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業應該建立跨國性平台,才有賺頭
創投業應該建立跨國性平台,才有賺頭
2003.09.01 |

這三年,台灣創投業真的很辛苦,在現有的兩百家創投公司中,90%創投手中有的不是錢,而是燒錢的案子,是沒有辦法期待的。現在的景氣看起來要明不明,儘管大家認為景氣循環總是「起久必落、落久必復甦」,但是經過30個月的空頭,雖然市場資本支出有增加趨勢,但人在谷底久了,會變得比較謹慎,投資的錢就不會這麼大方,過去10個案子可能投資5個,但是現在只會投資一到兩個。
面對空頭市場,創投業者有種說法是「先低調、守台灣,其他不要碰」,這種創投公司什麼也不能做,或是只投資台灣未上市公司,但是現在要在未上市公司中挑到明珠是不可能的,而好的未上市公司,股價又太高。

**建構獨特平台,發展 全球化

**
因此在現階段,創投公司本身的平台要獨特,要能找到錢、找到好的案子,也就是所謂有獨特的pipeline(產品發展進程),做到客戶做不到的事,讓客戶覺得你成為股東之後,公司的價值會增加。中經合過去一年在台灣投了4個案子,算是滿活躍的,投資了包括光寶集團和友訊,他們就是看好中經合在美國和大陸的資源,可以幫助集團將來的發展。
這一兩年全球都在「瘋亞洲」例如,INETL、DELL,但是這些老外對於中國跟亞洲還是不懂,因此需要找創投當vehicle(催化劑)。這些大公司來到亞洲,不管是為了成本、市場或產品的考量,都需要藉由創投協助克服語言文化等隔閡;同時在亞洲子公司的管理及IPO業務(新公司股票初次在公開市場發行),也都是創投最擅長的。儘管環境不同、時代不同,但是過去兩三年有認真架構跨國平台的創投,還是有很多機會。
美國跟歐洲廠商現在都體會到全球化的重要。例如,在美國做行銷與打品牌、Know-How和管理以及上市放在台灣、製造生產在大陸,而研發和創新則放在日本或韓國,強調專業專工。
因此一般創投認為理想中的好案子,就是「美國找錢,台灣設置研發與上市,北京負責生產與市場」。

**投資上遊產業,掌握主導權

**
但是,中經合在1992年就進入大陸市場,發現大陸企業思維跟其他國家不一樣:國際大廠會認為,外包是要降低成本,代工廠商只要賺取高毛利率就好。但是大陸企業卻要有自己的規格、執照、甚至品牌,不願意把好處與跨國企業分享,例如大陸現在發展EVD(高清晰度光碟播放機)企圖取代DVD。有鑑於此,我們正嘗試一種新的模式:投資上游產業,取得建立產業標準的權利。
中經合在大陸投資四個產業標準,MP4便是其中之一,一旦取得MP4規格化的權利,其他的中下游廠商也會來找我們,希望能透過我們協助他們建立產業標準和取得許可。
各家創投文化不同,有些創投只是想要分一杯羹,但是我們是希望有主導權,投資上游產業建立縱向的pipeline,再加上既有的橫向發展平台,我們就可以不用等待DEAL,而是創造DEAL。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在台灣,投資的第一步往往不是研究市場,而是跑流程。投資人首先要開立證券戶,過程中還得額外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如果同時往來多家券商或涉獵不同金融商品,手上的交割戶就會越開越多,久而久之,資金與投資收益被分散在不同帳戶,不只增加管理難度,一旦忙碌忘了轉帳、交割戶餘額不足,還可能面臨違約交割的風險。

這套交割制度雖然保障了交易安全,卻也讓不少投資人覺得進場門檻比想像中更繁複,投資體驗因此大打折扣。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表示:「永豐金證券很早就觀察到這個市場痛點,在『分戶帳』服務上路後,我們看到一個能夠改善流程痛點、讓投資管理更有效率的機會。」

為此,永豐金證券推出「資金管理帳戶」,以「投資錢包」的概念重新整合投資人的金流,讓投資人透過單一帳戶即可掌握各項投資的資金流入與收益,不必在多個交割戶之間切換,讓投資管理變得更直覺、更便利,也讓投資績效更容易被看見。

創新1》開證券戶不必再加開銀行戶

蘇威嘉進一步說明,資金管理帳戶為傳統證券交易流程帶來三個創新,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投資人能夠直接使用自己原有的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

