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競爭力與都市長遠規劃兩者息息相關,當年新竹科學園區的投資,帶動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如今全球各國都在爭取台灣生產的晶片。為了持續強化產業技術實力,桃園航空城計畫將是台灣備受矚目的重點戰略投資,期許航空城擔負起「國門之都」的任務,成為新世代亞太地區最重要的經貿樞紐。
桃園航空城發展「機場經濟學」,厚實產業聚落發揮「前店後廠」效應
桃園航空城計畫於桃園國際機場周圍,藉由全新都市計畫向周邊拓展,以優化土地使用、完整交通網絡,並且進一步整合人流、物流、金流、資訊流,讓旅客停留、物資轉運過程,帶來實際的商業價值。航空城成為經濟重要驅動輪軸,進一步目標是實現「機場經濟學」,創造交通、物流、高科技、會展、觀光、居住等周邊產業的龐大商機。
航空城的所在地桃園市已發展出完整的產業聚落,每年工業產值規模大約為新台幣2.8兆元,排名全台灣第一。另一方面,在中美貿易衝擊之後,台商回流落腳桃園的佔比達21%、投資金額上看2,300億元,顯示桃園是台商回流的首選城市。未來航空城將可搭配海空雙港,更深度鏈結台北、新北、新竹等鄰近城市產業,發揮「前店後廠」效應。
航空城4大規劃、5大發展區,全面帶動產業迎向智慧升級
要打造航空城必須有完整的發展,目前桃園市政府掌握4大關鍵籌劃要素,包含完整都市計畫、便捷交通建設、前瞻產業規劃,以及跨領域的整合機構。目的就是要讓航空城從硬體設備到軟體人才進行全面升級,同時帶動產業轉型迎向低污染、低耗能、低用水與高附加價值(三低一高)的城市新樣貌。
不過各產業對土地、工廠、人才等需求各異,航空城為滿足不同業態的營運特色,特別擘劃出5大發展區域,涵蓋旅運及產銷園區、國際物流園區、綠色創新產業園區、行政及商業服務區、以及樂活優質住宅區,形成商辦與住宅共榮的新興城市。2020年底桃園市政府就和41家國内外企業及學校組織,簽署備忘錄參與投資,並於2021年啟動招商,優先鎖定人工智慧、大數據、雲端運算、智慧自動駕駛車輛、國際物流、生物醫療科技、航空輔助、綠色能源等產業。
發揮一加一大於二效益,航空城聯手亞洲.矽谷創新研發中心
桃園航空城計畫作為桃園建設發展「三支箭」其中之一,其優勢是能夠連結另兩支箭「亞洲·矽谷計畫」及「軌道建設」,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例如坐落於機場捷運A19站旁的「亞洲.矽谷創新研發中心」,致力強化國内物聯網、5G科技創新能量,相關技術資源、人才將與航空城有更深度的交流。
另一方面,在智慧城市之列的桃園,將智慧治理實踐於生活中,過去就規劃青埔地區執行「亞洲‧矽谷5G創新應用計畫」,在該地區設計為5G智慧城市應用示範區,展開智慧駕駛試驗、智慧棒球場等一系列項目。5G創新應用進行試驗後,就能以地利之便在智慧航空城內導入,讓桃園成為台灣第一批5G智慧城市的成功典範。
綜觀全球先進國家都有軟硬體兼具的重點機場,該機場因人流、物流的吞吐量進而帶動周邊都市化發展。桃園航空城除了扮演台灣國際門戶的角色,更因為具備台灣在資通訊(ICT)的優勢,未來將成為智慧城市的最佳實踐地,再次帶動台灣科技實力形象及國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