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電曹興誠:疫苗遲早取得不必恐慌!郭台銘遞件申請買500萬劑BNT疫苗,夫人曾馨瑩盼「政府聽見人民心聲」
聯電曹興誠:疫苗遲早取得不必恐慌!郭台銘遞件申請買500萬劑BNT疫苗,夫人曾馨瑩盼「政府聽見人民心聲」

編按:曹興誠看法
國內本土疫情嚴峻,政府近來飽受抨擊。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今天表示,人人應該平心靜氣,對指揮中心的防疫成績心懷感激,拒絕流言和謾罵;疫苗取得只是時間的問題,大家沒必要恐慌。

曹興誠今天在LINE友人群組發文,對於國內疫情及近期社會上的紛紛擾擾表達他的看法。

曹興誠文中表示,過去一年病毒在全球肆虐,台灣防疫得體,大家處在世外桃源之中。純靠防堵當然日久會有破口,現在台灣開始嚐到病毒蔓延的滋味,好在各種疫苗皆已問世,證明可以遏制疫情,台灣必然也會逐漸增加接種比例,不會讓疫情失去控制。

他說,值此之際,人人應該平心靜氣,對防疫中心的成績心懷感恩,拒絕流言和謾罵。

曹興誠晚間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話訪問時表示,疫苗不是完全由我們決定,不過,先進國家在打完疫苗後,會供應給台灣,疫苗取得只是時間的問題,沒必要恐慌。

對於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與佛光山等團體都主動出面協助採購疫苗,曹興誠說,大家都想早點引進疫苗,這是好事。他指出,食品、商品進口都要管理,疫苗採購進來也應由政府規定管理。

此外,與曹興誠熟識且有深厚交情的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也在臉書發文表示,曹興誠是他30多年老朋友,一直以來,曹興誠總是在台灣關鍵的時刻,以他縱橫商場多年經驗,提出對台灣的諍言。

柯建銘指出,適逢疫情持續悶燒,台灣人心浮動的時刻,曹興誠今天終於打破沉默,提出他自己對於當前時勢的觀察,望各位看完後,可以靜下心深思,什麼才是真正為了這塊土地好的做法,是繼續爭吵抑或是團結一心,相信有智慧的各位,能做出最好的判斷。

編按:6月1日更新
>

郭台銘辦公室指出,鴻海公司與永齡基金會對於專案申請疫苗進口一事,已完成主管機關所需八項內容,備齊公文與文件,於6月1日中午12點向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遞件完成。永齡基金會由創辦人郭台銘夫人曾馨瑩,鴻海公司由鴻海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汪用和代表共同遞件,食藥署署長吳秀梅代表主管機關受理。

曾馨瑩表示:「責任重大,完成交件程序,希望政府能聽見人民的心聲。」

郭台銘申請疫苗
鴻海公司與永齡基金會已完成向食藥署申請進口疫苗。
圖/ 郭台銘辦公室
鴻海申請買疫苗
圖/ 鴻海提供

政府開放企業專案申請購買引進疫苗,鴻海與永齡基金會創辦人郭台銘29日指出,永齡會將會委託合格廠商向政府提出申請,預計申請採購500萬劑德國BNT疫苗,他強調是「德國BNT生產包裝、德國空運直送抵台灣」,更放話「永齡不會考慮引進中國製疫苗」,要杜絕傳言,也呼籲外界不要再將永齡要買的德製BNT與中國製疫苗混為一談。

他指出,在台灣法令要求下,無法進口中國製疫苗,永齡也不會考慮引進中國製疫苗,呼籲請不要將德製BNT與中國製疫苗混為一談,這種做法並不會得到台灣社會更大的支持,未來若核准進口台灣,將由德國空運直抵台灣,沒有任何代工,分裝的模糊空間。

郭台銘強調,不管是AZ,莫德納,還有BNT,或是未來台灣自己的國產疫苗,都是在和時間賽跑,在目前未能有足夠的疫苗讓台灣回歸正常生活之前,我們都不該放棄任何一個機會。

0322-指揮官施打疫苗-2
台灣目前已有AZ及莫德納疫苗,7月才有國產疫苗問世。
圖/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郭台銘29日發佈聲明表示,疫情指揮中心說企業若專案輸入疫苗,需提出申請,永齡將會提出申請,未來疫苗採購的規劃能否成功,將秉持為社會大眾謀福祉,向大家說明進度,他也先說7大聲明:

1.永齡一定會委託合格廠商向政府提出申請,目前正依政府提出的八項要求,整理資料匯整中。不管最後的結果成功或失敗,一定向社會大眾說明原委,榮辱自負。
2.當希望能為台灣購進疫苗時,就已預期會有各種不實的訊息,不管是為了什麼目的,這些訊息多半都是部分媒體以「不具名消息來源」的方式爆料,多為不實的新聞,抗疫工作是同島一命,我相信所有人都是同一條心,為了渡過疫情難關正在努力中。
3.本人及永齡團隊是以慈善,助人助己為初衷,不涉入任何政黨或政治人物之糾葛,對政府及主管機關將以最善意,合作的態度,希望能讓民間企業的力量與政府共同協力,以政府立場為難不能做的事,由民間企業或機構來協助,以務實的態度,創造社會最大的福祉。
4.不管任何黨派或政治人物對於類似議題所稱之任何洽購,數量,均與本人及永齡無關,也奉勸各界人士,不要以此類議題做為搶聲量與政治攻防議題,盼回歸理性討論,還給社會務實的數量及做法,無故升高此議題的政治化對立,絕不是百姓之福,望念蒼生。

5.永齡預計申請500萬劑BNT疫苗就是德國BNT生產,包裝,未來若核准進口台灣,將由德國空運直抵台灣,沒有任何代工,分裝的模糊空間,請勿再以訛傳訛,再次希望大家以蒼生為念,此計劃仍在進行中。
6.不管是AZ,莫德納,還有BNT,或是未來台灣自己的國產疫苗,都是在和時間賽跑,在目前未能有足夠的疫苗讓台灣回歸正常生活之前,我們都不該放棄任何一個機會。
7.在台灣法令的要求下,是無法進口中國製疫苗,永齡也不會考慮引進中國製疫苗。請不要將德製BNT與中國製疫苗混為一談,並不會得到台灣社會更大的支持。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現在進行式的新彰化-走進2025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看彰化如何轉譯城市設計!
現在進行式的新彰化-走進2025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看彰化如何轉譯城市設計!