目前永豐金證券已串接25家銀行,投資人可以從中選擇慣用帳戶進行綁定,而且整個綁定流程都能透過手機App完成。對於新手投資人而言,開立證券戶後就能直接開始投資,不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申辦交割戶;至於已在永豐金證券交易的客戶,也能改用自己最熟悉、最常使用,甚至具有特殊意義的銀行帳戶進行交割,讓投資相關的金流能在同一帳戶中運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2》自動授權扣款、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在資金管理帳戶的基礎上,永豐金進一步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以eDDA電子直接扣款授權機制為核心,提供自動授權扣款與入金申請兩大功能,打造證券交易流程的第二項重要創新,不僅省去投資人在不同App間切換的麻煩,也能避免因為忘記轉帳或餘額不足所導致的違約交割風險。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表示,只要完成自動授權扣款設定,日後投資人在進行台股現貨交易時,系統會自動確認資金管理帳戶的餘額、是否足以支付「台股T+2日交割款」,若餘額不足,系統會自動從事先約定的銀行帳戶將差額轉入資金管理帳戶(投資人須確保約定銀行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確保交割順利完成。

永豐金證券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
圖/ 數位時代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交割前一天的帳戶餘額明明足夠,但隔天一早若剛好遇上信用卡、水電費等費用自動扣款,恐會造成交割款不足」高政雍認為,對投資人來說,若因帳戶上的小疏忽而傷及自身信用紀錄,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永豐金證券希望藉著資金管理帳戶,協助投資人從根本來避免這類痛點。

至於「入金申請」,凡完成自動授權代扣設定,爾後投資人只要打開永豐金證券大戶投 App的資金管理帳戶專區,就能直接點擊「入金申請按鈕」,把資金從綁定的銀行帳戶匯入資金管理帳戶,免額外再透過網銀App進行轉帳程序,且單筆匯入與匯出的上限皆為 5,000 萬元,不僅轉帳更方便,目前更不收取匯款手續費,長久累積下來,可以為投資人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備註:資金管理帳戶推廣期間,申請出金及授權扣款入金之銀行間通匯費用由永豐金證券負擔,惟永豐金證券日後保有優惠方案調整之權利。)

創新3》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資金管理更Easy

資金管理帳戶所帶來的第三項重要創新,是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無論投資人是買賣台股、美股、港股,採取定期定額或定股方式布局美股與台股,甚至進行台股的融資融券、申購競拍、有價證券借貸等交易,都能以資金管理帳戶完成交割;唯海外股票目前僅支援新台幣交付,未來則將視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過去,台股和複委託交易往往得綁定不同銀行帳戶,導致投資人必須在不同帳戶間反覆調度資金,不僅繁瑣,也容易在忙碌時漏轉、轉錯,增加管理難度。如今,只要透過一個帳戶即可支付所有交易往來,真正從源頭簡化了跨市場投資的資金管理流程。

化身投資錢包,重塑投資人的金流管理方式

蘇威嘉強調,永豐金推出資金管理帳戶服務,不僅是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的操作體驗,更希望重新定義投資人在數位時代的投資管理方式,讓這個帳戶真正化身為「投資錢包」,一來協助民眾將投資資金從日常收支中獨立出來,二來完整記錄投資金流的變化軌跡,使投資績效、資產變動一目了然,還能逐步養成更有紀律、更有效率的投資習慣。

舉例來說,使用資金管理帳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一步於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平台,使用股利再投入功能。爾後當股利發放至資金管理帳戶時,只要沒有出金申請,即可將配發股利留在資金管理帳戶中,讓系統協助執行定期定額策略的同時,還能將配發的股利自動再投入市場,確保每一筆投資績效都有望創造複利,成為累積資產增值的一部分,避免發生股利回到日常使用的銀行帳戶後「不小心花掉」的狀況。

(備註:股利再投入功能及適用範圍,依豐存股平台公告為主)

目前,資金管理帳戶上線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使用率已突破 20%,顯示投資人對更直覺、整合式的資金管理方式有明顯需求。蘇威嘉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優化相關功能並擴大應用場景,讓投資人能以單一帳戶完成資金集中、靈活調度與多市場交易,全面提升理財效率與使用體驗。

為鼓勵更多用戶體驗資金管理帳戶,永豐金證券也設計了「過關打怪」式的互動行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900 元的股票禮品卡,還能參加iPhone17 Pro Max等好禮抽獎。若想提升投資效率、改變過去繁瑣的資金管理模式,現在正是申請資金管理帳戶的好時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