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集團旗下工業富聯在上海A股掛牌上市滿3年,目前市值2282.7億人民幣,是集團專注工業物聯網服務的企業。
工業富聯董事長董事長李軍旗表示,公司已經打造3種針對大型、中型、政府提供的數位轉型服務商業模式,生產基地橫跨11國,並積極投資軟體業打造產業新生態。
工業富聯週末以《數字創新 跨界融通—新格局引領新發展》為主題舉行上市三周年慶暨高峰論壇,工業富聯首席數據官劉宗長在論壇中,宣佈工業富聯最新推出的「燈塔領航者計劃 」內容:在未來5年內,助力10家行業領導企業建設為世界級燈塔工廠轉型標竿;助力100家領導企業實現完整數位轉型;為1000家製造企業導入數位化技術應用;為5萬家中小企業提供產業與技術平台服務。
這次三周年慶暨高峰論壇,以視訊方式與深圳、北京、武漢、山西以及美國等多地連線,李軍旗指出,工業富聯年營收4300億人民幣,如何驅動這艘航母繼續前進是很大挑戰,看好智慧製造的數位轉型是大勢所趨,工業富聯上市後就以「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雙輪驅動戰略發展。
李軍旗表示,智能製造是基礎,需要經歷自動化、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四個階段,目標是讓製造業從傳統製造到精密製造,再到智能製造、智能工廠的數位轉型。工業互聯網則是在過去消費互聯網的基礎上,把智能工廠中的產品設計、產品的製造過程以及供應鏈實現互聯互通,最終實現製造資源的優化配置,最終可以客製化生產。
為了累積數位轉型服務所需要技術,工業富聯已經佈局了完整的軟硬體,如智能設備、IoT、5G專網、私有雲、專業雲,並將相關的產品及技術應用在雲、網、端產品的生產製造過程中。
工業富聯能針對不同類型企業和客戶,提供不同類型數位轉型服務的商業模式,如針對大型企業提供智慧工廠整體解決方案;針對中小企業提供專業雲服務; 針對地方政府提供打造產業新生態的服務模式。
李軍旗表示,為發掘產業需求,工業富聯也利用投資併購等方式積極佈局新技術、新產業,營造合作共贏的產業新生態。例如投資 ERP 軟件廠商鼎捷軟件,也投資AR/VR 的高科技企業,為未來相關領域拓展提前佈局。
鴻海科技集團副董事長李傑則表示,鴻海的戰略轉型在2019年董事會訂定完成,1.0是興利除弊,把好的留下來,不好的把它淘汰掉、把它解決掉;2.0是加速用數據,來做決策的轉型管理能力還有產業鏈的管理。3.0就是創造新的產業。
未來需要韌性製造系統,預測未知
而全球供應鏈都面臨挑戰,李傑指出,未來製造系統要能夠有「免疫」的能力,也就是強韌型的製造系統 (Resilient Manufacturing System),也就是智能化的強韌制造系統,首先,要能夠抵抗目前疫情所造成的影響,包括缺工缺料;第二要避免工人所帶來所謂不平衡、不一致的技能,利用自動化、智能化能補償這個系統。第三是針對還沒有發生的因素,能夠具備未來遠程管理的能力,在世界各地,都能夠完成不同區域性製造的任務整合。
他表示,目前全球企業都有很多全世界的基地,但是在數據管理方面,不需要那麼多基地,可能只需要一個或幾個基地就好,數據雖來源是從四面八方方來,但管理系統可以做成一個所謂中央式的或分佈式的管理。
而由於製造跟管理分散,生產力也需要轉型,基本前提是要做到預測型預防,也就是用新的方法來創造新的生產力革命,比方,生產質量與裝備的問題、生產質量與製程的問題與製具的問題、還有跟產業鏈、應用鏈、供應鏈的產品的材料問題,很多問題在最初是不可見的,用工業大數據跟人工智慧則可以補強這些知識。
不過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則表示,工業富聯過去三年市值並沒有出現預期中的爆發力,2018年6月8日IPO,FII以16.52開出,以19.83人民幣收盤,掛牌首日股價大漲44%,市值高達3906億人民幣,成為上海交易所市值最大的科技公司,但如今3年下來,市值打6折以上,優勢是否流失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