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設計商安格將於8月中掛牌,Type-C帶旺營運表現、Q2續創新高
IC設計商安格將於8月中掛牌,Type-C帶旺營運表現、Q2續創新高

專業IC設計商安格(6684)15日舉辦線上上櫃前業績發表會,將在8月中掛牌,受惠於遠距需求帶動訂單量明顯增溫,今年上半年營運表現亮眼。展望下半年,總經理藍世旻表示,客戶需求暢旺,下半年各季營收大致可維持第2季的水準,也積極協調取得晶圓代工產能,盼能滿足客戶需求。

安格主要產品為各式影像傳輸規格之轉換晶片,安國(8054)持股22.13%,應用於終端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顯示器等外接裝置。主要產品與營收佔比而言,依照首季而言,USB Type-C約佔73%、影像處理產品約佔21%、交換器約6%。

安格上半年營收2.92億元,年增141.58%,就首季來看,單季營收1.37億元、季增14.93%,毛利率達55.29%、相較前季的52.32%走揚,主要受到USB Type-C營收比重提升所致,每股盈餘1.36元;第二季營收1.56億元、季增13.82%,續創單季新高水準。

展望下半年營運,藍世旻說明,業績確實受制取得的產能量,因此安格也積極布局、以擴充供應鏈為主要目標,今年也做許多轉製程的動作,加上IP多屬自有,因此轉廠、製程轉換相對快速、有彈性,因此也將有產品開始投片於12吋55nm製程,盼能紓解產能吃緊的問題。

21820022399660_706
安格主要產品為各式影像傳輸規格之轉換晶片,應用於終端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顯示器等外接裝置。
圖/ 露天

至於價格方面,公司表示,供應鏈在上半年確實都有調漲,也成功轉嫁給客戶,以反映成本為主,因此對於毛利率貢獻有限。

安格進一步表示,相較競爭對手需要多晶片搭配才能提供的完整功能,安格僅需要一顆晶片就能搞定,如此一來,便可讓客戶產品的PCB板更加的輕薄短小,進而使外接裝置設計更為精緻,客戶也能用相對較低的費用滿足所需。此外,安格的豐富經驗也能協助客戶在產品開發時給予專業的建議,且相較於一般的視訊轉換晶片提供者,安格是能提供較為完整之整合型晶片供應商。

公司表示,去年開始疫情使全球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供不應求,遠距辦公已成為許多企業的常態;此外,家庭影音設備需求也大幅提升,在一人多機的狀態下,視訊轉換產品將成為市場主流與趨勢。

安格說明,在影像轉換上,HDMI仍為目前消費性產品之主要影像規格,因此目前市場USB Type-C連接轉換至螢幕、TV、投影機等消費性終端裝置需求量相當大,相對也可望進一步帶動USB Type-C外接式擴充器的需求,同步帶動安格營收上揚。

安格去年營收3.44億元,年增36.56%,毛利率50.78%,相較前年的46.38%走揚,每股盈餘2元,優於前年的0.06元。

本文授權轉載自:MoneyDJ理財網

責任編輯:郭昱彣、蕭閔云

最新7月號雜誌《零碳新賽局》馬上購:傳送門
「電子雜誌」輕鬆讀:傳送門

關鍵字: #IC設計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深根台灣35年!KLA頂尖技術和人才, 如何引領全球半導體未來?
深根台灣35年!KLA頂尖技術和人才, 如何引領全球半導體未來?
2025.09.01 |

2025年是KLA在台灣成立的第35年。這家來自美國的半導體檢測和量測設備領導企業,在全球擁有15,000多名員工,2024年營收達109億美元,專精於晶圓製造中最關鍵的檢測與量測技術。在AI驅動半導體製程要求日趨嚴苛的今天,KLA正扮演著「良率守門員」的關鍵角色,其先進檢測技術的重要性也反映在與客戶的緊密合作關係上—在台積電2024年供應鏈管理論壇中,KLA憑藉卓越的技術協作與生產支援能力,榮獲「Excellent Technology Collaboration and Production Support Awards」肯定,展現了其在半導體製程控制的技術領導地位。

KLA Senior Vice President暨KLA台灣總經理Rollin Kocher強調:「KLA的競爭優勢源自於我們對技術卓越與品質的不懈追求。在AI晶片製造需求比以往更為復雜的時代,客戶尋求的不僅僅是設備,而是能夠協助他們迎接未來挑戰的技術夥伴。」

1990年在新竹起步,到成為全球最大的客戶服務據點之一,KLA台灣35年來以技術深度結合企業韌性,創造了超越市場預期的競爭優勢。35年來,KLA台灣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在技術突破、客戶協作與人才文化三個面向上的持續深耕,逐步建構起難以撼動的競爭優勢。

