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QLO出版雜誌後,再跨界邀音樂人打造生活場景「背景音樂」
UNIQLO出版雜誌後,再跨界邀音樂人打造生活場景「背景音樂」

除了很會找設計師做聯名,Uniqlo其實也不斷思考著如何將品牌的穿著主張融入到生活裡,不僅推出廣獲好評的《LifeWear》雜誌,更將觸角延伸到YouTube平台以及音樂世界,以完整的企劃概念邀來4位日本音樂製作人參與,打造出4段富有生活畫面且好聽的BGV(Background Video),今年3月推出至今已締造單支影片破40萬播放的紀錄。

Uniqlo邀來4位音樂製作人參與BGV背景音樂影片製作,最近為日劇「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操刀片尾曲的知名製作人STUTS也在列,與他的黑貓一起本色演出。

不只做背景音樂,還要有生活感的畫面!

參與這次企劃的日本One media表示,最初是接到Uniqlo提出的需求,希望製作可以在Youtube上發布、強化「LifeWear」品牌形象的影音內容。企劃團隊思考著,籠罩在疫情下的世界各國,居家工作、學習的時間越來越多,在YouTube上可以發現大量的「背景音樂」,大多配上大自然或簡單畫面,卻能讓人沒完沒了的播放上好幾個小時。

順著這樣的觀察結果,他們思考著如何製作出符合「LifeWear」生活風格的BGV內容,也就是不光有音樂,還有與音樂配合的影像內容,呈現出相符的日常生活場景以及生活方式。製作的目的不在於爭奪觀眾僅此一次的注意力,而是自在低調,像是陪伴生活那樣,讓人忍不住播放上好幾次。

春日裡的廚房時光是排名第二受歡迎的影片

以音樂為主角的3個主要製作方向

企劃時訂出了3個主要方向來與「LifeWear」概念融合,包含:畫面場景不能擁擠,必須有輕鬆自在的生活感;要像是一幅背景畫那樣的存在,不能有太多搶眼奪目的,音樂始終是主角;裡面的登場人物是融入在場景裡,呈現生活樣貌,而不是為了吸引目光。

而作為重點的音樂,製作陣容也不能馬虎,團隊找來4位日本知名音樂製作人,包含年輕有才的STUTS,最近熱播的日劇「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的片尾曲就是出自他手,他在這次Uniqlo LifeWear Music裡算是本色演出,其所製作及入鏡的「#4音樂誕生時,時間的韻律」是4支裡面播放量最高的。

影片下方可以看到眾多網友激賞的留言,包含對於影片內容精準的評語——90% STUTS如何做音樂、5%黑貓、5%阻止貓對他的餐盒下手。

UniqloLifeWearMusic-BGV-02.jpg
網友點評:STUTS 這段,除了音樂好聽,他的貓更是重點啊!(一定得在主人工作時跑過來湊熱鬧攪和一番)

還有由日本嘻哈音樂製作人Toshiki Hayashi(%C) 所製作的「#1下課後開始蔓延的想像力」,背景音樂裡連粉筆畫的筆畫聲都有錄進去,畫面上看起來平凡美好的年輕女孩閒聊,其實是真的篩選過,邀來各自懷抱夢想的25歲中島玲菜(高中時就喜歡畫黑板的創作者)、18歲横田未来(想當演員)演出。

UniqloLifeWearMusic-BGV-03.jpg
由日本嘻哈音樂製作人 Toshiki Hayashi(%C) 所製作的「#1 下課後開始蔓延的想像力」

另外2支影片分別是由音樂人關口慎吾Shingo Sekiguchi所製作的「#2春天裡的廚房日常」,以及由音樂藝術家荒田洸所製作的「#3森林裡圍坐營火旁的寧靜」,各自以迷人的廚房場景和夜間森林裡的露營片刻,透過音樂及畫面帶出看似平凡但卻讓人看了也十分懷念的生活片刻。

