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再推加強隱私功能,一鍵刪除15分鐘內搜尋紀錄!搶先登陸iOS是為嘲諷蘋果?
Google再推加強隱私功能,一鍵刪除15分鐘內搜尋紀錄!搶先登陸iOS是為嘲諷蘋果?

當民眾遇到一個從未聽說過的東西,下意識的反應便是立刻掏出手機搜尋一番。這些事物與人們並沒有直接關係,但尷尬的是,沒過多久手機裡就會收到與之相關的廣告。

Google或許也意識到這部分的搜尋數據,對於建立準確的用戶畫像(User Persona)並沒有太大意義,倒不如為使用者提供一個快速刪除最近搜尋記錄的方法。

為此,Google最近在行動端搜尋App上推出了一個新功能: 「一鍵刪除」最近15分鐘

「一鍵刪除」最近15分鐘

目前,在iOS上使用搜尋App的用戶已經能看到這項新功能:點擊右上角的帳戶頭像,在「搜尋記錄」下方會有一個新的按鈕「刪除最近15分鐘」。

google
圖/ Google

用戶點擊這個按鈕就能回到搜尋首頁了。應用程式會顯示出一個對話框,寫著「正在從Google帳戶刪除對應的搜尋記錄」。若使用者突然改主意了,也可以點擊對話框裡的「撤銷」鍵。

google
圖/ 極客公園

這個功能相當貼心,畢竟有一部分的使用者,不希望Google或其他搜尋公司隨時監控著自己的一舉一動。雖然在行動網路時代,我們的一舉一動經常被監視著,但至少大眾現在有一個機會能快速地刪除沒有意義的搜尋記錄。

這個功能目前已在iOS版本上線了,而Google也透露,這個功能會在今年底前上線Android版。

在網頁端上,使用者也可以手動刪除最近1小時內的搜尋記錄。而在Android和網頁端上,使用者能夠設定自動刪除3個月、18個月或36個月以前的搜尋記錄。

google
圖/ 極客公園

延伸閱讀:Google+數據外洩事件重新見光!Google疑隱滿訊息,法院將重新審理訴訟

共享帳號者能屏蔽使用記錄

Google在2016年推出了My Activity(我的活動紀錄)工具,可以讓使用者簡單、直觀地查看自己在Google產品上的使用記錄,還能定向刪除那些不想保存,或不希望「給Google看」的使用記錄和數據。

Google
圖/ Google

不過,這項功能又為家庭共享帳號和共用裝置的用戶製造了另一層麻煩: 登錄同一個Google帳號的任何裝置,都可以在My Activity上查看使用記錄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Google決定為My Activity添加一道「鎖」:每次瀏覽My Activity,都需要輸入密碼或進行兩步驟驗證,才能查看全部的使用記錄。(使用者可以自行決定要不要上鎖。)

GOOGLE
圖/ 極客公園

有了這個功能之後,就不需要擔心孩子可能會看到父母的瀏覽記錄,以及伴侶之間查詢記錄的隱憂了。

面向隱私的設計理念

眾所皆知,Google的產品、服務和操作系統在隱私方面向來為人詬病。上述這些新功能,也是Google在今年開發者大會I/O 2021上推出的部分改進計畫。

Google宣稱,往後公司的產品將會採用「 以隱私為導向的設計理念 」(Privacy by Design)。

例如,從今年起,所有用戶的使用數據都會預設在18個月後自動刪除;Google目前把用戶隱私的各種開關和設定,置於產品更加顯眼的地方。此外,在Google搜尋App上,只要用戶長按右上角的頭像,就能快速進入無痕模式(Incognito Mode).

google
圖/ Google

在無痕模式下,使用者的瀏覽記錄、Cookies和網站數據、網頁表單填寫的內容,以及使用第三方網站的臨時授權都不會保存下來。

與此同時,Google也正積極開發一些先進技術,例如機器學習領域的「聯邦學習」技術(Federated Learning)。這項技術原本設計用於解決Android手機用戶在本地使用機器學習模型,設計目標是在保證數據隱私安全及合法性的基礎上實現共同建模,提升機器學習模型的效果。

目前,Google一部分的行動端產品和功能均採用了聯邦學習技術,能夠在最大限度不提取用戶數據、保證隱私的前提下,讓使用者依然可以享受AI帶來的體驗革新。

AI
圖/ Google

延伸閱讀:Google推的黑科技「MUM」是什麼?已訓練75種主要語言,如何讓搜尋結果更人性化?

作為一家以廣告為核心商業模式的企業,對於Google來說,數據肯定是多多益善。

Google近幾年內努力改善隱私方面, 背後的關鍵原因在於,數據安全及隱私在歐美乃至全球的監管程度變得越來越高 。像Google這樣的大型科技企業,在未來的數位世界裡,不再享有過去那般「野蠻生長」的土壤。

近幾年來總以「隱私至上」自居的蘋果公司,也在平台政策和用戶隱私方面飽受爭議。有些人甚至猜測,包含Google、微軟在內的美國科技巨頭,在隱私方面的諸多改進,事實上也是對蘋果的一種嘲諷和示範。

最新7月號雜誌《零碳新賽局》馬上購:傳送門
「電子雜誌」輕鬆讀:傳送門

本文授權轉載自:pingwest

責任編輯:文潔琳、錢玉紘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