從技術突破開始,KLA台灣35年創新不輟的秘密

過去35年,KLA台灣的核心競爭力始終建立在對先進製程控制技術的深耕與創新。隨著AI晶片節點逼近原子尺度,並大量導入2.5D/3D與異質整合封裝架構,單靠傳統光學或電子束檢測已難以掌握奈米級變異。KLA透過將機器學習與AI演算法深度整合到缺陷檢測、復判、量測與製程數據分析平台,協助晶圓廠在關鍵步驟即時定位並分類缺陷,進而提升高效能AI晶片的良率、時脈與功耗表現。

1756695098037.jpg
KLA在先進製程控制技術持續突破與創新,建構難以撼動的市場競爭優勢。
圖/ KLA

面對先進封裝市場的快速擴張,以及AI應用逐漸從雲端延伸至行動與邊緣裝置的趨勢,KLA亦結合etch、PECVD、PVD等晶圓處理設備與完整製程控制解決方案,橫跨前段製造、晶圓級封裝到組裝與基板製造,成為客戶實現下一代AI晶片與系統級封裝藍圖不可或缺的技術合作夥伴。

不只是供應商,KLA如何與客戶建立35年夥伴關係?

KLA台灣TSMC事業群總經理Hawk Wu分析,技術領先、高績效團隊與堅持不懈的企業精神是保持領先的三大關鍵。35年來,KLA與客戶建立的不僅是供應商關係,更是技術夥伴關係。顧客堅定信任,讓雙方即使在全球級難題下也能合作突破,團隊與客戶連月努力終攻克技術難關。這種客戶夥伴關係的深度讓KLA能更精確感知市場需求,開發「真正符合客戶需要」的技術解決方案。

留住人才35年,KLA台灣的企業文化有何特別?

在KLA的發展歷程中,企業文化是最核心的競爭優勢。公司的五大核心價值包括堅持不懈(Perseverance)、積極進取(Drive to Be Better)、高效團隊(High Performance Teams)、誠實正直一致性(Honest, Forthright and Consistent)與不可或缺(Indispensable for Customers)。完善的人才發展機制也確保優秀員工在組織內多元發展。技術人才可跨產品業務、技術支援、市場銷售、應用製程或軟體研發等多樣選項,培育與傳承是競爭力關鍵。這樣的人才文化,造就今日KLA穩定的核心戰力和優質的團隊環境。

35年後的今天,KLA台灣已成為亞太區最具規模的技術研發與支援基地之一,與台灣半導體產業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夥伴關係,服務範圍跨足晶圓代工、記憶體及特殊製程,穩居檢測量測領域領導者。

1756695099391.jpg
KLA以完善的人才發展機制培育優秀人才多元發展,造就穩定的核心戰力。
圖/ KLA

新世代共鳴:價值驅動與職涯歸屬感

June Yeh是KLA的應用開發工程師,從材料科學系畢業後直接加入KLA。June特別認同KLA的企業文化:「同事們都專注於技術本業,我們可以把精力完全用在解決問題和創新上,這種單純的工作環境讓我能夠專心發揮專業能力。更重要的是,公司真正實踐『堅持不懈』的價值觀,即使面對困難的技術挑戰,團隊也會一起堅持到底。」

另一位應用工程師Bryan Fu則從不同角度分享他的觀察。這位清大材料科學系畢業、曾在其他大規模的半導體製造商任職過一年半的工程師直言:「很多公司新人都要自己想辦法學習,但在KLA台灣完全不同,主管很願意跟員工分享市場現況和產品及客戶的訊息,這種開放的資訊分享讓新人成長很快。」

在近期的員工滿意度調查結果,目標設定、團隊關係、主管支持、成長學習和包容等領域獲得KLA台灣的員工高度認可。這種積極投入的工作文化,成為KLA廣納頂尖人才的重要因素。

「在KLA,每位員工都專注於解決複雜且深刻的問題。」Rollin Kocher表示,「兼具深厚專業基礎與以客戶導向的服務模式,正是我們與眾不同的關鍵優勢—也是難以複製的核心競爭力。」

延伸對談:KLA台灣的實務觀察

Q:什麼樣的人才是「核心戰力」?

A:我們需要能「同時理解技術與理解人」的人。KLA的應用工程師角色需直接面對全球頂尖半導體客戶以解決複雜問題,也要用服務業心態應對現場變化,兼具「高科技」和「服務業」的雙重能力。

Q:為何KLA有同甘共苦的工作氛圍?

A:我們相信團隊合作,在關鍵專案的緊要關頭,整個團隊包括高階主管都會全力投入,大家共同迎戰挑戰。久而久之,KLA內部形成高度互信、互助文化。

35年的厚度,為下一個世代蓄力

經歷技術突破、客戶信任、人才文化三大核心競爭力淬煉,KLA台灣已為AI時代的半導體升級打下厚實基礎。對不同世代的科技人才而言,這裡是實現技術理想與職涯發展的最佳舞台。

值此35週年,KLA台灣即將啟用台灣總部新竹辦公室與全球最大訓練中心。同時,持續積極招募設備客服、製程應用、產品裝機、演算法、系統和軟體工程師!詳情請關注KLA CAREERSKLA台灣Facebook專頁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