機的出貨量,己超過傳統光學相機,到今年差距愈拉愈大,數位相機和光學相機的出貨比已達2:1,數位相機今年出貨可望破4000萬台,比去年成長68%。
數位相機的熱賣,使得日本的傳統相機業者Canon、Nikon和Olympus等,有了翻身二度成長的機會,而原本位於台中的光學相機業者,也跟著水漲船高,從傳統產業躍昇最搶手的數位產品行列。
生產數位相機鏡頭的大立光電,今年以來每月出貨量迭創新高(主要拜相機手機之賜),即便美伊戰爭和SARS期間也不受影響,一到八月營收已比去年同期成長70%,最近股價熱得發燙,一度衝抵400元大關,擠下聯發科成為新股王。連帶地,同樣生產鏡頭的亞洲光學,股價也衝破250元,而組裝數位相機的華晶與普立爾,股價也都表現突出,數位相機族群是九月份台股最亮麗的一支。

**把握良機台灣還得積極突破挑戰

**
遊戲機是另一個例子。不管是新力的PS2或微軟的Xbox,下一代的新機型都將加入網路連線功能,讓全世界各地的玩家,可以透過上網連線而玩成一片,預料將是電玩遊戲的下一個「殺手應用」。雖然這些設計概念不來自台灣,但組裝工作卻在台灣業者手中完成,包含鴻海、華碩和緯創。
面對這些竄起的數位明星產品,台灣有機會,但挑戰也不少,首先是技術人才的不足。
當一座座新的液晶面板廠陸續完工,準備進入量產時,卻發現根本找不到適合的人。友達、奇美和廣輝等面板廠的徵才廣告一直沒斷過,卻也一直補不齊。九月初,甚至傳出業者聯合到日本招募的消息。「台灣具有光電專長的教授不到50位,懂液晶技術的更不到10位,要靠他們培養學校人才,哪來得及產業界用?」張俊彥焦急地說。
他指出,早先的液晶面板技術,台灣都從日本引進,一直到現在的五代廠技術都是,但是日本接下來已不發展新技術,只剩韓國還在做,「但韓國是不會移轉給台灣的,現在不開始自己研發,將來要吃大虧的。」
數位相機的狀況也類似。其中的關鍵零組件CCD,台灣沒有能力生產,都是向日本進口,當日本業者出貨緊時,台灣就更難拿到貨,等於被日本業者掐住喉嚨。目前的解決之道,是靠半導體的CMOS製程,以晶片功能取代CCD。
其次,是工業設計能力的不足。
不管是數位電視、數位相機或遊戲機,都不像過去PC重功能輕造型的概念,反而是重造型輕功能,「感性」比「科技」重要。「消費者肯花錢,但他對品質和外型的要求也更高,」經過多次市場調查後,優派亞太區行銷經理汪志謙歸納,「再來要比的是品牌和設計能力。」
當全世界都在等待矽谷,想找尋科技業復甦的訊號時,卻沒料到,由亞洲所帶動的數位電視、數位相機和遊戲機產業,正為逐漸回升的景氣,加溫燃起三把熊熊烈火,而台灣,正是在其中添加薪材的一位。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現在進行式的新彰化-走進2025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看彰化如何轉譯城市設計!
現在進行式的新彰化-走進2025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看彰化如何轉譯城市設計!

台灣設計展已自10/10起正式開展,展期至10/26於彰化市、鹿港鎮、田中鎮及田尾鄉等地開展,其中將設計手法運用在城市治理與公共政策亦是此次展覽的重要核心。設於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的《圓未來之行》,以清晰脈絡梳理彰化的城市發展,並將彰化縣政府當前如何以均衡及複合的設計,將城市規劃中的「交通」、「建設」、「生活」三面向呈現進行中與已完成的政策成果,並透過互動裝置與參與機制,邀請民眾共同參與城市治理。讓我們一同走進展場,觀看這些政策如何以設計的語彙被轉譯為可理解、可感受、可參與的日常溝通。

