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櫃公司2020年財報全部公告,統計上千家企業中,去年EPS獲利創高家數達226家,上市企業總營收跟獲利都雙創歷史新高,高EPS榜單也出爐,半導體跟電子業受惠疫情刺激需求,是相對亮眼族群,EPS前20強中僅化工股達新及車股和泰車擠入榜單。
股后矽力獲利排第七名,哪6家賺比股后高?
檢視上市櫃EPS排行(請參見下圖),第一名由股王大立光以182.9元奪冠,相當於大立光去年賺18.3個股本回來,儘管這個獲利是比2019年衰退的,但獲利能力仍然相當驚人,大立光已經通過配發91.5元股息,股息為11年來新高。
而獲利第二名是雲端資料中心伺服器大廠緯穎,隸屬於緯創集團的金雞母,去年EPS高達49.25元,表現超出預期,創歷史新高,公司也通過配發32元股息。跟緯穎獲利差距相當接近的遊戲軟體開發商鈊象去年賺48.38元,排名上市櫃第三名,公司宣佈配息42元,還高於緯穎。
第四跟第五名都是IC設計業,分別為祥碩44.16元,及記憶體IC群聯44.14元,兩家獲利相近,祥碩宣佈配發24元股息,群聯宣佈配發23元股息。
華碩跟矽力-KY分居第六跟第七名,華碩受惠宅經濟發威,筆電需求優於預期,帶動獲利衝新高,華碩已經決議配發26元顧股息,矽力-KY為台股股后,主要從事電源管理IC設計,今年決配發10.5元。
上市櫃9家賺逾30元,超過20元27家、115家賺逾10元
從事雨衣等生產的塑膠化工股達新,去年因售廠利益入袋,EPS31.97元創高,公司利用節稅管道,現金減資2.85元,另配4元現金股息,去年EPS排名第八。矽晶圓大廠環球晶去年EPS30.11元排名第九, 只有9家EPS高於30元 。
EPS高於20元企業有27家 ,除上述9家,還包括信驊、昇佳電子、精測、可成、國巨、玉晶光、新普、嘉澤、聯發科、亞德客-KY、和泰車、旭隼、恆大、鮮活果汁-KY、裕日車、寶雅、漢唐、南六。
證交所表示,台股上市及第一上市公司(不包括淘帝-KY及康友-KY)分別為873家及75家,年度總營業收入33兆786億元,年成長3,355億元,增幅1.02%;2020年度總稅前淨利2兆8,891億元,年成長5,106億元,增幅21.47%,表示國內經濟成長持續走高,上市公司獲利穩定成長,創近年新高。
證交所指出,若只計算上市公司2020年度營業收入為32兆2,673億元,年成長3,805億元,增幅1.19%;稅前淨利2兆8,097億元,年成長5,071億元,增幅22.02%。第一上市公司年營業收入8,113億元,年衰退450億元,減幅5.26%;稅前淨利794億元,年成長35億元,增幅4.61%。
獲利成長產業主要有半導體業、電腦及周邊設備業、航運業、電子零組件業暨金融保險業。半導體業受惠5G應用及高階運算需求持續成長,大幅推升獲利。電腦及周邊設備業因疫情居家辦公趨勢,刺激筆電及伺服器出貨需求,帶動獲利成長。航運業則因缺櫃使供給吃緊,加上填補庫存需求使運價創高,致獲利攀升。
電子零組件業則因5G基礎建設商機及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復甦,使獲利提升。金融保險業則因投資利得及保費收入增加,致獲利上揚。另第一上市公司則受疫情影響大,民生消費降低衝擊傳統產業,整體營收略微下滑,惟居家辦公、遠距教學需求成長帶動電子產業動能。
上櫃公司獲利逾10元42家,7成賺錢
上櫃公司共計786家公佈財報,上櫃公司2020年度營收約2兆2,582億元,年增加498億元,增加幅度為2.26%;年稅前淨利2,257億元,年增加348億元,增加18.22%。
在EPS方面,EPS超過10元公司計有42家,5元以上未達10元的公司計78家,2元以上未達5元公司計184家,整體獲利上櫃公司共計566家,超過全體上櫃公司的7成。
櫃買中心分析,獲利成長金額較大產業主要為半導體業、生技醫療業及其他電子業,其中半導體業因受惠5G等產品需求增加帶動獲利成長;生技醫療業因部分公司採用權益法認列關聯企業損益,或是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金融資產評價利益增加而挹注獲利;其他電子業則係因疫情帶動相關產品需求成長。
觀光事業、文化創意業及光電業衰退較大,觀光事業受疫情衝擊,市場旅遊需求減少導致整體產業獲利衰退;文化創意業因個別公司受新冠疫情影響,應收帳款收款較慢,故認列應收帳款備抵損失及商譽減損;光電業則係因部分公司去年有認列處分不動產利益及個別公司本期認列和解相關費用損失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