UniqloLifeWearMusic-BGV-04.jpg
由音樂人關口慎吾 Shingo Sekiguchi 所製作的「#2 春天裡的廚房日常」
UniqloLifeWearMusic-BGV-05.jpg
由音樂藝術家荒田洸所製作的「#3 森林裡圍坐營火旁的寧靜」

看似日常的畫面,每個都仔細設定過

製作團隊表示,一開始這樣的企劃對Uniqlo來說也是一大挑戰,因為過往YouTube製作內容上,受歡迎的影片都必須迅速提及重點、快節奏、切合喜好,對於像這樣十分背景的影音內容也感到不安。但如果朝著受歡迎的方向去製作,就失去了最初設定BGV的用意,所以團隊還是堅持著原本的設定,以沒有太多變化的場景畫面、像一幅畫般的展開LifeWear的世界觀。

場景設定上仍然很用心,包含整體色調、鏡頭角度、人物的動作以及活動範圍之類的細節,都一再考量及設定過,讓每一支影片都能自然地呈現所想表達的生活風格與世界觀。而4支影片上線後也都創下了很好的播放紀錄,在YouTube及Twitter引發討論,更有許多人敲碗期待Uniqlo持續發展這系列呢!

觀看Uniqlo LifeWear Music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0U0IkaIcQUPaB7lBMNgq26t3P-eeg1w

延伸閱讀:
1. 每一盒都想要!日本手紙社特輯:設計風手工餅乾鐵盒 12 選,包裝設計、限定款企劃超精彩
2. 「我不厭世,我很認真!」專訪超詼諧日本插畫家makomo

本文授權轉載自:Shopping Design

責任編輯:郭昱彣、蕭閔云

關鍵字: #UNIQLO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外送平台變軍師!foodpanda用數據當武器,殺進轉型顧問市場
外送平台變軍師!foodpanda用數據當武器,殺進轉型顧問市場

台灣餐飲業正面臨「三高」壓力——店租高、物價高、人力成本高。疫情後商圈景氣逐漸回流,店面需求攀升帶動餐飲業租金持續上揚;與此同時,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台灣食物類物價自2021年起連續四年上漲,累積漲幅達13.98%;儘管2025年基本工資調漲4%,仍難以紓解餐飲業缺工困境,勞動部人力需求調查顯示,住宿餐飲業人力缺口估計高達24萬人。

面對嚴峻挑戰,餐飲經營者必須追求單位產出極大化,方能在有限資源下維持營運效益。對此,全台最大外送平台 foodpanda 憑藉每日百萬活躍用戶的數據優勢,透過精細化分析平台數據金礦,提出「極效經營」新思維,協助餐飲業者投入極小資源、創造極大效益,開啟可持續的經營新常態。

foodpanda拋出新極效思維,以數據洞察助攻極效經營

餐飲經營效益的關鍵,或許不只在於菜好不好吃。許多店家面對業績不振時,直覺反應往往是延長營業時間、加碼廣告投放或更換菜單,卻不一定能看到改善效果。攸關經營效益的問題,難道只能憑感覺判斷?

Foodpanda
圖/ 數位時代

foodpanda 商務總監簡紫涵指出,這些「憑感覺」的決策缺乏數據支持,所以適得其反。例如延長營業時間雖能多開放時段,但若缺乏消費需求,只是徒增人力與水電成本;顧客評價不佳,也未必完全與餐點味道相關,可能是包裝體驗造成印象扣分;為了衝業績而進行廣告投放,若沒有精準鎖定目標客群,流量依舊難以轉化為營收。

「工具不缺,缺的是以數據為基礎的問題意識與策略思維。」對此,foodpanda 率先提出「新極效思維」,將經營效益拆解為三個核心變數:人效、時段效、通路效,將平台累積的海量消費數據金礦轉換成深度洞察,以營運顧問的角色協助店家重新理解營收從哪裡來、何時來,以及如何放大,取代傳統的經驗式判斷。

