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通路商龍頭大聯大於13日舉辦法說會,大聯大的首季合併營收與淨利雙雙創下歷史新高,第一季合併營收為1771.1億元,年增35.2%,稅後淨利24.19億元,年增率45.8%;單季毛利率為3.71%,略優於去年第4季。
大聯大財務長袁興文表示,第2季的財報預測,單季合併營收為1,850至1,930億元,季增4.5%至近9%;營收雖會成長,但毛利率預測和上季的差距不大。對於營收能在缺料下繼續成長,大聯大解釋,是因與供應商間維持良好密切的合作關係,所以第2季供貨穩定、且部分零件進貨價格將幾乎跟上季相當。
不過某些零件仍面臨大漲價壓力。大聯大副總林春杰表示,全球主要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的漲價對營收有貢獻,但價格、出貨數量都是由上游供應商決定分配,因此毛利率的成長3.6~3.8%與上季度持平,但因管銷費用相當,所以營業利益率有機會向上。
大聯大認為,目前缺料已為常態,預計半導體供應緊張將會持續到明年上半年。在產能吃緊的情況下,「長短料」成為關鍵挑戰;面對重複下單情況,公司會保持彈性調度,因此最關鍵的挑戰還是供貨方面。據悉,大聯大目前庫存天數依然處於很低的水平。
對各產業應用趨勢期許,大聯大今年最看好汽車電子的成長動能,筆電、Chromebook等相關電源管理。另外,4G升級5G速度的進程也會加快,包括5G在中國佈建基地台等,都會帶來成長動能。
大聯大年初首推「員工持股信託計劃」後,致力於強化公司治理與董事多元化,同時響應金管會推行的「公司治理3.0 永續發展藍圖」,大聯大今年也首次提名女性獨立董事補選候選人。
袁興文表示,引入女性成員能為董事會決策帶來更多元角度與觀點,未來將持續關注董事多元化的議題。
被問及疫情對公司的營運衝擊,大聯大表示,從去年開始已經有因應模式,包括啟動分流、居家辦公,經營目前一切順利。
責任編輯:王郁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