台灣設計展已自10/10起正式開展,展期至10/26於彰化市、鹿港鎮、田中鎮及田尾鄉等地開展,其中將設計手法運用在城市治理與公共政策亦是此次展覽的重要核心。設於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的《圓未來之行》,以清晰脈絡梳理彰化的城市發展,並將彰化縣政府當前如何以均衡及複合的設計,將城市規劃中的「交通」、「建設」、「生活」三面向呈現進行中與已完成的政策成果,並透過互動裝置與參與機制,邀請民眾共同參與城市治理。讓我們一同走進展場,觀看這些政策如何以設計的語彙被轉譯為可理解、可感受、可參與的日常溝通。

交通路網連結城市脈動,居民日常與幸福共行

交通路網是城市的縫線,是均衡發展的骨幹,路網密密織入、層層堆疊,將生活的點點滴滴串成同一張布面。於《圓未來之行》的「轉譯之間」,我們以交通破題——〈彰化交通脈絡透視圖〉以多層透明壓克力承載各級路網,透過疊印與透視產生視差,清楚呈現城市交通的經緯關係與節點密度;〈脈動彰化:空間發展藍圖〉則以光為媒介投影於城市模型,演繹彰化未來的重要軌道規劃與重點核心發展區域的建設願景,沿著大埔截水溝的堤岸風景前行,輔以東西南北向的完善路網,八大生活圈的樞紐轉運站串起城鄉間的交通脈絡,引擎發動,感受彰化這座「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節奏與脈動。

彰化1013_2
〈脈動彰化:空間發展藍圖〉以光雕投影演繹彰化的未來規劃。
圖/ 彰化縣政府

建築與空間疊加複合,跨齡共生,城市共享

建築是城市的骨架,新生與既有的空間疊加再生,乘載著居民歷史記憶的老屋經過修繕,化身文創基地、創業場域與周邊社群連結,〈時光新生所〉記錄著重獲新生的老屋翻開世代新頁的重要時刻。

彰化1013_3
〈時光新生所〉透過翻牌互動比對老屋今昔差異,喚醒封存的時光。 (示意圖)
圖/ 彰化縣政府

隨著城市蓬勃成長,為能回應隨之增加的跨世代居住需求,〈宜居共築所〉展示共居的設計實驗成果,伸港基地首創青宅社宅共居基地,回應居住正義、社區韌性等多重城市課題,也讓彰化青年可安心回鄉成家。

彰化1013_4.jpg
〈宜居共築所〉展示伸港全國首創青宅社宅共居基地。 (示意圖)
圖/ 彰化縣政府

在新生的城市建築中隱藏著許多設計巧思,〈未來綠學園〉邀請民眾以擴增實境方式探索鹿江國際中小學這座綠建築的永續設計,校園本身也是環境教育的最佳教材;〈無形設計所〉則透過電控薄膜揭開日常表象下的設計智慧,鹿港洛津國小的操場、地下停車場身兼蓄洪池機能,同時承擔運動、停車與防洪安全三重角色,風雨時成為守護社區的暗線,平日則回到居民的生活日常。

宜居生活源自安心信賴,健康照護與共融設施完備,滿足全齡需求

生活的幸福感,來自各世代都能感到被照顧、被守護的安心與自在。〈全齡照護網〉以大型 LED 牆面呈現全國首創的長照大樓,將托嬰、長照與社會福利整合為一體,成為在地支持網絡的核心據點,也成為最貼近民眾需求的務實設計成果。〈活力共享場〉把運動帶回日常,呼應彰化「八大生活圈運動館」計畫,邀請觀展者當場伸展、啟動身體;各地共融公園則以「共融遊戲」回應跨齡需求,透過無障礙動線與共融遊具,包容不同能力與世代,在〈無界共融園〉票選最期待的共融遊戲場主題,邀請民眾攜手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共融新天地。

彰化1013_5.jpg
〈全齡照護網〉展示整合式長照大樓提供各年齡層的完善照護服務。 (示意圖)
圖/ 彰化縣政府

到《圓未來之行》一同書寫新彰化的現在進行式

民眾是主詞,是這座城市的主角,既感受也形塑城市;交通作為連接詞,串起人與城市,連接起可能性;建築是名詞,乘載各式機能,讓各種需求的滿足具備指向的所在;而生活化為形容詞,傳承著文化底蘊,透露著溫暖照護與人情味。至於動詞,正是此刻我們發生的行動。

彰化1013_6.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邀請大家一起來參訪《圓未來之行》,欣賞彰化三百年的城市紋理。
圖/ 彰化縣政府

彰化縣長王惠美表示,「現在進行式的新彰化」是一個正在被書寫的長句,此刻的每一次到訪、每一次參與、每一次選擇都影響著城市的發展。她強調,《圓未來之行》不僅是一場體驗活動,更象徵著縣府與民眾攜手共創城市願景的過程,邀請大家一同參與,書寫屬於彰化的未來篇章。
展覽資訊

【彰化縣政府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