集結產學資源,打造接地氣的數位轉型方案

從POS系統、訂單系統到報表介面,儘管數位工具普及,實際能將數據轉化為經營策略的餐飲業者卻少之又少。深耕台灣13年的 foodpanda,累積超過 10 億筆訂單,合作店家逾萬間,實地輔導過上千商家;平台所累積的數據不只包含訂單紀錄,也涵蓋消費者輪廓、消費頻率、地區飲食習慣、客群結構與品項偏好等,對多數中小餐飲業而言,都是難以自行蒐集的珍貴經營資產。

為了讓數據真正轉化為行動力,foodpanda 自2024年起組建百人商業顧問團隊,經過內部的商務學院專案分享、跨部門培訓與餐飲實戰演練,將平台 know-how 轉化為輔導實力。同時,foodpanda也攜手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以及 AMT 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協會,補強數位轉型方法論,針對不同餐飲業者量身打造成長方案,在台率先推出「餐飲錢力股計畫」,以「診斷-訓練-優化」三階段打造轉型模型:

  1. 數據認知期 :透過12題線上檢測,免費協助店家快速盤點經營現況,建立數據意識。
  2. 行為調整期 :針對檢測結果與平台分析,產出「客製化錢力數據報告」,內容涵蓋曝光數、轉換率、回購率、客群結構與市場趨勢,並由顧問解析機會點,制定行動方案,如新客優惠、廣告投放策略、商品組合優化等,並以月度、季度或半年度為單位持續追蹤與調整。
  3. 數據經營期 :透過「錢力股實戰坊」4小時濃縮課程與顧問小組,協助店家從認識數據、活用數據,到發展長期經營策略。
Foodpanda
圖/ 數位時代

簡紫涵指出,推動數位轉型的最大阻力往往來自「心態」。許多商家老闆秉持「東西好吃就好」的傳統觀念,對於改變現狀抱持疑慮。因此,foodpanda 顧問的角色不僅是提供數據分析,更要與店家並肩作戰,明確告知投入成本、執行時間與預期成效,並透過同業成功案例創造「跟進效應。」

而顧問服務的核心,則是將數據洞察落地為行動——從菜單設計、商品攝影到促銷搭配,確保流量變現。例如:北部一間便當店,新客轉換率低,經雙軌策略(新客優惠+廣告曝光)半年營收翻倍並展店;一間早餐店則在調整商品組合並搭配廣告後,成功帶動業績與客數雙成長;還有一間滷味店透過菜單 A/B 測試,成功提升高客單價品項的銷售比例。

不只是外送平台,foodpanda也是專業餐飲轉型顧問

外界談到外送平台,往往聚焦於抽成比例與外送服務,卻鮮少注意到,它們同樣能成為餐飲業的成長推手,就像 foodpanda 發起的「餐飲錢力股計畫」,為合作商家全面賦能、提供全額免費的顧問服務,除了客製化潛力數據報告,非合作商家也可透過12題線上檢測進行數位轉型健檢,並免費參加實體工作坊。

首波實戰坊將於9月啟動,首批輔導50間潛力商家,目標逐步擴大至每年1,000間,協助業者翻倍成長。「我們與餐飲業是互利共生,商家成長,我們才有長期合作的基礎。」簡紫涵強調,只要有改變意願且具成長潛力,合作商家皆能獲得顧問服務。

據統計,創業後三個月是餐飲業的存活關鍵期,奠定能否進入長期成長循環的基礎。「數位轉型不是少數大型商家的專利,而是餐飲業的新常態。懂得善用數據的店家會不斷成長,不懂的則可能被淘汰。」

不侷限於外送平台的角色,foodpanda 更願意擔起專業餐飲轉型顧問的責任,發揮數據力與企業影響力,讓餐飲業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長,從存活走向壯大,更帶動餐飲產業發展更上層樓。

立即領取專屬錢力報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