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了許久的「純網銀」今年將有2家業者正式提供服務,面對純網銀來勢洶洶,在市場耕耘已久的傳統銀行,會端出哪些令消費者眼睛為之一亮的「新菜」?知名業者新光銀行,過去幾年採取戰略、戰術的雙軌模式,致力在數位戰搶得先機,持續傳遞「貼近用戶生活、為顧客著想」的價值主張。
回溯2015年,新光銀行看準數位趨勢成立數位金融部,是國內首批政府開放Bank3.0設立數位存款帳戶的先行者。新光銀行數位金融部資深協理蔡佩如表示,新光能快速展開數位轉型,在戰略面有領導層Top-down的遠見及支持,還有團隊成員跨領域專業Bottom-up的齊心合作,在當初設立的兩階段轉型目標,皆如期成功達標。
新光銀行第二階段數位轉型KPI將達陣,強化數位科技力一展成效
新光銀行當時發展數位金融就訂下具體目標,數位活躍用戶數每三年要翻倍成長,第一階段從2015~2018年順利達標;第二階段2018~2021年預計在今年上半實現,下個階段更放眼衝破百萬活躍用戶數。「我們認為下一波關鍵動能是來自數位通路,『OU數位存款帳戶』就是下一階段的成長引擎,也是新光在數位轉型的具體戰術,」蔡佩如指出。
六年前所設定的KPI,新光銀行能一路繳出漂亮成績單,歸功於自家正規軍的系統化訓練。從前端體驗行銷、中端產品規劃、到後端程式設計開發,全部Know-How由新光銀行自行養成,並且大規模整合內部的跨專業多元人才。光是加速數位開戶審查流程這件事,新光銀行就從數位科技、作業流程等角度投入大量心力。
「以前客戶在線上開戶填完資料之後,再由104家分行接掌後續審查作業,自從數位轉型後,現在整個銀行僅需不到10位人力協助作業,其他初審工作全部交由系統自動化、RPA流程機器人處理,」蔡佩如回應。更驚人的是,現在一天OU數位存款帳戶完成開戶的數量,大於過去一家分行一個月所處理的開戶量,顯見新光銀行投入金融科技的決心。
OU數位存款帳戶滿足四大需求,鎖定30~50歲族群完成一站式服務
數位金融服務當然不會只有資料審查,OU數位存款帳戶當時推出時,就鎖定「開戶、繳費、消費、理財」四大面向,提供一站式服務,滿足現代人食衣住行育樂所需。蔡佩如強調,「當初取名OU,就是組合Omni及You二個詞意,代表我們以使用者為中心,提供虛實通路一致化的全方位服務體驗。」
尤其OU數位存款帳戶特別針對30-50歲族群,看準他們不僅生活工作忙碌,也是支撐家庭經濟的夾心餅,最需省時、省力的數位金融工具。以開戶服務為例,三個步驟在十分鐘就能完成一戶三開(臺幣、外幣、信託帳戶)流程,而且能獲得價值近6,000元的開戶禮包,大幅取代過去須準備三套文件的耗時要求。甚至還能直接到便利商店的事務機(KIOSK)進行帳戶升級「立碼驗」服務,享受更方便的轉帳功能,不用像以往要到臨櫃排隊申請。
除了鎖定三明治族群之外,新光銀行也洞察到新世代年輕人熱愛號召,以及在社群樂於分享的現象,近期特別推出「OU can 揪ing」推薦機制。讓大家透過揪朋友成為OU數位存款帳戶成員的號召動能,不僅可以善用推薦來獲得獎金,甚至還有排名競賽機制,前20名的推薦人還有機會獲得最高上看60萬獎金。
迎向Open Banking新局面,以合作取代競爭打造異業數位金融生活圈
面對純網銀的出擊,新光銀行將如何接招?蔡佩如表示,「純網銀加入後,我們覺得市場是機會大於威脅,因為我們能提供隨時、隨身的數位體驗之外,有些較複雜的業務,還能夠藉由實體分行的據點,提供更深入的解說。」未來新光銀行將採取「業務趨動科技」的策略,透過API技術串聯邁向Open Banking世代。
所謂串接API驅動數位金融生態系,就是以API banking的技術去整合異業的服務,例如在超商、醫院、甚至乘車場域,要在異業平台儲值、繳費,不用先到銀行帳戶查詢餘額,而是繳費當下就能檢視帳戶所剩餘額。這些機制要實現,就要透過資料共享、API串接,才讓服務延伸到日常生活各個觸角。
「面對未來趨勢,我們相信與其單打獨鬥不如一起打群架,所以會以『合作代替競爭』的模式,建立起更龐大的數位金融生活圈,甚至推動更多創新的業務內容,讓客戶無論在何時何地,都可以獲得無差別的金融服務,」蔡佩如表示。迎向Bank 4.0,新光銀行已備好草糧、充足馬力,準備再次大顯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