交通路網連結城市脈動,居民日常與幸福共行

交通路網是城市的縫線,是均衡發展的骨幹,路網密密織入、層層堆疊,將生活的點點滴滴串成同一張布面。於《圓未來之行》的「轉譯之間」,我們以交通破題——〈彰化交通脈絡透視圖〉以多層透明壓克力承載各級路網,透過疊印與透視產生視差,清楚呈現城市交通的經緯關係與節點密度;〈脈動彰化:空間發展藍圖〉則以光為媒介投影於城市模型,演繹彰化未來的重要軌道規劃與重點核心發展區域的建設願景,沿著大埔截水溝的堤岸風景前行,輔以東西南北向的完善路網,八大生活圈的樞紐轉運站串起城鄉間的交通脈絡,引擎發動,感受彰化這座「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節奏與脈動。

彰化1013_2
〈脈動彰化:空間發展藍圖〉以光雕投影演繹彰化的未來規劃。
圖/ 彰化縣政府

建築與空間疊加複合,跨齡共生,城市共享

建築是城市的骨架,新生與既有的空間疊加再生,乘載著居民歷史記憶的老屋經過修繕,化身文創基地、創業場域與周邊社群連結,〈時光新生所〉記錄著重獲新生的老屋翻開世代新頁的重要時刻。

彰化1013_3
〈時光新生所〉透過翻牌互動比對老屋今昔差異,喚醒封存的時光。 (示意圖)
圖/ 彰化縣政府

隨著城市蓬勃成長,為能回應隨之增加的跨世代居住需求,〈宜居共築所〉展示共居的設計實驗成果,伸港基地首創青宅社宅共居基地,回應居住正義、社區韌性等多重城市課題,也讓彰化青年可安心回鄉成家。

彰化1013_4.jpg
〈宜居共築所〉展示伸港全國首創青宅社宅共居基地。 (示意圖)
圖/ 彰化縣政府

在新生的城市建築中隱藏著許多設計巧思,〈未來綠學園〉邀請民眾以擴增實境方式探索鹿江國際中小學這座綠建築的永續設計,校園本身也是環境教育的最佳教材;〈無形設計所〉則透過電控薄膜揭開日常表象下的設計智慧,鹿港洛津國小的操場、地下停車場身兼蓄洪池機能,同時承擔運動、停車與防洪安全三重角色,風雨時成為守護社區的暗線,平日則回到居民的生活日常。

宜居生活源自安心信賴,健康照護與共融設施完備,滿足全齡需求

生活的幸福感,來自各世代都能感到被照顧、被守護的安心與自在。〈全齡照護網〉以大型 LED 牆面呈現全國首創的長照大樓,將托嬰、長照與社會福利整合為一體,成為在地支持網絡的核心據點,也成為最貼近民眾需求的務實設計成果。〈活力共享場〉把運動帶回日常,呼應彰化「八大生活圈運動館」計畫,邀請觀展者當場伸展、啟動身體;各地共融公園則以「共融遊戲」回應跨齡需求,透過無障礙動線與共融遊具,包容不同能力與世代,在〈無界共融園〉票選最期待的共融遊戲場主題,邀請民眾攜手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共融新天地。

彰化1013_5.jpg
〈全齡照護網〉展示整合式長照大樓提供各年齡層的完善照護服務。 (示意圖)
圖/ 彰化縣政府

到《圓未來之行》一同書寫新彰化的現在進行式

民眾是主詞,是這座城市的主角,既感受也形塑城市;交通作為連接詞,串起人與城市,連接起可能性;建築是名詞,乘載各式機能,讓各種需求的滿足具備指向的所在;而生活化為形容詞,傳承著文化底蘊,透露著溫暖照護與人情味。至於動詞,正是此刻我們發生的行動。

彰化1013_6.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邀請大家一起來參訪《圓未來之行》,欣賞彰化三百年的城市紋理。
圖/ 彰化縣政府

彰化縣長王惠美表示,「現在進行式的新彰化」是一個正在被書寫的長句,此刻的每一次到訪、每一次參與、每一次選擇都影響著城市的發展。她強調,《圓未來之行》不僅是一場體驗活動,更象徵著縣府與民眾攜手共創城市願景的過程,邀請大家一同參與,書寫屬於彰化的未來篇章。
展覽資訊

【彰化縣政府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